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第一章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第1课时)

八年级下第一章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2、了解原子的构成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难点:对原子结构知识的初步了解
三、课前自学
1、最早提出原子概念的是谁?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谁?他提出了什么模型?
2、阅读教材P8面,说说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分别是通过什么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
3、阅读P9,后来那几位科学家对核式结构模型进行了修正?
4、你能建立一个原子结构图吗?
四、拓展交流
1、现代原子结构与哪个模型最接近?你能说出原子的结构吗?原子核能够再分吗?
2、阅读P10面的表格,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3、原子是否带电?若不带电,为什么显电中性?
五、当堂检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2、假如把原子放大到一个大型运动场的话,那么原子核就像运动场内的 ( )
A、一粒芝麻
B、一只乒乓球
C、一只篮球
D、一头水牛
3、如图,α粒子是一种带正电荷的粒子,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的α粒子甚至像碰到硬核似地反弹回来,大部分α粒子却能通过原子,这一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
A、原子核极其微
B、原子并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C、粒子发生偏转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原子核质量比电子大得多
4、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种新元素,它的相对
原子质量为272,其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

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A、433
B、161
C、272
D、111
六、作业布置
作业本
七、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