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消费现状
石油占美国能源供应的2/5,是最大的能源。
国家运输燃料几乎全靠石油。
对国家安全来说,石油至关重要。
美能源部长在2001年全国高级别能源会上说:今后20年美国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
如果我们不对付这一挑战。
美国经济将受到威胁,特别是汽车、航空、建筑、货运和农业、石油是国家关键部门。
目前美国能源部有1。
3万人,而我们生管能源小组只有24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核心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大,效率低,污染严重。
可以说,经济高速增长是资源巨大消耗换取的。
我国单位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消耗都大大高于世界先进水平。
如电力、钢铁、建材等8个主要耗能工业,单位产品能耗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以上。
如中国汽车每百公里平均油耗比发达国家高出20%以上。
汽车用油接近全国石油消耗总量年四成。
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以上。
●五金行业是典型资源消耗产业,2004年工具五金建筑五金、日用五金三大类出口总额达173亿美元,超过德国。
美国传统五金出口强国占世界第一位。
但这一“桂冠”是建立在消耗我国大量生产资源,大量能耗以及污染前提下实现的。
由于我国能源价格便宜,所以五金出口单价只及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几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创造出欧美相同价值的产品,要花费比别人多几倍,甚至十几倍原材料和能耗。
靠这样低价竞争来的。
因为中国成品油价格扭曲的,是价格倒挂。
很明显,如果我国放开成品油价格,很多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小了,竞争优势没有了,行业过剩又会引起危机。
这种倒挂何时休。
●企业之所以对正确节约用油不重视,随意,节约何时落到实处。
再如钢铁,2004年我国钢产量超过2。
7亿吨,今年预计3。
4亿吨,比欧盟、日本家加起来还多。
钢铁过快增长,尤其抵挡普通钢大量增加,原料煤电油不断上涨,使钢铁成本持续上升。
55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只有4户吨材实现利润1000.元/吨以上,17户实现利润100元/吨以上。
原来依仗燃料便宜的低成本时代已经过去。
7月召开的中钢协二届五次(扩大)会上,谢企华会长要求从扩张规模转到调整结构,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上,由质量常量竞争转到能源和成本上。
过量的消耗造成资源供求矛盾,去年以来我国先后有22省拉闸限电。
西南、东南沿海成品油告急,出现了“油荒”、“电荒”、“煤荒”。
而这样的粗放,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
已到了我国难已忍受的地步。
●解决短缺的出路,无疑开源节流,据国国际能源机构预测,我国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原油缺口将分别为1。
5亿吨、1。
8亿吨和2亿吨。
2010年哦石油将有一半依靠进口。
而2020年该比例达到60%。
而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如果要保持石油供应安全局面,石油年进口率绝对不应超过50%。
理论上应控制30%以内。
●世界油价正深刻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世界油价每桶变动一美元,将影响我国进口用汇46亿美元。
直接导致GDP波动0。
043百分点。
今年我国仅进口原由一项就多支出100亿美元。
源是要开的,但也需有度,那么节流呢?应当是出路。
节油总比多找油,多采油,多买油简便,划算。
●2003年我国消耗世界石油的4。
4%、煤30%、钢铁27%、水泥40%。
2004年中国消耗了全球8%的石油、10%电力、19%铝和20%铜、31%煤炭。
然而中国对世界GDP的供献仅为4%。
●中国正走一条高能耗经济之路。
而重点钢铁企业每吨钢铁能耗高出40%。
电煤耗高出国际30%,我国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盲目扩张,其生产能力超出国内要求1倍以上。
而这些正是发达国家出于环保、能源的考虑限制发展向境外转移的企业。
高能耗我们赚了钱,
可都赔上了能源。
●中国现在一年所建的电厂,相当于半个英国的装机,相当一个巴西机。
即这样高的速度也跟不上能源的消耗速度。
我国已持续四年能源消耗速度超过GDP增长。
去年能源消耗费增速与GDP增速之比是1:6:1,前年是1:3:1。
2003年我国单位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为世界水平高2.2倍,比美国高2.3倍,比欧盟高4。
5倍,比日本高8倍,比印度还高0。
3倍。
这说明我们能源不多,确比他们洒脱大方。
●国内工业能源和原材料占成本高达75%,而能源利用率仅占32—34%。
所以说日本人见到中国用沥青铺路大呼可惜。
在日本宝贵的沥青是被敲骨吸髓,反复提炼的。
有资料显示,如果我们能达到目前日本节能水平,那我国能源需求量今后60年内不不必增加。
日本70%的能源依靠进口,尤其99%以上石油依靠进口,他们重点抓了节能技术和节能润滑油脂的开发,并付之实施。
1980年增加了低粘度油和稠化多级油。
如省能内燃机油能节省燃料油510%,省能液压油省电3—7%。
因而日本1973—1982年间取得了每年国民经济总值平均增长3。
8%。
而能源消耗都每年下降2。
0—2。
9%。
产值能耗单耗每年平均下降3。
6%。
1982年比1979年总能耗取得下降近10%。
巨大的节能效果。
●资源贫乏的日本,其能源储藏远不及我国,为什蚂经济总量始终坐稳第二把交椅,GDP四倍于中国。
他们早在70年代就开发了“润滑现代化”工作,设立了专门机构,积极推行润滑现代化,普及到各个行业甚至家喻户晓。
在科学界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磨润学。
我国为加强合理润滑技术,国家技术监督局93年就公布了“合理润滑技术通则”,遗憾的是未能引起更多人重视。
人们的观念必须更新。
●我们说:润滑是一座“金山”,它以巨大的效益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当前能源十分紧张,材料上涨,成本上升情况下,各个企业把润滑开展起来,无疑是一条生路。
●另外从整个国家形式来看前景是乐观的。
国家《促进生产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公布了。
对符合节约能源和资源能够综合利用的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来降低能源的项目都列如鼓励类。
对消耗能源资源严重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不利于节约项目列入淘汰和限制类。
对目前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行业和企业,如不进行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极有可能进入淘汰和限制行列。
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计划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未降低20%左右的硬指标。
同时提出要大力推行以节能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以节约和综合利用能源资源为重点,抓好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高耗能水平,坚决杜绝那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模式,代之以高科技含量低能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