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及预测

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及预测

一、引言能源是一个国家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根基。

中国现今正是金融行业欣欣日上的阶段,对于能源的需要量越来越多,因此给能够提供能源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迫感。

中国对于产生能源这一技术还尚未成熟,所以大多需要依靠全球的技术来提升,可是零七年出现的全世界的货币贬值使得中国的能源在提供和需要上的冲突更加的激烈,他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发表的相关思想也就是有关于如何快速良好地进行发展的方法,能源消费应以此为基础,其中以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为重点。

一方面,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能源体系和能源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让能源创新发展获得更大的动能;另一方面,推进能源绿色消耗,多使用天然气以及其他可以循环使用的能源,并且关注煤炭然后后的回收情况,推动城乡用能方式的变革,加大绿色发展能源的力度。

随着我国的地位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提高,如何在保持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能源消费模式,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因此,研究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运用线性二次移动平均法预测未来五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时,并没有直接对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而是引入能源效率经济指标K,即能源消费总量与GDP之比,通过对未来五年能源效率经济指标K进行预测,结合“十三五”规划的GDP增速进行预测,从而得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在未来五年的一个大致趋势。

这一方法不单是将能源消费总量作为一个因素,同时将GDP看做另一个因素,通过这样的预测方法可以既预测能源消费总量,又能研究GDP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使本文具有创新的同时更具说服力。

二、能源消费相关概念及现状分析1、关于消费能源的一些理论(1)消费能源的理论能源就是能够从内部提取出足够的能量来转变成光能或者热能等形式的物质。

依据相关大会展开的统计表明,能够进行使用的能源有固体可燃有机岩、以烃为主体的混合气体、太阳的热辐射能等等。

能源可以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为不同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天然能源与人工能源,而天然能源又可以再次划分成可以再生以及不可再生的能源,还有非传统能源和传统能源等等。

天然能源包含了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存在于大自然中、可直接获取且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人工能源即是需要经过再一次改造,转化自身的形式的能源,比方说固体可燃有机岩或者以烃为主体的混合气体等。

可以再次生成的能源即是可以通过自己自动生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比方说太阳的热辐射能或者通过风力产生的能量等;非再生能源是指煤、石油、天然气等不能短期内不能恢复的能源。

常规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已经能被广泛应用的能源;新能源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的能源,如生物质能、氢能等。

(2)能源消费的界定能源消费是指生产、生活中所消耗的能源的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世界上含有的能源类型各种各样,其中含有的能量也不一样,为了使得在比较和分析中更加的方便,中国将能源消费的单位界定为标准煤,也称煤当量。

标准煤的计算目前国际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1千克标准煤的热值,联合国按6880千卡计算,而我国、前苏联和日本等国家按7000千卡计算。

因此,我国把每公斤含热7000千卡的煤定为标准煤,即能源消费的标准单位。

2、能源消费现状分析(1)我国能源消费情况我国在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的同时,能源供给紧跟需求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1990到2014年期间,我国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特别是从2001年以后,能源消费量大幅增长。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出现高速增长,从而带动了能源消费的增加。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2600万吨标准煤,比1990年增长331.6%。

相关协会在二零一一年年初的时候宣布,一零年的时候中国的天然能源的消耗是三十多万吨的标准煤,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

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能源消费总量单位:万吨标准煤图1 一九九零年至二零一四年中国的能源消耗量资料的出处:《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9-2(2)我国消耗能源类型的改变能源的消耗的类型可以正确地表明在全部的消耗里每一个类型在其中的比重,通过这个比重可以很好地判断出这个国家的实力增长情况。

自一九七八年以后,中国消耗能源的类型有了巨大的改变。

表1即是中国在一九九零年至二零一四年间各个类型的能源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对这个表的分析可以清楚的地认识到中国对于消耗能源类型的变化情况。

表1 中国在一九九零年至二零一四年间各个类型的能源之间的比例关系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之表9-2“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通过表1可以看出,固体可燃有机岩在所有的能源消耗类型一直处于领先状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中国在能源的类型上大多数都是固体可燃有机岩。

所以当分析能源消耗的类型在消耗上的作用的时候,通常是依据固体可燃有机岩在总体消耗量上的比重来代表能源消耗类型这一因子,以此来分析他对于能源消耗的作用。

根据图表1的资料分析,图表2向大家展示了一九九零年至二零一四年间中国消耗的固体可燃有机岩在总体消耗量上比重的改变规律。

64.067.0 70.0 73.0 76.0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煤炭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单位:%图2 1990-2014年我国煤炭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变化曲线图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之表9-2“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由图2可以看出,一九九零年至二零零一年期间,固体可燃有机岩的消耗呈下滑趋势,这是由于固体可燃有机岩在公司构造正处于完善的阶段;零二年以后,中国的金融实力大大增强,固体可燃有机岩的消耗开始回升。

整体来说,中国固体可燃有机岩的消耗依然是处于下滑阶段,因为固体可燃有机岩作为能源来说,使用的效率并不高,可是对应的消耗程度却很大,并且危害环境。

总体来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尚未稳定,与全球的许多国家相比,大多数都是使用石油来进行能源的消耗,中国确是大量地使用固体可燃有机岩。

目前,政府大力倡导在发展金融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健康,因此将固体可燃有机岩作为能源进行消费的方案已经不可行了,我们需要在确保金融实力稳步上升的情况下,重新确定出一个新的符合要求的能源消耗类型作为主力,这将是将来的主要使命。

三、能源消费影响因素1、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根据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的差异,能源在消耗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的改变会间接地影响到能源的消耗。

工业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消耗掉大量的能源,消耗量在我国的总体消耗量中占百分之七十,农业、商业在能源消耗上与工业相距甚远。

在中国的金融实力增强的同时,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图表2是一九九零年至二零一四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从图表2的相关资料可以得到图3即一九九零年至二零一四年三产的改变趋向,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的总价值量的比例在减少,从最开始的近百分之二十七减少到了一四年的百分之九左右,大概减少了近十八个百分点;商业方面的总价值量的比例在增加,从最开始的近百分之三十二增加到一四年的百分之四十八,大概增加了十六个百分点;工业在总价值量上较为稳定,维持在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四十七内,一直处于领先优势。

如果想消耗少量的能源来维持金融实力的增长,就必须要对于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在改善我国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的情况下,增强对商业的支援。

这样就可以促使我国能源产业的进步。

表2 1990-2014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单位:% 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之表3-2“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之表9-3“综合能源平衡表”从图3、图4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随之其所耗能源在能源总消费量中的比例也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其所耗能源在能源总消费量中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而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45%左右,其能源消耗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也始终维持在70%以上。

由此可见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有一定的影响。

2、人口规模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城镇中人口的数量和能源的消耗也息息相关。

首先,在生活中,就需要能源的消耗,人口数量的上升同一时间也会导致消耗能源的总量上升;其次,人口数量的上升还可以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由此来提升能源的消耗量。

这几年,由于国家金融实力的提高,公民们在消费上以及追求生活质量上都上了一个台阶,每个人的消费水平都提高到了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就会对能源的消耗量起作用。

因此本文选择从人口增长直接影响生活能源消费量的方面来对人口规模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从图表4可以得到从一九九二年至二零一四年间中国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与人均能源消费量变化趋势图,如图五。

从图五我们可以看到,从一九九二年至二零一四年,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是与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耗量成正比的,并且能源的总体消耗量也是在升高的。

表4 1990-2014年我国年末人口、生活能源消费与能源总体消耗情况数据来源:《1995-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 60 年统计资料汇编》图5 1992-2014年我国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与人均能源消费量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1995-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 60 年统计资料汇编》从图5、图6可以看出,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增长,我国生活消费量与能源消费总量也随之增长。

但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速率总体高于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增长速率,同时生活能源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逐年降低。

所以人口规模增长所造成的生活能源消费量的提高并不能成为能源总体的消耗量提高的关键因子。

3、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能源可以促进金融实力的提高,而与此同时,金融实力的提高与否也会影响到能源相关科技能够进步,两者是互相帮助的关系。

首先,中国金融实力的增强要依靠着能源的持续不间断地提供作为根基,大多数学者认为,只有能源的开发技术能够完善,金融实力才能得到显著提高,他是金融实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只有当金融实力有所提升了,能源的进步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撑,金融实力提升的速度与能源的需求息息相关,可以提高对于能源和相关技术的开发力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