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

每空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
1. (2分)将一定体积的豆子和一定体积的沙子用筷子搅拌混合均匀,混合后的体积与原来的体积相比()。

A . 混合后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
B . 混合后的体积大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
C . 混合后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
D . 无法确定混合后的体积与混合前体积的关系
2. (2分)在加热白糖的实验中,白糖()。

A . 变成液态的糖
B . 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 . 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3. (2分)硫酸铜溶液不能用()盛装。

A . 玻璃容器
B . 铁制容器
C . 铜制容器
4. (2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 . 产生大量的气泡
B . 产生的气泡能使燃烧的火柴烧更旺盛
C . 小苏打慢慢减少
5. (2分)科学家观察SARS病毒时使用的是()
A . 光学显微镜
B . 电子显微镜
C . 放大镜
6. (2分)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A . 食盐
B . 玻璃
C . 雪花
7. (2分)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A . 触角
B . 复眼
C . 鼻子
8. (2分)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A . 蓝色
B . 红色
C . 绿色
9. (2分)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糯米包成粽子
B . 面团拉成面条
C . 米饭酿成黄酒
10. (2分)将显微镜原来标有10×的目镜,更换成16×的目镜,观察到的图像会()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11. (2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一位名叫()的生物学家发明的。

A . 达尔文
B . 列文虎克
C . 罗伯特·胡克
12. (2分)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 . 有发光发热现象
B . 有气体放出
C . 有其它物质生成
13. (2分)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A . 口腔中含有糖
B . 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C . 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14. (2分)下列含有淀粉的食物是()
A . 番薯
B . 西红柿
C . 萝卜
15. (2分)我们呼出的气体成分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
A . 完全相同
B . 完全不同
C . 部分相同
16. (2分)两个()组合起来使用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A . 平面镜
B . 玻璃片
C . 凸透镜
17. (2分)把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变()
A . 红色
B . 蓝色
C . 没有变化
18. (2分)铁钉放在()里,生锈的速度最快。

A . 干燥空盘子
B . 菜油盘
C . 水盘子
19. (2分)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是()
A . 是马铃薯
B . 是碘酒
C . 既不是马铃薯也不是碘酒
20. (2分)我们身边生活中形态各异的微生物,下列选项中属于微生物的是()
A . 草履虫
B . 七星瓢虫
C . 千足虫
二、连线题。

(每线1分,共24分) (共3题;共24分)
21. (13分)给下列的变化用连线的方法分类
22. (4分)给下列昆虫选择合适的触角形状
蝴蝶蝗虫天牛蚕蛾
2
3.
(7分)将给下列
操作选择合适的
仪器

子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放置切片标本
烧杯吸取多余的水分
裁纸刀盛放液体
吸水纸切割洋葱
三、实验探究题。

(共36分) (共4题;共41分)
24. (11.0分)显微镜的使用
(1)标出显微镜各个部分的名称并回答问题。

(2)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________(填物镜或目镜)。

(3)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________。

(4)下面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基本过程,正确顺序是________。

①② ③

25. (9.0分)物质变化的实验研究
小梅发现实验室里有6个盛放药剂的容器标签丢失了,但能肯定的是分别装有6种不同的物质,分别是白醋、水、食用油、碘酒、淀粉、小苏打。

如下:
小梅想进行鉴别,分别提取了一些样品放入烧杯进行检验,得到以下结果:
A与B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A与C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A与D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
A与E混合产生大量气泡;
B和C混合产生蓝紫色物质;
在进行混合的时候还发现打开E瓶,马上能闻到有刺鼻的酸味。

(1)请你帮助小梅鉴别容器里的物质,重新标上它们的名称: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E是________,F是________。

(2)A与E混合产生的大量气泡,此时用手触摸烧杯外壁会感觉到________。

A与E 混合产生的大量气体能使燃烧着的火焰________,这种气体实际上就是________。

26. (16.0分)铁生锈的条件
某同学想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他将三枚相同的钉子分别放入A、B、C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观察并记录了如下实验现象:
(1)观察了2天,3枚钉子都没有生锈,原因有可能是_________。

A . 钉子是不锈钢的
B . 时间不够长
(2)一段时间后,编号为________的试管的铁钉最易生锈。

是因为它具备铁生锈的两个条件:________和________。

(3)知识应用:填写出两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以及能防锈的原因。

27. (5.0分)附加题
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观察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上面这幅图是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之一,即________。

(2)在这项成果中,人们充分利用了________技术。

(3)你还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哪些成果?试选择一项你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举例说
明。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

每空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连线题。

(每线1分,共24分) (共3题;共24分) 21-1、
22-1、
23-1、
三、实验探究题。

(共36分) (共4题;共41分) 24-1、
24-2、
24-3、
24-4、
25-1、
25-2、
26-1、
26-2、
26-3、
27-1、
27-2、
27-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