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课件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课件


• (2)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 ①一般防护用品:如通常的防护服、鞋、帽、手 套、眼镜、口罩等。
• ②特殊防护用品:如防噪声的耳罩或耳塞,呼吸 防护器(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以及其他专 用或特殊防护用品等。
• ③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 求。
• 3、危害告知
• (1)设置公告栏。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危害事故救援措施和危害因素检测结 果。
• (二)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原则 • 1、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空间效力:我国管辖的领陆、领水、领空,包 括驻外使领馆,航行于公海或停泊于外国港口的 船舶,以及飞机、海上钻井平台等。但根据两个 基本法,不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操作自动化;
• (2)作业场所设置特殊防护设备:自动报警装置、 防护安全连锁反应系统和工作信号;
• (3)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应急救援用品等;
• (4)特殊的监管手段:作业许可、人员资格许可 等。取得许可后方可进行作业,人员方可上岗;
• (5)作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度自我保护意识,防范 意识;
• (6)作业人员应有特殊的防护用品。
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 ②确定危害类别。 • ③确定职业病防护措施。
• 2、建设项目的“三同时”
• (1)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工 程预算。
• (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包括 试运行)。
• (3)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防护设施设计 要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和职业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 三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 (一)用人单位法定义务和责任 • 1、职业病防治管理 • (1)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
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 •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 档案;
《职业病目录》申报。 • 3、向当地县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报。 • 4、申报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规模、职业病危害因
素种类、危害程度、防护措施、接害职工情况等。 • 5、所申报必须属实,不得隐瞒,还要接受卫生行
政部门的监督。
• (三)建设项目(新、扩、改建、技改、技引进 项目)管理
•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2、对人的效力:凡在中国领域内的一切与职业病 防治活动有关的人及其活动都适用本法,因此这 里所说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不论是中国人、外国人还是无国籍人。
• 3、时间效力:本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 (四)职业病概念
• 1、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 济组织(简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 2002 年5月1日起施行。每年4月份的最后一周是该法的 宣传周。
• 职业病防治法分为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 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共7章79条。
• 一 总则 • (一)立法目的 • 1、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 2、防治职业病 • 3、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 • 4、促进经济发展
• 2、构成职业病必须具备的四个要件: • (1)患病主体必须是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中产生的; • (3)必须是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 •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职
业病(即法定职业病)。
二 前期预防 (一)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 • 1、有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
• (4)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必须进行职业病危害控 制效果评价
• ①该评价应在试运行期间进行。 • ②该评价主要内容 • a作业场所卫生学调查; • 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的检测; • c 职业健康检查; • d评价结论。 • ③该评价报告报送卫生行政部门,作为竣工验收
依据之一。
• (5)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 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 用。
• (1)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必须进行职业病危 害预评价。
• (2)提交预评价报告的责任者是可能产生职业病 危害的建设单位。
• (3)预评价报告提交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其于收 到报告30日内作出审核通知建设单位。未提交或 未批准预评价报告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建设。
• (4)预防评价报告主要内容 • ①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
则;
•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 设施;
• 5、 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 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 护劳动者健康的其它要求。
• (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 1、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可能产生国家颁布的职业
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 • 2、根据国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 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由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 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 (四)特殊作业管理 • 1、国家对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 2、特殊作业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 3、特殊作业管理内容 • (1)作业场所的隔离、生产设备管道化、密闭化、
•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 评价制度;
• (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2、职业病防护 • (1)职业病防护设施 • ①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应有相应的防尘、防毒、
防射线、防噪声等设施; • ②有应急的设施:如报警装置、泄险区、应急撤
离通道、冲洗设备、急救用品等; • ③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