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气体动力循环方法
气体动力循环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方法 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活塞式内燃机各种理想循环的比较 斯特林循环 埃里克森循环 燃气轮机装置循环 燃气轮机装置的定压加热实际循环
课件目录
本章作业
10-1 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方法
(10-2)
当两个相同尺寸发动机比较时,MEP大的比MEP小的可 产生更多净输出功。
10-3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一、混合加热理想循环(Sabathe循环)
v1
p 3
4
T
4
v2
3
v4
2
v3
2 5
5
p3
p2
11
o
vo
s
图10-4 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p-v图和T-s图
混合加热循环的热效率为:
解: 由已知条件:p1 = 0.17 MPa,T1 = 333.15 K
点1:
v1
R gT1 p1
0.562
m3 / kg
点2:
v2
v1
0.0387
m 3 / kg
1 – 2 是定熵过程,有
p2
p
1
(
v v
1 2
)
p1
7.18
kPa
T2
p2v2 Rg
968
K
点3:p3 = 10.3 MPa,v3 = v2 = 0.038 7 m3/kg
1
O
V
图10-2 定压燃烧柴油机示功图
2 +
- 4
0
1’ 1
O
V
图10-3 定容燃烧汽油机示功图
三、实际循环的理想化过程
<1> 燃烧过程 →可逆定容或(和)定压吸热过程; <2> 工质→比热为定值的理想气体(空气); <3> 膨胀和压缩过程→可逆绝热(等熵)过程; <4> 忽略摩擦阻力及节流损失,认为进、排气过程的
T3
p3v3 Rg
1389
K
p 3 1.43 p2
q1v = cv(T3 – T2) = 302 kJ/kg q1p = q1 – q1v = 598 kJ/kg
点4:p4 = p3 = 10.3 MPa,因q1p = cp(T4 – T3),所以
T4
T3
q1p cp
1985
t
1
k1
k 1
1 k(
(10-3)
1)
上式说明:
<1>η t随ε和λ的增大而提高。 <2> ηt随ρ的增大而降低。
二、定压加热理想循环(Diesel 循环)
又称荻塞尔 循环,相当 于λ=1时的 混合加热循 环情况。
热效率公式 (略)
p2 3
T
3
2 4
4
1 1
一、实际工作循环理想化成可逆循环; 二、找出影响循环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及提高
循环效率的措施; 三、分析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偏离程度,
找出实际损失的部位、大小、原因以及 改进方法。
循环的经济性评价(内部热效率):
itT coT (10-1)
其中:ηc为卡诺循环热效率;
ηt为内部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η0为相对热效率, ηT为循环相对内部效率。
10-2 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一、几种活塞式内燃机简介
船用柴油机
车用柴油机
建筑用柴油机
发电用柴油机
固定动力用柴油机
增压柴油机
农用柴油机
工程机械用柴油机Biblioteka 柴油发电机组直喷柴油机
二、实际循环的示功图(p-V图)
右图是四冲程柴油机 p
(混合加热)的示功图,
34
包括:0-1吸气冲程、1-3
压缩冲程、3-1’ 膨胀冲程、 1’-0排气冲程。
其中:0、3是上死点;
2 +
2’
Q(-)
1、1’是下死点;
-
5
2’-3-4是注燃过程。 2-3-4:燃烧过程; 5-1’-0:排气过程。
0
1’ 1
O
V
图10-1 四冲程柴油机的示功图
p 2
3 高增压柴油机 船用柴油机
p 3
煤气机 汽油机
+
-
4
0
1’
或
t
wnet q1
0.644 1
t 1 1[( 1) ( 1)] 0.639
在吸热过程中空气熵增为
s 24
cp
ln T4 T2
R
g
ln
p4 p2
0.6174
kJ /(kg K)
所以平均吸热温度为
T1m
q1 s 24
1457.6
上式说明,η t随压缩比ε的增加而提高。
例 10-1
某柴油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见幻灯片6中的
图) 的p1=0.17MPa,t1=60℃,压缩比ε =14.5, 气缸中气 体最大压 力 p3=10.3MPa,循环 加热量 q1=900kJ/kg 。 设 工 质 为 空 气 , 比 热 容 为 定 值 并 取 cp=1004 J/(kg·K) 、 cv=718J/(kg·K) , κ =1.4 ; 环境温度t0=20℃,压力p0=0.1MPa。试分析该循 环并求循环热效率及 效率。
推动功抵消,两个过程重合,进而把开式循环抽 象成闭式循环。
通过上述简化,实际循环可理想化为以空气为工质的 可逆循环,且按加热方式可分为:
Otto循环(定容加热) Diesel循环(定压加热) Sabathe循环(混合加热)
这三种循环的图示 见下节相关内容。
有效压力:
MEP
循环净功= 循环净功 活塞排量 活塞面积 冲程
K
循环吸热量q1中的可用能为
ex,Q
(1
T0 T1m
)q1
719.1
kJ / kg
循环
效率
ex
wnet ex,Q
0.806
例题索引
本例中,循环是内部可逆的,且只是放热过程中 系统(工质)与环境有温差,从而有作功能力损失:
i
T0 s g
T0 (s24
q2 ) T0
139.1
o
vo
v
图10-5 定压加热理想循环的p-v图和T-s图
其η t随ε的增大而提高,随ρ的增大而降低。
三、定容加热理想循环(Otto循环)
定容加热理想循 环又称奥托循环, p 3
相当于预胀比ρ
=1时的混合加
热循环。
2
T
T3 3
4
2
4
热效率:
1
1
t
1
1
k 1
o (10-4)
图10-6
vo
s
定容加热理想循环的p-v图和T-s图
kJ / kg
K
v4
R gT4 p4
0.055
m3 / kg
v 4 1.42 v3
点5: v5 = v1 = 0.562 m3/kg
p5
p
4
(
v v
4 5
)
0.398
MPa
T5
p5v5 Rg
779
K
q2 cv (T5 T1) 320kJ / kg
wnet q1 q2 580kJ /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