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2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17
➢ 气体中负离子的形成
自由电子碰撞中性的分子或原子可能产生的三种结果
情况一
电子碰撞中性的分子或原子
发生电离 产生自由电子
情况二 电子碰撞中性的分子或原子
情况三 电子碰撞中性的分子或原子
形成了负离子
能量不足,撞击 后反弹回来
未产生自由电子
没发生电离, 也没被反弹 回来
被中性的分子捕捉, 成为自己的束缚电 子
当阴极被加热到很高温度时,其中的电子获得巨大动能,逸 出金属表面
在许多电子器件中常利用加热阴极来实现电子发射。
④ 强场发射(冷发射)
当阴极表面附近空间存在很强的电场时(106V/cm数量级), 能使阴极发射电子。
常态下作用气隙击穿完全不受影响;
在高气压、压缩的高强度气体的击穿过程中会起一定的作 用;真空中更起着决定性作用。
激励过程可能是电离过程的基础。
14
➢ 电极表面的电子逸出
电极表面电离——电子从金属电极(阴极)表面逸出的过程。 逸出功 逸出功——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所需的能量。
金属
铝 (Al ) 银 (Ag)
逸出功 (eV)
1.8 3.1
金属 逸出功 (eV)
金属
逸出功 (eV)
铁 (Fe)
3.9
氧化铜 (CuO)
Wi
W i :气体分子的电离能
• 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动能增加引起的碰 撞电离
• 高温下高能热辐射光子引起的光电离
8
(2)光电离 光辐射引起气体分子的电离;光子能量:
普朗克常数 6.63×10-34J·s
W h
光电离条件:
hv≥Wi 或λ≤hc/Wi
式中 λ——光的波长,m; c——光速 Wi ——气体的电离能,eV。
使其逸出金属 正离子必须碰撞出一个以上电子时才能产生自由电子 逸出的电子有一个和正离子结合成为原子,其余成为自由电子。
② 光电子发射(光电效应)
高能辐射先照射阴极时,会引起光电子发射,其条件是光子的能量 应大于金属的逸出功。
同样的光辐射引起的电极表面电离要比引起空间光电离强烈得多
16
③ 热电子发射
因此,在分析气体放电发展时,只考虑电子引起的碰撞电离。
11
(4)分级电离 原子中电子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可跃迁到能级较高的
外层轨道,称之为激励,所需的能量称为激励能。
激励能We
一个概念---激励:原子中的电子 外界因素 更高能级的外层轨道
跃迁
可能发生激励的条件: Wi>W≥We 激励态不稳定:10-8s 亚稳激励态:10-4~10-5s
13
原子的激励与电离的关系
➢ 原子发生电离产生带电粒子的两种情况:
⑴ 激励+电离
原子吸收了一定的能量, 但能量不太高
发生激励,跳到更 远的轨道
发生电离,产生带电粒子
⑵ 直接电离
再次吸收能量
原子吸收直接吸收了足够的能量
发生电离,产生带电粒子
原子的激励过程不产生带电粒子;
原子的电离过程产生带电粒子;
➢ 气体中电子与正离子的产生
外界能量
电离: 电子脱离原子核
自由电子、正离子此过程Fra bibliotek要能量电离能 Wi 电离电位 Ui=Wi/e
发生电离的条件?
根据外界给予原子或分子的能量形式的不同,电离可分为热电离、光电离
和碰撞电离。此外,电离过程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是先激励再电离的
分级电离方式。
6
(1)热电离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第2章 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2.1 带电粒子的产生与消失 2.2 放电的电子崩阶段 2.3 自持放电条件 2.4 不均匀电场中放电的极性效应
1
气体放电——气体中流通电流的各种形式。 正常状态:优良的绝缘体。 在一个立方厘米体积内仅含几千个带电粒子,但这些带 电粒子并不影响气体的绝缘。 空气的利用:架空输电线路个相导线之间、导线与地线 之间、导线与杆塔之间的绝缘;变压器相间的绝缘等。
18
附着——自由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时,发生电子与中性分子相 结合而形成负离子的过程。
负离子形成过程的特点
形成负离子时可释放出能量,称为电子亲合能。电子亲合能的 大小可用来衡量原子捕获一个电子的难易,越大则越易形成负 离子。
5.3
铜 (Cu)
3.9
铯 (Cs)
0.7
与表1-1相比较,可知金属的逸出功比气体分子的电离能小得 多,表明金属表面电离比气体空间电离更易发生。
阴极表面电离在气体放电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15
电极表面电离按外加能量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形式
① 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 正离子碰撞阴极时把能量(主要是势能)传递给金属极板中的电子,
10
需要注意的两点! 1) 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的最重要的方式。 2) 碰撞电离主要是由电子引起的,离子引起的碰撞电离概率要
比电子引起的小得多。 原因有两个,请同学们自己分析!
1)电子自由行程大,在电场中获得的能量大。 2)电子质量比离子小的多,易产生弹性碰撞,发生非电离 碰撞后几乎不损失能量,更容易积累能量。
12
若混合气体中甲气体的亚稳激励态能高于乙气体的电离 能,则会出现潘宁效应,可使混合气体的击穿强度低于这两 种气体各自的击穿强度。
气体
N2 O2 CO2 SF6 H2O
电离能 15.5 12.5 13.7 15.6 12.7
激励能 6.1 7.9 10.0 6.8 7.6
对绝缘不利,但可有其他应用!
W 3 kT 2
波尔茨曼常数 1.38×10-23J/K
热力学温度
室温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
能10-2eV 数量级
只有在电弧放电产生的高温条 件下才会有明显的热电离!
热游离实质上并不是另外一种独立的形式,
实质上仍是撞击游离与光游离,只是其能
量来源于气体分子本身的热能。
7
产生热游离的条件:
3 2
KT
2
变压器相间绝缘以气体作为绝 缘材料
输电线路以气体作为绝缘材料
3
返回
气体绝缘的优点:
不存在老化问题 完全的绝缘自恢复特性 理论体系较完善
4
• 在电气设备中: 外绝缘: 一般由气体介质(空气)和固体介质(绝缘子)
联合构成 内绝缘: 一般由固体介质和液体介质联合构成
5
2.1 带电粒子的产生与消失
v ——为频率
可见光不能使气体直接发生光电离!x,γ射线才能
使其发生光电离。
光电离在气体介质放电过程中很重要! (正负离子的复合产生光子—流注放电)
光的来源:自然界、人为照射、气体放电过程
9
(3)碰撞电离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获得动能:
1mv2 2
eEx
Wi
条件:x Ui E
一个重要概念:自由行程---两次碰撞间质点行经的距离, 一般 用λ表示。平均自由行程用 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