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篆刻基础技法优质课比赛教学课件
篆刻基础技法优质课比赛教学课件
闻名于世。
三、刻好篆刻的三大要素 :
書法 章法 刀法
四、治印的步骤:
查字、摹稿、渡稿、刻石、拓印、完成
边款
篆刻的收尾工作,边款的好坏可以决定篆刻 作品的质量。边款也可分为单刀和双刀,单 刀用于阴文双刀可以是阴文也可以使阳作品赏析
太上皇帝之宝
篆刻作品赏析
名印闲章
二、治印的工具:
工具書,如:金石大字典;印材、刻刀、 印床、印泥、笔墨、纸刷、印矩、砂纸、 棕刷包
石头通灵性,石头如君子,往往一方 好的石头加上优秀篆刻家的雕刻达到 完美结合,成为传世珍宝。在众多的 篆刻用石中,最受篆刻家喜爱的算是 中国“四大印石”,即寿山石、青田 石、昌化石、巴林石。
篆刻基础技法
何謂印章:
玺,印也,印,信也。 秦以前,官、私印皆称为玺。
印章约起源于商代,早期的印章是 用作家族的标志、地位的象征、饰物佩 戴或用作封泥。
一、印章的发展史:
印起源于商代,兴于秦,盛于汉,秦代以前的印章统称为 “玺”,俗称古玺
汉承秦制,一般官印、私印均用“印”字,而将军印则常 用“章”字,俗称将军章。有时由于军情紧急,仓促封赐,印 草草凿成叫凿印,后人称为“急就章”。
皇后之宝
篆刻布局
六、学生动手实践
再见!谢谢!
唐代武则天即位,嫌“玺”字音与“死”字相近,觉得很 不吉利,于是帝王印就改用“宝”字,而民间继又出现“朱记”
等称谓。
宋元以后对印章的称谓和用字就更加丰富多彩,不一而足。 篆刻艺术在明末清初得到空前发展。当时艺坛流派纷呈。
最引人注目有“晚清三大家”之称的 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三位。
印章的种类: 封泥、肖形、花押印、
昌化石
产自浙江省西 北部的玉岩山。由 于古时的该地区录 属于昌化县。昌化 石其中的部分矿石 经过朱砂的渗染, 形成了世上罕有的 “鸡血石”,昌化 鸡血石是印石中的
珍 贵品种。
巴林石
内蒙古巴林石, 因产于内蒙古巴 林右旗而得名。 它与福建寿山石、 浙江青田石和浙 江昌化鸡血石, 同为“中国四大 印石”,以“石 之瑰宝”等美称
寿山石
福建省福州市北郊 40公里有一个名叫 “寿山”的小山村, 寿山石矿脉分布在小 村四周的群山溪野间, 明朝以后,寿山石开 始应用于印章材料。 寿山石的特点是,其 质洁净如玉,柔而易 攻,备受篆刻家们的 赏识。寿山石,有 “石帝”“石后”之
称,
青田石
产于浙江省青田 县。色彩丰富, 花纹奇特。以叶 蜡石为主,显蜡 状,油脂、玻璃 光泽,有无透明、 微透明至半透明 的,质地坚密细 致,是中国篆刻 用石最早的石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