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01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02 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总结了抗战经验,制定了,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
03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并取得一系列胜利。
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对日本宣战。
04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和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选择题
05广州、武汉沦陷以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B.日军加紧进攻国民党
C.日军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D.日军集中优势兵力进攻国民党军队
06广州、武汉沦陷以后,日本转变策略的主要原因是( )
A.武汉会战没有达到预期的作战目的
B.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
C.国民党已经妥协投降
D.共产党已经妥协投降
07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方向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D.中共七大
C.古田会议
08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B.大会的目的是争取抗战胜利
C.大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大会确定了对日战略反攻
09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它”是指( )
A.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0日本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加紧进攻,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下面不是这些政策所引起的后果的是( )
A.汪精卫叛国投敌
B.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C.产生了大批汉奸
D.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11 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
B.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使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
12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除汉族外,有许多少数民族民众直接参加了抗战斗争....旅居海外的侨胞心系祖国,以各种形式从人力、物力上支持抗战。
由此可见抗日战争( )
A.扭转了近代中国反帝斗争屡败的局面
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一定程度上壮大了人民力量
D.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3 1931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痛苦。
回顾这场战争,我们应铭记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
①日本令人发指的侵略屠杀启迪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②国共合作抗战成功证明民族团结是民族独立与振兴的根本保障③反法西斯同
盟的形成提示当今世界须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①美化侵略战争史告诚世人要警惕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A.①②③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 材料一
汪精卫和东条英机
材料二...抗日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
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三
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汪精卫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与日本人的关系这么密切的。
面对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的?
(2)材料二是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的报告?这次会议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3)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发生在哪一年的哪一天?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天到来的原因是什么。
15 材料一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材料二日本右翼势力妄言“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妄论”。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材料四1940年5 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
材料五外交部部长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
(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材料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言论。
(2)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材料三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4)根据材料五分析,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是不输掉良知?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参考答案
01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皖南事变
02 1945 党的政治路线毛泽东思想奋斗方向
03敌后战场美国苏联政府
04民族解放战争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二、选择题
5C 06B 07D 8D 09B 10D 11C 12D 13A
三、材料分析
14 (1)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铺之以军事打击——汪精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叛国投敌的,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中共:针锋相对,坚持抗战,抵起大生产运动。
(2)中共七大。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1945年8月15日。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15 (1)材料观点批驳: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已经侵占中国东北;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又占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
(意思接近即可)
材料二观点批驳: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日军
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才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意思接近即可)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字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答出其中1条即可)
主要表现: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等等。
(答出其中 1 条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4)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信守和平承诺,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真诚地向受害国道歉,主动承担历史责任;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