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训练及参考答案
(一)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最初未能收复边陲各省,后来又丢失了整个北中国,但宋代文明在别的方
面达到顶峰也是事实。
宋政府在广州、泉州、福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多次派使臣赴海外招徕外商并管理对外贸易。
两宋亦利用民间力量来广招外商,友好往来。
每艘海舶船主,也是政府委任的“市舶纲首”,负有在域外“招诱舶商’’的任务,规定“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
货物,及五万贯者,补官有差”。
政府甚至向外国商人开放仕途,同时制定了保护外商合法权
益的法律,如《户婚律》中对外商来中国经商死后的财产处理作了专门规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 18世纪中前期,英国重商主义走向全盛。
政府规范贸易行为,批准了许多私人特许贸易公司扩大对外贸易,商人则利用王权进行对外贸易垄断。
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英国重商主义政策最明显的体现是实行对外扩张,政府进行商业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日益强大的英国海军为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保驾护航。
在英国的对外贸易中,很多贸易条约是在非平等、非自愿互利的条件下签订的,特别是殖民地逐渐成为英国制造业的原料产地和产
品市场。
——据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外贸易与中国的不同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1.特点:政府高度重视,设立专门机构管理;以政治手段鼓励中外民间力量参与;以海路贸易为主;平等贸易,友好往来。
原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崛起,传统的陆路贸易受阻;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宋代造船、航海技术先进;儒家“贵和”思想的影响。
2.不同:有明确的经济理论指导;以殖民扩张、武力征服推动贸易发展;对外贸易成为寻求霸权的手段。
影响: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给殖民地带来灾难;加剧了西方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
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图一明代北京城平面图图二德国诺林根城市平面图
说明:该城建于9世纪,约1217年成为德意志自由城市。
图中1处为教堂及教堂广场;2处为市政厅;7处为制革作坊;24处为盐、酒仓及粮仓;29处为玉米贸易点。
提取以上两幅城市平面图的主要信息,比较北京和诺林根城市布局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或思想文化的角度对产生不同特点的原因予以说明。
(12分)
类型二建筑类【答案】:
信息一:从建筑的样式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
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
政治风格。
信息二:从建筑的历史传承或变迁看:中英建筑都见证了历史的动荡;但太和殿体现了
专制体制的延续和被殖民的政局。
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见证的是体制的创新。
信息三:从建筑的历史归宿或现实影响看: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
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依然是治国理政的场所,反映了
民主政治的稳定。
不同一:北京城布局方正规则,主要建筑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城防规格严整,街道呈棋
盘式分布;诺林根城平面形态呈椭圆形,轮廓自由,道路系统不规则,弯弯曲曲,多为蛛网
状的放射环状系统。
(4 分)前者与中国古代儒家“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天圆地方”的朴素人地观有关,后者则体现的是城市随地形变化有机形成。
(2 分)不同二:北京城紫禁城(富城)居中,处在皇城、内外城的层层拱卫之中,多坛相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