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解人的穴位大全

图解人的穴位大全

人体穴位图解
秘传穴位疗法经验- 歌诀
人体有病阳先虚、升阳通气开络先、大椎尾闾通督阳、百会涌泉连上下、开心活关前后心、神阙命门先后天、
点拨带脉通左右、秘法治病九穴先
注解;
通阳的主穴即是大椎穴、此穴可贯通上下左右、四肢百骸、尾闾是内功修炼的一个关窍、其部位就在腰阳关四周、是人体真火阳气到达命门必须经过的地方、故阳气最易至此最易受到阻滞、凡疲惫或阳气不足者多先在此处特殊酸痛、百会穴是所有阳气的交会点、是升阳的第一大穴、而涌泉穴是虚阳上聚的速降首穴、{可使虚阳下降则阳气真火更顺利上达。

前后心即为为点穴中的前后对心穴。

前心穴在剑突下两旁约三横指、主治胸、胃、腹诸病、后心穴在至阳旁五分、主治全身任何痛证、此穴为通阳第二关、{第三关为百会、第一关是腰阳关}。

本穴对心绞痛、胸脘腹痛有即时缓解做用。

为止内脏病痛之要穴。

带脉通畅、全身轻松、现在的人特殊留意的、用手法扯、掐、捻连续三至五次需要快手法操作、否则病人紧张效果不好。

牵穴治病术;
凡人体各部位受伤肿痛、取其伤部位的上下相近的关节即为治疗点、受伤部位以上的称截穴、受伤部位以下的称牵穴。

1;颈部的牵穴; 双大杼、双肩井、双附分、
2;肩胛部; 肩井、曲池、
3;肩髃、肩头、臑部; 曲池、手三里。

4;肘关节、肘上中肱; 内关、外关、合谷。

5;肘臂部; 内关、外关、合谷。

6;腰部; 双环跳、双委中、双承山。

7;腰髋部; 双承扶;双委中、双承山。

8;髋骨、腹中部; 阳陵泉、委中。

9;膝关节; 阳陵泉、委中。

截穴治病术;
1;颈部、肩胛部、双新设、
2;肩关节、肩臑部; 肩井、附分、天宗。

3;腋前、肘关节、中肱; 肩髃、肩贞、极泉。

4;腕关节、肘臂; 曲池、曲泽、少海。

5;手部; 内关、外关、阳溪、神门、阳谷。

6;腰髋部; 双大肠腧。

7;膝关节;环跳、髀关、
8;踝部; 跗阳、阴凌泉、阳陵泉、足三里。

9;足部; 昆仑、解溪、中封。

特效腧穴的调治法---辽东经络堂
心脏的反应点在心腧、肝脏的反应点在肝腧、胃的反应点在胃腧与膈腧、肺的反应点在肺腧、肾的反应点在肾腧、糖尿病的反应点在胰腧腧、癌症的反应点在膈腧。

必须记住的16个穴位;
一切慢性病 ----- 足三里、 头痛 -----卤会
舒展一切经脉----- 申脉、 鼻病 -----风门
一切筋病 ----- 承筋、 尿多 -----小指第一关节、
一切骨病 ----- 绝骨、 更年期----- 隐白
一切疹病 ----- 百虫窝、 咳喘 ----- 定喘
一切主升 ----- 百会、 胆囊炎-----胆囊穴
一切主降 ----- 涌泉、 面瘫 -----牵正
内外伤 ----- 承山 阑尾炎----- 阑尾穴
血压 ----- 三阴交 中风 ----- 悬钟
经验四穴;
血海领血超、膻中气可消、命门阴阳论、全身在大包。

独特穴位诊疗;
妇科、子宫、卵巢、盆腔等病在环跳穴有反应、 男科病亦有反应、妇人久治不愈的颈肩酸痛一般为有妇科病。

胸腔有病的人膻中一定有反应、上腹器官、特别是胃、十二指肠、胰腺病在中脘有反应的、在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间反应剧烈、便秘大肠腧附近多有错位、肝胆病在期门有反应、阳陵泉也有反应、假如环跳也有压痛即可确诊。

下腹各器官在气海、关元、中极有反应、胃肠病在足三里有反应、印堂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太阳、风池、头维几乎对任何头痛、眩晕有特效、对美尼尔氏病大多一次治愈。

中府穴是肺经病变的反应点、坐骨神经痛在天宗附近有压痛、鼻塞取风池、项强取承浆。

头痛取涌泉、膝痛取尺泽、重按肩井对头痛有特效、呃逆点涌泉、发热取大椎、崩漏取隐白、腹泻便秘取天枢、女人肩背酸痛取附分、膏盲、男人肩膀酸痛取天柱、肩井、肩胛内上角对肩周炎有特效的、涌泉与完骨可治失眠、结肠炎在章门有压痛、胃溃疡在足三里下2寸及梁丘穴有反应、急慢性盆腔炎在三阴、漏谷、阴凌泉穴有压痛、前列腺病在三阴交、漏谷有压痛、胆道病在胆囊穴和外丘穴有反应、阑尾炎在阑尾穴有反应、胰腺炎在地丘穴、下巨虚、足三里下三寸有反应、{以上的反应点在同侧}。

痛经的反应点在关元穴、胃肠痉挛大多在5--8椎之间有压痛点、按2--3分钟即可、连按10天。

各种慢性病治疗取穴治法如下
1、脑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2、脑血瘤: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3、面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面瘫处五针谬刺法
4、截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5、瘫风:针阿是穴,严峻者加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6、坐骨神经痛,加环跳,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7、少儿近视: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牛车运转法。

8、眼脍下垂: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9、糖尿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0、精神分裂症(中医名癫狂):重泄肝俞,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1、儿童好动症:肝俞行间为主
12、中风偏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3、腰痛:重在补肾,排针法,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4、重肌无力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5、亚健康: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6、痿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17、类风湿:关元、支沟、肝俞、行间,我阿是穴
18、尿毒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肾俞
19、心脏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20、肺结核: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肺俞
21、急慢性支气管炎: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肺俞
22、慢性胃炎: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脾俞,中脘。

23、胃萎缩: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建星,上脘
24、癫痫:关元、支沟、肝俞、行间,重泄肝俞
25、肾病综合症: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补肾俞
26、高血压:重泄肝俞,行间,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27、白血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28、甲亢,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甲亢处
29、甲低,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加补心脾、肾俞
30、艾滋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31、血液病: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32、乳腺癌:关元、支沟、肝俞、行间针乳腺瘤处,排针法可针十针
33、骨肉恶性瘤:关元、支沟、肝俞、行间,肿瘤处用谬刺法
34、各类癌症:谬针法,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35、植物人:关元、支沟、肝俞、行间
急性病:透天凉针法时间三十分高烧立退
小儿感冒高烧,风池,小儿积食兼感冒高烧,先用开塞露泄下食积硬便,再针风池三十分,烧立退。

成人高热针风池,行间,成人感冒要寒发热,针风池,各类热肿痛,针风池、行间三十分,心俞,肝俞,行间为主,各种昏迷,关元、支沟、肝俞、行间,各种外伤肿热痛,针阿是穴,透天凉针法。

人体急救针灸特定穴位歌诀
头面颈项部病症
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
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
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
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
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
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k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其他病症
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