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培训心得体会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临朐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培训心得体会夜很深,娃已睡,我未眠。

不想感慨这次的培训有多么的及时,有多么的必要,有多么的让人感动,有多么的收获满满......只晓得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促使着自己在寂寥的夜里紧赶慢赶地要敲击下来,以备脑容量欠缺的自己经常拿出来温习。

纯粹理论性的知识灌输已经难以满足老师们的眼球,我们所缺乏的是在理论与实践中间点燃行动的那个点,像罗老师这样既有高度,又接地气的培训才真是我所需,才能真正入脑入心,醍醐灌顶!昨天的培训很精彩,精彩到罗老师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都不想落下。

依然清楚地记住了罗老师昨天上午的培训小结——阅读教学我们要怎么做:第一步,我们要干什么?看单元导语,渗透人文主题,落实语文要素。

就一篇课文来说,是以课后习题为抓手,引导学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罗老师用真实的课例引导我们:教背诵,让学生来发现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先一句一句的背诵,再完整的背诵。

第二步,我们要选什么教,要根据课后习题,结合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

比如背诵,需要背诵哪一段;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我们来理解哪一段。

第三步:我们要导什么?阅读教学一是要导朗读,二是导词句的理解,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进行朗读。

三是导方法,可以是阅读、表达、背诵的方法,就是交给学生学会学习。

四是导思维,引导学生怎么去想,为什么,要深层次的理解课文。

五是导实践,不能只有老师问,学生答,而是帮助学生学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觉得罗老师的讲座最为精彩的是引导老师们现场备课环节,他的整个讲座不正像自己介绍的语文课堂么——帮助学生学会,而不是只有老师讲,学生听。

《鸟的天堂》备课实践第一步:干什么。

人文主题(单元导语)———四时景物皆成趣。

(每个季节的景物自有它的情趣,渗透情趣)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初步体会就是认识,认识哪一部分是静态描写,哪一部分是动态描写)这是要求我们老师要精准把握目标第二步:选什么。

(看课后题)1朗读课文。

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们快乐生活的地方。

这是正确的理解教材。

2课文分别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做这个部分需要老师们找出来哪一部分是描写傍晚“鸟的天堂”的情景,哪一部分是描写早晨的“鸟的天堂”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两次景色的特点。

我们教学的落脚点应该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上,还要指导静态描写朗读时用舒缓的语气读,动态描写用欢快的语气读。

第三步:导什么(教学流程)导入1首先板书:天堂,师:谁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天堂是什么?师借助大榕树的图片,让孩子们理解这大榕树就是鸟儿们的天堂,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篇课文,看一看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是怎么形象具体的描写这个地方的。

导入2师:四年级上册我们已经学了这篇课文,谁还记得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今天我们要从另外一个新的角度来学习。

(老课文要有新教法)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几次去了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哪些情景?分别是哪些段落?默读课文:说一说这是一株怎样的大榕树,你是通过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大: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卧;茂盛:堆;富有生命力:新的生命在颤动)(语文老师自己对课文充分理解)导朗读:现在这棵大榕树就在你的眼前,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欢快的,激动的)带着你的理解,给大家读一读。

学习早晨的大榕树的情景:热闹、百鸟争飞,百鸟齐鸣,你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指导朗读:(音乐,鸟叫的声音,此时你就站在这个大树跟前,让你在介绍这棵大树,你用什么心情来介绍?)两段合在一起:处理为什么“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桂花雨》备课实践第一步:看导语:一花一鸟总关情渗透情感语文要素: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教学流程导入:你们见过什么雨?今天学习桂花雨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说一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花香和摇桂花的快乐)重点品味描写花香的部分,画一画描写花香的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抓住重点字“浸”,说明桂花的味道迷人(教方法,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谁再来运用这种方法来说一说摇花乐的部分,看看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到了作者蕴含的情感?)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抓满头满身,使劲地摇)拓展学习:像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哪些?(都是描写了作者童年美好的回忆)训练思维:处理第三题,文字背后蕴含着什么?借桂花抒发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拓展阅读:出示阅读链接,看看在平凡的事物中蕴含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课外阅读课内化阅读单元:《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备课实践第一步:单元导语:提高阅读的速度本课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词语教学流程导入:老师带来一个奔跑速度很快的动物的视频,仔细看一看,你感受到了什么?补齐板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自由读课文,记下朗读时间,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内容?交流阅读时间汇报用时。

预设哪个同学用时少,收获多,引导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还要理解课文内容。

介绍经验,引出课后题两个小朋友的方法板书:了解特点借助关键词导时间:运用这种方法再来读一读课文,看看用了多长时间,又了解到哪些信息,你是怎么读懂文章的?(处理课后第二题) 拓展阅读,找类似文章看看学生会不会用这样的方法去读文章(注意阅读和表达方法的点拨,注意学生的实践和运用,注意课外的阅读与拓展)一上午的活动在紧张有序的学习环节指导下暂告一段落,会后听见最多的声音就是:罗老师讲的太好了,真的太好了!这样的学习其实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课堂是相通的:老师讲的是学生感兴趣的,是他们想了解的。

之所以大家都觉得罗老师讲得好,不外乎有两点:一个是罗老师本人长期从事教学一线,对于老师们的现状,课堂上的问题了如指掌,所以在解读老师们的困惑时总能够见缝插针的引入真实的案例,案例又能恰到好处的指点我们的迷惑,这就是接地气。

二是罗老师自身人格魅力,一个满头银发的长者,能在长途跋涉之后依然精神灼烁,激情满满的进行讲解,关键是这位长者不是照本宣科似的看着课件读,罗老师在第一个环节进行理论介绍之后,记忆中最少两次带领大家温习要点,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就是:不忘目标,牢记落实!而他的讲座也具体的体现了这个观点:有理论的引领,有课例的观摩,有方法的指导,更重要的是注重老师们的实践操作。

他就像一阵微雨,为久旱的小池送来一片甘露。

下午的作文教学先从分析作文教学现状开始:一是老师不会写(写作文不仅仅是写给老师看,更重要的是要和别人交流)二是缺少过程性的指导。

(作文包括审题、选材、看整体结构、表达方法运用、为什写这篇文章;用自己写下水文的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罗老师带来的作文教学视频分别从单元习作教学和习作单元教学为老师们打开教学作文的视野。

单元习作——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上课流程:导入(打开思路):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玩具、动物、植物、美食等等)(师生对话导入,围绕学生的回答板书本课的目标:是什么、什么样子、怎么得来的、为什么成为自己的心爱之物。

既是目标也是作文的评价标准)强调老师的智慧,要围绕学生的回答打开写作的思路。

尝试写片段并展示(找准学生的写作弱项)出示范文:《珍珠鸟》、《白鹭》《桂花雨》。

具体段落(让学生找到哪些词语写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小结,明示方法:通过人物对这个事物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能够表现喜爱之情)再次修改作文点评学生作文(围绕本节课的目标老评价:是什么,样子,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通过哪些语句写出了喜爱之情等等)习作单元——介绍一种事物教学流程:导入(打开思路):你最近比较感兴趣的事物是什么?(恐龙、菊花、美食。

)(师生对话导入,围绕学生的回答板书本课的目标:特点、事物的不同方面教师补充:说明方法分段介绍。

既是目标也是作文的评价标准)还是强调老师的智慧,要围绕学生的回答打开写作的思路。

尝试写片段并展示(找准学生的写作弱项)出示习作例文《鲸》,读一读例文旁边的批注,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说明方法,把鲸介绍清楚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再次修改作文点评学生作文(围绕本节课的目标老评价:事物的主要特点、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紧扣目标,落实目标满满一天的收获,无法用键盘全部敲出,只知道再纯美的干货,不吃到自己肚子里去,就永远成长不起来,还是那句话:绝知此事要躬行。

曾经只知道抱怨:换了新教材,连个教师用书都没有,我该怎么上课?今天看来,罗老师这是送了我们一生的教学参考——研读教材、把握目标、教学思路、自身研究。

静下心来,不忘目标,牢记落实,不仅仅适用于我们的课堂。

这真是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东苑小学张文静20XX年9月22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