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争做诚信好少年.

争做诚信好少年.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 的启示?
•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 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 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 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 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关于诚信的成语
一诺千金 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言出必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赤诚相待 抱诚守真 ……
教学重难点
• 1、 明白诚信的含义,在学习生活中养 成诚信的好习惯。 • 2、 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诚信给我们带来 的好处以及不诚信现象带来的危害。 • 3、 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少年? • 4、 通过活动,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养 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方法
• 课件展示、问答、讨论法、游戏
教学对象
•测试结果:选择A加一分,选择B加2分,选择C加3分。 19-24你是一个诚信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他会为你带来友 谊和成功。 14-18你基本上都能做到诚实守信,偶尔也会犯一些小错误。 8-13很遗憾,你还不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人,改正缺点,从 现在做起吧!
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
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
• 小学生高段,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对诚信有 一定的认知水平,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的 理解,因此我们这节课需要进一步加深同 学们对诚信的理解,能明白诚信的含义, 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明白 不诚信现象的危害,怎样做个诚信好少年 。
什么叫价值观?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 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简单的说就是 你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就叫价值观。
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
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 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 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 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 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 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 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 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 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 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bāo sì] ,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 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 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 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 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 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 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 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诚信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 留下清新自然 诚信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 轻吟浅唱 诚信就像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 飞,带来春光无限




谢谢观赏!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自由 平等 公平 爱国 敬业 和谐 法制 国家 社会 公民
诚信 友善
什么叫诚信?
Hale Waihona Puke • 诚信即诚实和守信,不说谎、讲信用 ,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 表里如一。
你是一个诚信的人吗?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面是一个心理的小测试,试着做一做,看看自己是不是讲 诚信的人。 1好朋友炫耀他的生日礼物我会 A很嫉妒。B默不做声。C为朋友感到高兴 2好朋友犯错误我会 A袒护他。B装不知道。C帮助他改正错误。 3拥挤的大巴上,来了一位老大爷我会 A装没有看见。B思想斗争后还是让了座位。C立刻让座, 4深夜,我独自在大马路上骑车,路口的红灯亮起我会 A径直前进。B略停一下确定没有人在继续前进。C停下等绿灯亮起再前进! 5好朋友指出错误的时我会 A很生气。B装作接受意见,但心理很不高兴。C虚心接受意见,而且很高兴。 6向同学借书我通常会 A忘还。B基本都能归还,偶尔拖延或将书弄丢。C按时归还 7很朋友约定一次旅游,临行时天气突变,这时我会 A在家里观望天气,并自我安慰,这么大的雨朋友也不会去了,B打电话给朋友不管朋友 是否出发,取消这次旅游。C风雨无阻,如约前往 8假如我是班级生物角的负责人,星期五回家后突然忘记几天没有给金鱼喂食物了,我会 A觉的问题不大,星期一早点去就行了。B打电话给传达室的张大爷请他帮忙,C赶紧回学 校给金鱼喂食,顺便给几盆花浇水!
争做诚信好少年 主题班会
龙塘小学:曹雄伟
说课内容
• 本堂课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平、 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 个字里面的诚信展开的。 •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华夏民族 最崇尚的品质,是为人处事,与人交往重 要的沟通桥梁,在生活中,在社会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今生活中存在越来越 多的不诚信现象,越来越多的欺骗行为, 因此,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能够区分社会中 的不诚信现象,明白不诚信的危害以及教 会学生如何争做诚信好少年。
教学目标
• 1、对价值观有一定认识,能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基本内容。 • 2、使学生明确“诚信”的含义,理解“诚信”对 于学生自身发展和为人处世的重要意义。 • 3、使学生崇尚“诚信”,远离虚伪、欺诈,把“ 诚信”作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 相处的基本原则。 • 4、对自身或他人的行为及社会现象的“诚信度” 具有评判能力,懂得诚实守信必须从我做起,从 现在做起,落实在日常生活实践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