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检测及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19-07-23T16:02:45.3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胡卫明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检测和控制措施展开深入研究,重点通过隧道开挖质量控制、隧道支护质量控制、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隧道塌方施工技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技术等,以此来不断提高公路隧道施工质量和水平,将质量检测和控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避免危险事故的出现。
杭州凌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4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检测和控制措施展开深入研究,重点通过隧道开挖质量控制、隧道支护质量控制、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隧道塌方施工技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技术等,以此来不断提高公路隧道施工质量和水平,将质量检测和控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避免危险事故的出现。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诸多问题经常出现,其中,隧道施工问题比较常见。
由于隧道工程施工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要想将公路施工质量提升上来,必须要注重对公路隧道施工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加强施工质量检测和控制,不断提高公路施工企业对施工工程质量的高度重视,保证施工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确保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的稳步提升。
由此可以看出,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检测和控制是至为关键的。
1 公路隧道施工的特点分析
公路施工特殊构造物的隧道,与路基和桥洞等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显著,其特点主要包括:首先,隐蔽性。
在公路隧道施工中,工程量比较大,其中,隐蔽性是重要的特点之一。
其次,差异性。
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和设计是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在隧道施工工程过程中,两者之间的的差异性比较显著,针对隧道内的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所存在的复杂性比较显著,以往的设计要结合围岩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更【1】。
再次,安全施工需求比较显著。
在公路隧道施工中,安全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整个施工面,大都处于洞内,一般来说,洞内环境的复杂性比较显著,极容易导致危险源的出现,从而使施工安全问题的变动性因素比较多。
最后,联系的紧密性。
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和环节的联系性、紧密性特点显著,这对于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具有极大的帮助。
2 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检测和控制措施
2.1 隧道开挖质量控制
对于公路隧道来说,与水工和铁路隧道之间的区别比较显著,公路隧道有着较大的断面,极容易扰动到围岩,其轮廓对围岩块体的不利增多。
而且为了与公路建筑界限的要求相符合,扁平的断面型式在公路隧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导致拱顶围堰的应力状态较为不利。
如果开挖表面的平整度不足,将会提高局部围岩的应力,并对防水层和衬砌施工造成影响,促使存水的空洞形成。
如果发生的超挖比较多,会造成出渣量和回填工程数量的增加。
在出现欠挖的情况下,会对隧道净空造成影响,或导致衬砌厚度出现减少。
在隧道开挖质量控制过程中,隧道开挖断面的尺寸,要争取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如果围岩比较松软,而且地压力比较显著,会增大围岩变形程度,所以要结合计算和实测施工数据,将变形量和支撑沉落量预留出来,以免净空不够现象的出现。
结合围岩类型,将适宜的断面开挖方法确定下来,其中,钻爆法比较常见,对于硬岩来说,要加强光面爆破法的应用,而欲裂爆破适用于软岩。
2.2 隧道支护质量控制
在隧道开挖以后,要加强支护,对围岩的变形进行控制,将荷载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并将自承能力提升上来。
现阶段,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锚喷支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围岩较差的地段,要加强钢支撑的应用。
对于锚喷支护来说,要对锚杆的加工质量、安装质量等进行严格控制,在锚杆加工质量的检验中,要高度重视锚杆材料质量检查,尤其其抗拉强度和延展性等。
而且在锚杆安装的检验过程中,要对间距、排距以及锚杆长度等进行深入分析。
2.3 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现阶段,对于隧道防水来说,需要在隧道开挖以后,对锚喷支护进行应用,以此来整平岩面,然后将复合防水层铺设上去,最后在防水夹层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对衬砌的要求,也就是对于砼来说,要将其抗渗能力充分提升上来,针对各种接缝来说,在渗漏水的关键部位【2】,在设计过程中,在各种接缝部位中,必须要加强止水带的设置,避免泄漏现象的出现。
具体来说:
首先,所采用的喷护工艺,要对初期支护砼的内空隙率进行有效控制,比如湿喷等就是不错的选择,以此来将砼的密实度提升上来,确保砼的抗渗能力充分提升上来。
初期支护砼的喷护,必须要确保高度的密实性,将漏喷现象的出现概率降至最低。
初期支护砼的及厚度和表面平整度,要与相应的设计和规范要求相符。
其次,在铺挂防水层之前,要注重统计和分析好各个渗水点位置,为防水层铺挂在这些部位的特殊处理提供便利性。
在防水层铺挂过程中,各个渗水处,环向铺设一圈PE500排水板,给予透水效果一定的保障。
防水材料的铺挂,要想确保土工布、排水板等牢固性,要加强砼钉的应用,紧贴喷射砼面进性固定,并借助专用垫片,封死钉帽和垫片等。
防水板接缝搭接要尽量高于10厘米,而且要确保粘接的牢固性和紧密性。
在砼衬砌过程中,还要做好检查工作,而且防止划破防水板。
2.4 隧道塌方施工技术
客观地质条件、人为因素等,都是隧道塌方的重要影响因素,施工人员对地质情况较不了解,没有对开挖后的监控量测进行深入分析,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针对不良地质洞段,其开挖方法较不合理,而且在开挖以后,其支护处理也出现了滞后现象。
因此,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不良地址段塌方,比如Ⅳ、Ⅴ类围岩等【3】,要加强相应的预防。
在开挖过程中,在隧道需要经过复杂地段的情况下,要确保开挖方法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将塌方现象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
一般来说,要加强大管棚、小导管的应用,并与相关分布开挖工法搭配在一起,比如双侧壁导法和CRD法等。
其次,在预防塌方过程中,强支护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洞室开挖以后,围岩的自稳时间比较固定,所以在开挖以后,要充分掌握和了解围岩情况,在围岩自稳定时间范围内,将支护工作落实到位,对围岩变形的自由发展进行有效控制,最大程度地避免塌方问题。
针对地质不良地段,要将锚喷、网喷等结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支护方法。
2.5 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技术
众所周知,隧道施工环境具有高度的恶劣性和复杂性,而且施工方法也是较为落后的,施工管理的规范性严重不足,工序的严格性也
严重缺失,极容易导致隧道衬砌厚度与相应的要求不相符,衬砌和围岩的密实度不够,导致空洞现象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质量问题。
对于钻孔检测衬砌厚度,具有一定的直观性特点,但是极容易对随带和防排水系统产生破坏作用【4】。
现阶段,一些企业对地质雷达综合测强法等,进行了应用,以此来检测已经完工的公路隧道。
在隧道施工初期阶段中,通过先进仪器的应用,进行地质综合检测,可以大大提高隧道质量控制水平。
对于地质雷达来说,可以对衬砌厚度进行严格有效的探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衬砌层背后的空洞和衬砌裂缝等问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公路隧道施工工程来说,作为重要的工程之一,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所以施工单位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将隧道施工的特点挖掘出来,加强公路隧道施工质量检测和控制,尤其对于隧道开挖质量控制、隧道支护质量控制、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隧道塌方施工技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技术等,使公路隧道施工质量得到保证,从而更好地作用于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樊磊,李士林.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2):110-111.
[2]李海涛.探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1):187-188.
[3]张瑞.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01):158-159.
[4]余渊.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09):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