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化学检验工应知识
1、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1%
2、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T 18883-2002中GB/T是指推荐性国家标准
3、实验室安全守则中规定,严格任何药品入口或接触伤口,不能用玻璃仪器代替餐具。
4、使用浓盐酸、浓硝酸,必须在通风厨中进行。
5、吸收瓶内装有许多细玻璃管或一支气泡喷管是为了加快吸收速度。
6、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为4位的是w=14.56% 。
7、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红色。
8、贮存易燃易爆,强氧化性物质时,最高温度不能高于30℃。
9、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基准试剂。
10、国家标准规定:制备的标准滴定溶液与规定浓度相对误差不得大于5% 。
11、递减法称取试样时,适合于称取易吸湿、易氧化、易与空气中CO2反应的物质
12、属于常用的灭火方法是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
13、若电器仪器着火不宜选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14、使用安瓿球称样时,先要将球泡部在火焰中微热。
15、实验室中常用的铬酸洗液是由K2CrO4和浓H2SO4两种物质配制的。
16、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8.4mL毫升。
17、制备好的试样应贮存于广口瓶中,并贴上标签。
18、配制酚酞指示剂选用的溶剂是水-乙醇。
19、使用分析天平较快停止摆动的部件是阻尼器。
20、指出下列滴定分析操作中,规范的操作是:滴定之前,用待装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三次。
21、下面有关废渣的处理错误的是有机物废渣可倒掉。
22、将称量瓶置于烘箱中干燥时,应将瓶盖横放在瓶口上。
23、某些腐蚀性化学毒物兼有强氧化性,如硝酸、硫酸、次氯酸等遇到有机物将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热,甚至起火燃烧。
24、蒸馏或回流易燃低沸点液体时操作错误的是用明火直接加热烧瓶。
25、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0.100mol/L盐酸,宜选用溴钾酚绿—甲基红作指示剂。
26、KMnO4滴定所需的介质是硫酸。
27、淀粉是一种自身指示剂。
28、用NaAc•3H2O晶体,2.0mol/LNaOH来配制PH为5.0的HAc-NaAc缓冲溶液1升,其正确的配制是将25克NaAc•3H2O放入少量水中溶解,再加入100ml 2.0mol/LHAc溶液,用水稀释1升。
29、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沉淀剂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
30、EDTA的有效浓度[Y+]与酸度有关,它随着溶液pH值增大而增大:
31、K2Cr2O7是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较为常用的基准物。
32、在碘量法中,淀粉是专属指示剂,当溶液呈蓝色时,这是游离碘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
33、在下列杂质离子存在下,以Ba2+沉淀SO42- 时,沉淀首先吸附Ba2+ 。
34.半水煤气中不被吸收不能燃烧的部分视为氮气。
35、在采样点上采集的一定量的物料,称为子样。
36、在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
37、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 应选用的光源为空心阴极灯。
38、测定pH值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
39、在气液色谱固定相中担体的作用是提供大的表面支撑固定液。
40、所谓检测器的线性范围是指检测器响应呈线性时,最大允许进样量与最小允许进样量之
比。
41、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42. 用气化法测定某固体样中含水量可选低型称量瓶。
43、企业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和产品的质量情况制订适当低于国家或行业同种产品标准的企业标准。
这种说法是错的。
44、所谓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回事。
这种说法是错的。
45、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
这种说法是错的。
46、纯水制备的方法只有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
这种说法是错的。
47、滴定管内壁不能用去污粉清洗,以免划伤内壁,影响体积准确测量。
这种说法是对的。
48、钡盐接触人的伤口也会使人中毒。
这种说法是对的。
49、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只要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就是酸,只要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碱。
这种说法是对的。
50、配制好的KMnO4溶液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保护,如果没有棕色瓶应放在避光处保存。
这种说法是对的。
51、滴定管属于量出式容量仪器。
这种说法是对的。
52、无定形沉淀要在较浓的热溶液中进行沉淀,加入沉淀剂速度适当快。
这种说法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