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管理》 第1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领域紧密联系,在资源开发、配置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应用方面实现国际分工和协作,使全球经济突破地理限制,成为一个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国际经济体系。
2、世界市场:是指世界范围内产品、资金、技术、劳务、信息等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
3、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的法律基础是传统、过去的惯例以及法院对成文法、过去判例的解释(即先例原则),所以英美法系又称为判例法或习惯法。
4、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利用内部化的能力。
5、区位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1、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B )国际分工。
A 、水平式B 、垂直式C 、横向式D 、混合式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B )的国际化。
A 、借贷资本B 、生产资本 C 、股票投资D 、债券投资3、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A ) A 、国际租赁B 、工业合作 C 、国际服务经营D 、直接投资4、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B ) A 、劳务进出口B 、直接投资 C 、合同性安排D 、证券投资5、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C)的国家利益。
A、资本输入国B、资本输出国C、资本输入输出双方国家D、第三国6、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应选择(B)。
A、技术转让B、出口贸易C、对外直接投资D、试对外投资7、在生产资本国际化阶段,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是(D)A.国际商品贸易活动B、间接投资活动C、特许经营活动D、直接投资活动8、决定企业实行市场内部化的因素也就是决定其(D)的因素。
A、物质产品市场条件B、对外间接投资C、价格优势D、对外直接投资9市场拓展型投资的决定因素是(B)。
A、较短的投资回收期或投资收益率B、东道国市场的规模和市场潜力C、较强的企业竞争力D、从东道国政府政策中获得各种优惠和补贴10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C)。
A、长期战略增长模式B、垄断优胜理论C、三优胜模式D、寡占优胜论三、多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多选或少选不得分)1、下列哪些国际化经营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ACD)。
A、劳务进出口B、直接投资C、合同性安排D、证券投资2、下列哪些活动属于合同性安排(ABCD)。
A、制造合同B、工程项目合同C、管理合同D、劳务输出合同3、下列属于政治风险的是(BD)。
A、本国化B、国有化C、当地化D、有偿征用4、从经营角度看,国际企业的主要类型有(ACD)A 、资源型B 、垂直型C 、服务型D 、制造型5、两缺口理论认为,制约发展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是(AD )。
、 A 、储蓄B 、劳动力 C 、资源D 、外汇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世界市场是由 商品市场 、 金融市场 、 劳务市场 、 技术市场 等组成的市场体系。
2、从分工和组织结构看,国际企业可分为 水平型 、 垂直型 、 混合型 等三种类型。
3、构成跨国企业垄断优势的因素有: 技术优势 、 规模经济优势 、 资金和货币优势 和组织管理优势。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当代世界经济呈现哪些基本特征?答:2.当代国际贸易呈现哪些新的特点?3.为什么说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产权的占有? 4.国际企业对本国经济有哪些正面影响? 六、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优势有哪些?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活动中的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小规模制造和密集使用劳动的制造技术优势。
第二:使用当地资源和生产当地需要的产品的优势。
第三:接近当地市场的优势。
从发展中国家近千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看,发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会有三个主要 的优势:第一:许多发展中国家已拥有或正在拥有对外直接投资所必需的经济基础。
第二:国家的大力扶持;第三:在吸引外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
2.根据国际投资周期理论,试述对外直接投资的四个阶段的特征。
P34页答:对外直接投资的规律性变化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人均GDP在400美元以下,这些国家几乎没有直接投资流出,也很少接受直接投资,净对外投资为零或较小的负数。
第二阶段年人均GNP在400—1500美元之间,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接受直接投资处于上升阶段,并开始少量对外投资,对外净直接投资为负,且负数值在增大,意味着吸收投资大于对外投资。
第三阶段年人均GNP在2000—4750美元之间,处于该阶段的国家对外净直接投资虽也为负值,但其绝对额在不断减少,这是由于接受外资减少,或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快于接受外资的速度。
第四阶段年人均GNP在2600—5600美元之间,处于该阶段的国家对外净直接投资为正值,并呈增长趋势,对外直接投资比接受的直接投资增长得更快。
《国际企业管理》第2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本国化:是指通过缩小外国企业在本国某一行业或某一企业中的所有权比例,限制进口组装生产、提高国有化程度、在外企中安排高级管理人员、增加决策影响力、提高本国雇员的比例措施等,对外企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收益产生重大影响。
2、许可证贸易: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由享有专利产品、服务技术的输出方将一定限度的生产和销售权出售给输入方,输入方支付给输出方专利权使用费。
3、国际战略联盟:是指某个企业的对象超越了国界,在世界范围内与自己发展有利的企业结成合作伙伴。
这些企业的联盟是为了资源共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实质上是以合作代替对抗,是更高形式的、更为激烈竞争的开始。
4、特许经营: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权转让方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给独立经营者,后者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
5、国际营销组合:是企业控制各种营销手段的综合。
一个企业在选定目标国市场,并完成市场定位后,就要针对目标国市场的需求和不同环境的影响把自己可以控制的各种因素相互配合起来,进行最佳组合,使其综合的发挥作用。
也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向特定的目标市场,以特定的价格、渠道和促销手段,销售特定产品的各种营销因素综合运用的总称。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日本非常注重在美国、俄国和其他邻国之间维持平衡,表明了一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明一国的(B )。
A 、经济环境B 、政治环境 C 、社会文化环境D 、技术环境 2、(D )又称为成文法。
A 、英美法系B 、判例法C、习惯法D、大陆法系3、东亚国家吸引投资最快的时期是在其经济发展的(B)。
A、起飞前夕B、起飞阶段C、成熟阶段D、高消费阶段4、21世纪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是以(B)为中心的适应关系。
A、文化信息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D、自然地理5、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是(D)的。
A、完全替代B、完全独立C、互补D、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6、实施(C)战略的投资规模小,近年来成为生物技术、半导体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弥补研发费用的有效途径。
A、产品出口B、特许经营C、许可证贸易D、并购7、生产经营空洞化是实施(C)战略所必须应对的严峻问题。
A、许可证贸易B、特许经营C、分包D、战略联盟8、采用LMV——实达联合品牌是属于(D)。
A、联合销售战略联盟B、合资企业战略联盟C、研究开发战略联盟D、制造生产战略联盟9、构成延伸产品的标志是(C)A、包装B、式样C、附加价值D、商标10、将多向发展产品和多个目标市场结合起来是(D)产品组合。
A、加深型B、有限型C、专业型D、多种经营型1、下面属于政治风险的是(AB)A、本国化B、国有化C当地化D、有偿征用、2、特许经营的优点是(ABC)。
A、不需大量资金既可很快进入国际市场B、可提高特许公司知名度C、可获可观的另外的营业基金收入D、能保持国内生产规模3、构成形式产品的标志是(BC)A、附加服务B、产品特征C、商标D、使用价值4、属于国际分销渠道的是(ABCD)A、向用户邮购B、上门推销C、通过中间商销售D、直接接受用户定单5、关于产业结构,正确的有(ACD)。
A产业结构的饱满度反映了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B产业结构高度化就是重化工业化C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与经济发展阶段的推移相适应D产业结构分析是国际企业经营的重要参考依据6、跨国购并的优点有(ABCD)。
A、可使企业更快进入目标国市场B、可迅速扩大产品种类C、有利于实现“当地化”D、能在被“吃”企业资产价值低估中获得好处7、国际战略联盟的形成应具备(AC)等条件。
A、比较优势B、市场容量C、长远合作D、资金来源8、选择何种国际产品营销策略应主要考虑(ABC)。
A、市场需要B、产品效用和功能C、产品价格D、垄断程度9、在以下情况中,最好选择间接出口类型的渠道模式(BD)A、产品技术性强。
需提供较完善的售后服务B、销售市场分散C、企业控制销售渠道的欲望较强D、企业缺乏销售经验10、国际企业战略联盟的类型有(ACD)。
A、研究开发战略联盟B、价格协议战略联盟C、合资企业战略联盟D、跨国营销战略联盟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粉)1、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指的是什么?它对国际企业经营的意义何在?答: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指的是:一、传统社会。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方式以手工为主,人们上未认识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居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劳动者的素质较差,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收入低,从而居民的购买力水平较低,对工业品的需求主要与人们的日常基本生活有关;工业化所需的基本设施尚不存在。
二、起飞前夕。
这是一个过渡阶段,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始应用,农业和工业生产、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开始建立;人力资源素质有所提高。
三、起飞阶段。
在该阶段,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生产手段趋向现代化,对机器设备等工业用品有大规模的需求;各种资源、特别市人力资源得到充分运用;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有所改善,劳动生产率上升,收入增加,生活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四、成熟阶段。
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地增长;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购买力高涨,科学则更加先进和现代化,反映在先进科技的机器设备及其体系在生产过程中得以广泛运用;企业以及整个国家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非常活跃,多方位地参与国际竞争。
五、高消费阶段。
这个时期的社会特别注重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在生产方面重视耐用品的生产及质量改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服务网络非常发达;公共设施、社会福利制度日益完善。
2、国际战略联盟的优缺点是什么?答:国际战略联盟的优点是:(1)、提升竞争力(2)、分担分险并获得规模和范围经济(3)扩张市场(4)防止竞争过度(5)挑战“大企业病”缺点:(1)、合作难度大(2)、利益平衡很难达到(3)、合作开发的技术被滥用3、许可证贸易的优缺点是什么?答:许可证贸易的优点是:第一,不必耗费大量投资即可从现有的产品或技术中获利,这一点颇为那些缺少资金和管理资源的小公司所青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