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育法律法规(205中小学通用版)
教育法律法规(205中小学通用版)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七十九条 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部 义务教育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 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 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
【真题】 1.关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构成,正确的是( ) A 财政拨款为主,其它渠道为辅 B 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赠为辅 C 自筹经费为主,财政拨款为辅 D 自筹经费为主,收缴学费为辅
教育法律法规
【大纲要求】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等。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的相关内容。
【考点分析】
本主要考核点在于 7 部法律法规。 本单元题型为选择题,共 8 道题,16 分。其中《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法》大约 2-3 题,其他法律法规 1 到 2 题。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法》等三部法律。 本单元的难点在于:一是法律法规涵盖内容较广,不易掌握。二是对法律法规具体条款的理解可能出现差异。 三是各个法律法规有重复交叉内容。容易记混。
【真题】 1.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的原则是( )。 A.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B.统筹规划,协调管理 C.统筹规划,以县为主 D.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第二章 教育基本制度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十八条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第十九条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第二十条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 第二十二条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 第二十四条 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七十五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销;有违法所得的, 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真】
1.教育行政部门取缔了一批违反国家规定、私自招收未成年学生的私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这一行政行为的法 律依据是( )。
第五十八条 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和扶持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 兴办校办产业。
【真题】 1.某公立小学为筹集更多的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兴办了一所校办工厂,该小学的做法( )。 A.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开展营利活动 B.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兴办校办产业 C.不合法,违反了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 D.不合法,违反了学校不得从事勤工俭学和社会营利服务的规定
制。
【真题】
1.下列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B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可适当收取杂费 C 义务教育实行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D 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2.我国 2006 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 筹规划实施,由( ) A 地方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B 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C 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D 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第三十七条 国家、社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 第三十八条 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 便利。 第三十九条 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为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第四十二条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 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高频考点】 1.《义务教育法》第 22 条:学校均衡发展。 2.《义务教育法》第 25 条:学校不得违规定收费,不得推销商品。 3.《义务教育法》第 27 条:对违规学生不得开除。 4.《义务教育法》第 29 条:教师不得歧视、体罚学生。 5.《教师法》第 7 条:教师的权利。 6.《教师法》第 37 条:教师处分或解聘。 7.《教师法》第 39 条:教师申诉。 6.《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30 条: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7.《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 16 条:中小学生夜不归宿处理。 8.《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 9 条:学校担责条款。 9.《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 12 条、第 13 条:学校免责条款。
第六章 教育与社会
第四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 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第七章 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
第五十三条 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 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真题】 1.学生赵某上课玩手机,手机被班主任以代为保管的名义没收,赵某多次索要未果。对此他可以采取的法律途径
是( )。 A 复议和诉讼 B 复议和仲裁 C 申诉和仲裁 D 申诉和诉讼
第四十三条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八章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六十七条 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 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二条 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 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真题】 1.国家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 )制度。 A 教师资格制度 B 教师职务制度 C 教师聘任制度 D 教育职员制度
第五章 受教育者
【真题】 1.教师王某在课堂上使用方言,而不是普通话教学,王某的教学行为( ) A 合法,只要课堂教学效果好,用哪种语言教学无所谓 B 合法,都是当地学生,用方言更易于与学生交流 C 不合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D 不合法,违反了教育应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规则
第十四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真题】 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所确定的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 A.教师培训制度 B. 教育考试制度 C.教育督导制度 D.学业证书制度
第三章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第二十五条 国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第二十八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 (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三)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七)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八)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国家保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二十九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三)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六)依法接受监督。 第三十一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兴办的校办产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部 教育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
第八条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