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知识点一览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过滤一帖、二低、三靠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
(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蒸发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蒸馏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萃取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要易于挥发。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分液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主要步骤:⑴计算⑵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振摇⑺定容⑻摇匀容量瓶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
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
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3 标准状况STP0℃和1标准大气压下4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5 摩尔质量M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6 气体摩尔体积V m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7 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8 物质的量浓度C 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C B=n B/V n B=C B×V V=n B/C B9 物质的质量 mm=M×n n=m/M M=m/n 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 V V=n×V m n=V/V m V m =V/n 11 物质的粒子数 NN=N A ×n n =N/N A N A =N/n12物质的量浓度C B 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13 溶液稀释规律C (浓)×V (浓)=C (稀)×V (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1-物质的分类 1 元素分类: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2 化合物分类: 有机物(含C )和无机物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iO 2、SO 2、CO 2、SO 3、N 2O 5、(多数为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 2O 3、CuO 、 MgO (多数为金属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Al 2O 3、ZnO不成盐氧化物NO 2、NO 、CO 、 (盐中的N 的化合价无+2、+3、C 无+2)分散系溶液(很稳定) 分散质粒子小于1nm ,透明、稳定、均一 胶体(介稳定状态) 分散质粒子1nm-100nm ,较透明、稳定、均一浊液(分悬、乳浊液)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 ,不透明、不稳定、不均一化学反应的分类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2SO 2+ O 22SO 3分解:2NaHCO 3Na 2CO 3 +CO 2↑+ H 2O置换:Cl 2 +2KI ===2KCl+I 2复分解: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2O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子反应:Cl 2+H 2O = HCl +HClO非离子反应:2Fe+3Cl22FeCl3是否有元素电子得失或偏移(有升降价)氧化还原反应:2Na+2H2O=2NaOH+H2↑非氧化还原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热量的放出或吸收放热反应:3Fe+2O2Fe3O4= 2CO 吸热反应:C+CO2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2-离子反应电解质(酸、碱、盐、水)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CO2、SO2)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碳酸的电离方程式H2CO3 H++HCO3-(弱电解质用“ ”NaHCO3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强电解质用“ = ”离子反应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所表示的式子离子反应式写法一写、二改、三删、四查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难电离的物质要保留分子式离子共存有颜色的离子MnO4-紫红、Fe3+棕黄、Fe2+浅绿、Cu2+蓝色与H+不共存(弱酸根)OH-、CO32-、SO32-、SiO32-、AlO2-、S2-、F- 等与OH-不共存(弱碱金属阳离子)H+、Fe3+、Fe2+、Fe3+、Cu2+、Al3+、Mg2+、NH4+ 等与H+和OH-都不共存HCO3-、HSO3-、HS-、等常见生成沉淀Ba2+、Ca2+与SO42-、CO32- Ag+与Cl-胶体胶体的性质(介稳定)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聚沉判断胶体最简单的方法丁达尔现象胶体提纯渗析(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Fe(OH)3胶体制备的方法取烧杯盛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1mL~2mL。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观察所得红褐色液体Fe(OH)3胶体。
Fe(OH)3胶体制备方程式FeCl3+3H2O Fe(OH)3(胶体) +3HCl胶体凝聚的条件加热、加电解质、加相反电性的胶体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3-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不一定有氧的得失)升失氧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升价)、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成氧化产物降得还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降价)、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成还原产物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才属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漂白氧化型(永久)强氧化性:HClO、Na2O2、O3、浓H2SO4、浓HNO3加合型(暂时)SO2 (使品红褪色,不能使石蕊变红后褪色)吸附型(物理)活性碳明矾溶液生成的Al(OH)3胶体水溶液氯水主要成分分子: Cl2、 H2O、 HClO离子: H+、Cl-、ClO-氨水主要成分分子:NH3 H2O NH3·H2O离子:NH4+OHˉ氯水与液氯、氨水与液氨的区别氯水、氨水属混合物、液氯与液氨属纯净物氯原子Cl与氯离子Cl-的区别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氯离子Cl-达稳定结构气体极易溶于水(喷泉)NH3(1:700)HCl (1:500) 只能用排气法收集NO2NH3HCl只能用排气法收集NO N2CO钠与水的反应现象: ①浮、②熔、③游、④咝、⑤红①钠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②水蒸气——放热;③熔化成一个小球——溶点低;④在水面上游动——生成气体;咝咝发出响声——反应剧烈;⑤变色——生成碱俗名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漂白粉主要成分:Ca(ClO)2、CaCl2,有效成分Ca(ClO)2用途Na2O2(淡黄色)用作呼吸面具,Al(OH)3和NaHCO3 (小苏打)可中和胃酸明矾用作净水剂,次氯酸HClO杀菌、消毒、永久性漂白、SO2暂时性漂白自来水常用Cl2来消毒、杀菌但产生致癌的有机氯,改用广谱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Fe2O3—红色油漆和涂料;Al2O3—耐火材料,NH3可用于氮肥、制冷剂。
晶体硅Si作半导体、太阳能电池; SiO2可作光导纤维;硅胶是常用的干燥剂及催化剂的载体。
水玻璃可做肥皂填料、木材防腐防火剂及黏胶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1-碱金属 Na (活泼)1 钠露置空气中变暗4Na+O2 = 2Na2O2 钠的燃烧2Na+O2 Na2O2 (淡黄色)3 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OH+H2↑4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5 氧化钠的化学性质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6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强氧化性)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Na2O2+SO2==Na2SO47 碳酸钠的性质Na2CO3 +CO2+ H2O=2NaHCO3Na2CO3+2HCl = 2NaCl+CO2↑+ H2O8 碳酸氢钠与酸、碱反应、不稳定性NaHCO3+ HCl = NaCl+ CO2↑+ H2ONaHCO3+ NaOH = Na2CO3 + H2O2NaHCO3 Na2CO3 +CO2↑+ H2O9 焰色反应操作步骤先要灼烧铂丝成无色,做完一种离子的鉴别后,要用盐酸洗,再灼烧至无色,再检验第二种离子。
10 钠、钾的焰色钠:黄色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2-金属铝 Al (两性)1 铝的性质(强还原性,与酸、碱反应都放H2)2Al + Fe2O3Al2O3 + 2Fe (铝热反应)2Al + 6HCl =2AlCl3 + 3H2↑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2 氧化铝的性质(两性,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Al2O3 + 6HCl =2AlCl3 + 3H2O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3 氢氧化铝的性质(两性,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Al(OH)3 + 3HCl =AlCl3 + 3H2OAl(OH)3 + NaOH = NaAlO2 +2H2O4 硫酸铝与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5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Al(OH)3Al2O3+3H2O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金属铁 Fe(变价)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2铁与硫(低价)Fe+S FeS3 铁与氯气(高价)2Fe+3Cl2 2FeCl34 红热的铁与水蒸气3Fe+4H2O(g) Fe3O4+4H2↑5 用铁湿法制铜Fe + CuSO4 = FeSO4+Cu↓6 氧化亚铁与盐酸FeO +2HCl = FeCl2 +H2O7 氧化铁与盐酸Fe2O3 +6HCl = 2 FeCl3+3H2O8 Fe(OH)3制取FeCl3+3NaOH===Fe(OH)3↓+3NaCl9 Fe(OH)2制取FeSO4 +2NaOH = Fe(OH)2↓+2H2O10 置露空气中4Fe(OH)2+O2+2H2O=4Fe(OH)311 氢氧化铁的不稳定性2Fe(OH)3 Fe2O3+3H2O12 铜与氯化铁溶液Cu+2FeCl3=CuCl2+2FeCl2(雕刻铜线路版)13 氯化亚铁中通氯气2FeCl2+Cl2=2FeCl314 三价铁遇硫氰化钾Fe3++3SCN-=Fe(SCN)3 (红色)15 赤铁矿炼铁Fe2O3 +3CO 2 Fe+3CO2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 硅的燃烧Si + O2 SiO22 制粗硅SiO2+2C Si+2CO3 制碳化硅SiO2+3C SiC+2CO4 硅与氢氧化钠Si+2NaOH+H2O==Na2SiO3+2H2↑5 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SiO2+2NaOH ==Na2SiO3+H2O6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SiO2+4HF=SiF4↑+2H2O7 硅酸钠制硅酸Na2SiO3+2HCl==H2SiO3↓+2NaClNa2SiO3+CO2+H2O===H2SiO3↓+2Na2CO38 硅酸的不稳定性H2SiO3 H2O+SiO29 制水泥的原料粘土和石灰石(CaCO3)10 制玻璃的原料纯碱、石灰石、石英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 氯气与金属(钠、铜、铁反应)2Na+Cl2 2NaCl (白烟)Cu+Cl2 CuCl2 (棕色烟)2Fe+3Cl2 2FeCl3 (棕黄色烟)2 氯气与氢气混合光照H2+Cl2 2HCl (白雾)3 氯气使有色布条褪色Cl2+H2O = HCl+HClO(HCLO有强氧化性)4 次氯酸的不稳定性2HClO 2HCl+O2↑5 氯气尾气的吸收Cl2+2NaOH = NaCl+NaClO+H2O6 漂白粉制取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7 漂白粉久置失效Ca(ClO)2+CO2+H2O = CaCO3↓+2HClO8 氯气的置换反应2Cl2+2NaBr===2NaCl+Br2Cl2 +2KI ===2KCl+I2 (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9 实验室制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10 氯离子检验Ag+ +Cl - = AgCl↓11 照相底片成像原理2AgBr 2Ag+Br2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3-硫和硫的化合物1 硫与铜的反应Cu+S Cu2S2 硫的化学性质(与铁、汞等金属和氢气、氧气等非金属的反应Fe+S FeSHg+S = HgSH2+S H2SS+O2 SO23SO2(与水反应和与O2催化氧化SO2 +H2O = H2SO34 2SO2+ O2 2SO35 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H2O = H2SO46 二氧化硫通入氯水SO2 +Cl2+2H2O = H2SO4+2HCl5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铜、碳的反应Cu+2H2SO4(浓) CuSO4+ SO2↑+H2OC+ 2H2SO4(浓) CO2↑+ 2SO2↑+2H2O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氮和氮的化合物1 工业合成氨N 2+3H 2 2NH 32 雷雨发庄稼N 2+O 2 2NO2NO+O 2=2NO 23NO 2+H 2O=2HNO 3+NO ↑3 氮的固定(固氮) 把N 2转变成氮的化合物的反应4 NO 与O 2完全溶于水4NO +3O 2+2H 2O =4HNO 3 5NO 2与O 2完全溶于水4NO 2+O 2+2H 2O =4HNO 36 铜与浓硝酸 Cu +4HN03(浓)=Cu(NO 3)2+2NO 2↑+2H 207 铜与稀硝酸 3Cu +8HN03(稀) = 3Cu(NO 3)2 +2NO ↑+4H 208 浓硝酸与碳 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9 硝酸分解: 4HNO 32H 20+ 4NO 2↑+ O 2↑10 王水的成分 浓HNO 3和浓HCl = 1:3 11 氨水的电离NH 3·H 2ONH 4++OH -12 氨与酸反应NH 3+ HCl == NH 4ClNH 3+HNO 3==NH 4NO 3 2NH 3+H 2SO 4===(NH 4)2SO 4 13 铵盐受热分解(不稳定性) NH 4ClNH 3+HCl(NH 4)2CO 32NH 3↑+H 2O +CO 2 ↑ NH 4HCO 3 NH 3↑+H 2O +CO 2 ↑ 2NH 4NO 32N 2↑+4H 2O +O 2 ↑ 14 氨气的催化氧化 4NH 3+5O 24NO +6H 2O15 实验室制氨气 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16 铵离子的检验NH 4++OH -==H 2O+NH 3↑(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