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备课单元主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组成1.平行与垂直2.画垂线3.画平行线 .画长方形4.平行四边形特征5.认识梯形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特点,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垂直与平行.平等四边形和梯形都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五年级上册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多边形面积的基础,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长文体.正方体等的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2.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究的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分类,比较,归纳等多种方式,理解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会画平行线与垂线。
2.理解底和高的概念,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1.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2.理解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五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备课人课题平行与垂直教学内容P56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第1.2.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教学难点理解不相交的含义教学准备铅笔、小棒、直尺、纸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能摆成哪些图形?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生在纸上任意画2条直线,汇报展示。
1.初次感受“同一平面”:提问:纸有几个面?你们画的2条直线都在哪一面?用手摸一摸。
揭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同一平面内的两直线的关系。
2.交流并分类并汇报分类标准。
师根据生的汇报揭示相交概念。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1、生根据直线的特征动手操作延长两条直线后再次分类,生汇报。
2、根据生的汇报明确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
(揭示课题)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
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
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二次备课(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四、课堂练习:1.做一做2.练习十第3题。
五.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备注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备课人课题画垂线教学内容P58页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2.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3.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教学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
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教学准备三角板、直尺、课件教学过程设一、复习导入“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板书课题:画垂线二、探究新知二次备课(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计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1、集体交流:你准备怎样画垂线?2. 师介绍的同时PPT演示: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3.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4.汇报展示。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1)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
强调: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
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画垂线1、生尝试独立作图。
2、汇报展示。
讨论: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1、58页“做一做”2、思考:我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呢?为什么?3、63页11题怎样修路最近呢?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四.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备注第三课时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备课人课题画平行线、画长方形教学内容画平行线教学目标1、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熟练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平行线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3.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教学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和一组平行线。
会利用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教学准备三角尺,直尺教学过一、复习导入:1、回忆一下,什么叫平行线?我们身边有平行线吗?我们怎么样才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平行二次备课(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程设计线。
板书课题:画平行线二、探究新知1.集体交流:你准确怎么画?用什么工具?2.师结合PPT演示骤步讲解:(1)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2)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平行。
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
3、生尝试独立画一组平行线,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画的是否平行。
4、小组活动: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全班汇报。
小结: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5、小组讨论: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生讨论后试画。
汇报画法并展示。
三、课堂练习:1、独立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2、利用所学的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幅图画。
四、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备注第四课时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备课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P64页、65页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底和高的意义教学难点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学准备三角尺,每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设计一、联系生活,导入新知: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看过平行四边形吗?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1、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1)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生仔细观察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还可以动手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2)平行四边形的特形: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生观察平等四边形的变化。
交流: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生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对边是否还平行。
(4)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5)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容易变形,也就是不稳定性。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二次备课(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的应用吗?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2.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高:你觉得这几个平行四边形哪一个比较高?怎么看出来的?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中的几条线哪一条是高?(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师结合PPT讲解后,学生动手试画高。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四、课堂小结: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学反思备注第五课时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备课人课题认识梯形教学内容P66页例3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教学目标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理解四边形之间的联系,能用集合圈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梯形并会画高教学难点理解四边形关系并用集合圈表示教学准备三角尺,直尺教学过程设计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出示PPT,生从中找出认识的图形。
2.揭示课题。
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梯形?二、探究新知1、认识梯形及各部分名称。
2、师出示2个不同的梯形,生仔细观察梯形的特点。
根据不同特点揭示梯形的名字。
从各种梯形中找到出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指名回答。
3、讨论: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4、生尝试独立画高,完成做一做再次强调: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
5、认识等腰梯形。
①小组研究:每组一个等腰梯形,研究它的特点。
②小组交流汇报。
③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
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
④概括。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6、各四边形的关系(1)集体交流:我们学过哪些平行四边形?都有什么特别?你知道哪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重点讨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长方形,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二次备课(方法和手段、改进意见)的从属关系。
(2)用集合圈表示四边形的关系。
三、练习巩固剪一剪。
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都是梯形。
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那么另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呢?四、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