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1.1工程概况 (2)
1.2建筑概况 (2)
1.3地下管线概况 (2)
第二章编制依据 (3)
第三章管线迁移方案 (3)
3.1地下管线位置 (3)
3.2准备工作 (3)
3.3管线开挖方法的确定 (4)
3.4管线开挖施工方案 (4)
第四章质量保护措施 (5)
4.1剥削导线绝缘层 (5)
4.2压接铜套管 (6)
4.3导线包扎 (6)
第五章安全保护措施 (7)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北京京源学校食堂及教学试验楼工程
建设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
设计单位:北京中色北方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建宇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中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地点: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10号
1.2建筑概况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4444㎡,占地面积898㎡,地下面积858㎡,地上面积3586㎡。
建筑层数:地上4层,地下1层。
建筑高度(m):绝对标高相对北侧楼低300mm, 室内外高差450mm,基底标高-5.52m。
1.3地下管线概况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工程地形图和施工现场勘察结果显示原有食堂存在地下电缆,共计8根电缆。
电缆位置在新建食堂东侧基坑内,在基坑开挖时,影响土方施工。
而且电缆位置在新建食堂结构基础外墙内,影响结构施工,并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危险。
不符合电缆敷设的规定。
所以必须将地下电缆迁移到基坑之外,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学
校原有建筑的正常用电。
第二章编制依据
北京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北京京源学校食堂及教学试验楼工程地形图;
北京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北京京源学校食堂及教学试验楼工程测量成果表;
施工现场勘察结果;
校方提供的地下管线位置;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01-26-2003;
第三章管线迁移方案
3.1地下管线位置
根据北京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北京京源学校食堂及教学试验楼工程地形图及测量成果表,校方提供的地下管线位置,施工现场勘察结果确定地下管线位置。
具体位置见详图。
3.2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
材料准备:尖头、平头铁锹、手推车、铁镐、电缆、铜管、绝缘胶带、热缩管等。
2、施工前与校方协调,首先切断地下电缆电源,确保施工安全。
3、项目管理人员给施工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保证正确、安全的施工。
3.3管线开挖方法的确定
本工程地下管线位置埋深较浅,大约在自然地坪下0.8m,而且是电力电缆。
所以此方案采用人工开挖方式进行施工。
3.4管线开挖施工方案
1、施工前,现场准确的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和埋深,并做好标记。
以便安全施工。
2、用灰线画出地下管线位置后,用铁镐破除地面上层冻土,再用尖锹进行电缆上方覆土的开挖。
清除红机砖铲除细沙后,将电缆从沟内取出。
3、设置电缆井
在基坑东侧外5m,原有绿地南、北两侧设置两个电缆井。
电缆井具体做法,见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 第17页。
根据电缆迁移后的位置,重新挖设电缆沟。
4、电缆连接
在电缆井位置将原有电缆用钢锯截断,由于电缆位置移动,原有
电缆长度不够,要更换新电缆。
两个电缆井之间用新电缆连接。
井内电缆连接方法:
(1)电缆芯线采用铜套管压接连接,用绝缘胶带做好包缠,保证绝缘良好。
(2)电缆外护套采用热缩管保护,防止水气渗入。
(3)采用兆欧表摇测电缆绝缘强度,并做好记录。
5、电缆埋设
按直埋电缆要求,重新敷设电缆。
电缆埋设:
(1)首先在沟底铺设50mm厚细沙,将电缆放在细沙上。
(2)在电缆上方铺设5mm厚细沙。
(3)加盖红机砖保护。
(4)电缆沟里回填覆土,夯实,并做好标志。
6、通电运行
电缆迁移埋设施工完成后,联系校方相关人员送电,测试电缆通电运行状态。
正常运行后,与校方办理移交手续。
第四章质量保护措施
4.1剥削导线绝缘层
不允许采用电工刀转圈剥削绝缘层,用电工刀以45°角倾斜切入
绝缘层,当初近线芯时就应停止用力,接着应使刀面的倾斜角度改为15°左右,沿着线芯表面向前头端部推出,然后把残存的绝缘层剥离线芯,用刀口插入背部以45°角削断。
4.2压接铜套管
套管压接法是运用机械冷态压接的简单原理,用相应的模具在一定压力下将套在导线两端的连接套管压在两端导线上,使导线与连接管间形成金属互相渗透,两者成为一体构成导电通路。
要保证冷压接头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影响质量的三个要点:即连接管形状、尺寸和材料;压模的形状、尺寸;导线表面氧化膜处理。
具体做法如下:先把绝缘层剥掉,清除导线氧化膜并涂以电力复合脂(使导线表面与空气隔绝,防止氧化)。
当采用圆形套管时,将要连接的芯线分别在套管的两端插入,各插到套管一半处,然后用压接钳和压模压接,压接模数和深度应与套管尺寸相对应。
套管压接要实,连接紧密,每侧不少于两刀,不得增大导线电阻并保持原有机械强度。
4.3导线包扎
首先用橡胶(或粘塑料)绝缘带从导线接头处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缠绕1 ~2个绝缘带幅宽度,再以半幅宽度重叠进行缠绕。
在包扎过程中应尽可能的收紧绝缘带。
最后在绝缘层上缠绕1~2圈后,再进行回缠。
采用橡胶绝缘带包扎时,应将其拉长2倍后再进行缠绕。
然后再用黑胶布包扎,包扎时要衔接好,以半幅宽度边压边进行缠绕,
同时在包扎过程中收紧胶布,导线接头处两端应用黑胶布封严密。
包扎后应呈枣核形。
第五章安全保护措施
5.1电缆直埋敷设施工前应先查清图纸,再开挖足够数量的样洞和样沟,摸清地下管线分布情况。
5.2为防止损伤电缆采用人工开挖。
5.3挖到电缆保护板后,应由有经验的人员在场指导,方可继续进行,以免误伤电缆。
5.4锯电缆以前,应与电缆走向图图纸核对相符,并使用专用仪器 (如感应法)确切证实电缆无电后,用接地的带绝缘柄的铁钎钉人电缆芯后,方可工作。
扶绝缘柄的人应戴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垫上。
5.5工作人员撤离电缆井后,应立即将井盖盖好,以免工人碰盖后摔跌或不慎跌入井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