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3地球的运动1(共51张PPT)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3地球的运动1(共51张PPT)


3.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 )
A.一个太阳日
B.昼夜更替的周期
C.24小时
D.23小时56分4秒
4.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 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
3.产生地方时差
1.时间早晚----东早西晚(时间数值越大,越早) 2.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3.时间与经度换算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2.昼夜长短变化 3.四季产生 4.五带
1.昼夜长短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昼渐长,夜渐短
昼长夜短 昼最长,夜最短
春分
夏至
昼短夜长 昼渐长,夜渐短
以北半球为例
昼长夜短 昼渐短,夜渐长
冬至
昼短夜长 昼最短,夜最长
秋分
赤道
昼短夜长 昼渐短,夜渐长
第三节 地球运动
一、经纬线
纬线
N
本初子午线 (穿过格林尼治天文台)
以东为东经(E) 以西为西经(W)

经线
S
0°(赤道)
以北为北纬(N) 以南为南纬(S)
第一课时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1、自转方向
侧面看
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
2.地球自转周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一周的实际时间
昼夜等长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太阳高度(角)
地面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
正午(12:00)
地面 A 日落
日出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N
S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例3
已知东十二区的区时为9月22日10:00,求西十二区区时。
已知东八区的区时为9月22日10:00,求西六区区时。
日期变更线
日期变更线
180°经线 0:00所在的经线
特殊点的时间
地方时0:00
地方时6:00 地方时12:00
练习
1. 弧ABC和弧FEC分别为 晨线和 线昏。(昏或晨) 2.A、C、F、G四点地方时分别 6:0、0 0:0、0 18、:00 3.此时北京时间为 20:00 。
1.晨线与昏线 2.昼弧与夜弧
晨线
A
A′
昼弧
夜弧
2.产生时差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移—北右南左
练习
1.下列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B )
A. ① ③ C. ② ③
B. ① ④ C. ③ ④
2.下列城市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 B)
A. 哈尔滨 B.广州 C.上海 D.北京
第二课时 地方时、区时计算和日期变更线
复习
1.下列一些自然现象,由地球自转造成 (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变化现象
C.昼夜现象
D.昼夜交替现象
2.下列城市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北京(116°E,40°N) B.纽约(74°W,40°N) C.伦敦(0°,51°N) D.悉尼(151°E,34°S)
太阳日:24时
速度
线,各地角速度相等,且为 15°/h,两极点角速度为0
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2.产生地方时差 3.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移
1.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产生的原因 (2)昼夜交替的原因
(1)图中晨昏线为
(晨或昏)线。
(2)A、B、O、N、M各点的地方时分别 为、、 、 、 。
(3) A、B、O、N、M各点线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线速度
第三课时 地球公转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一、地球公转的特点
1.方向—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2.周期
3.速度
近日点:1月初——速度较快 远日点:7月初——速度较慢 越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越快,越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越慢 日地距离越近,公转速度越快
F
1。2:00
E G
作业
1.已知北京时间为10:00,求: (1)东十一区、东五区、中时区(0时区)、西八
区的区时; (2)150°E、60°E、52°E、65°E的区时; (3)150°W、60°W、52°W、65°W的区时 (4)150°E、52°E、65°W的地方时。
2.读图回答:
2.区时
区时----是一种按全球统一的时区系统计量的时间。 时区--
2.区时
时区与中央经线的计算方法: (1)已知经度求时区: 时区数=经度÷15 余数小于7.5,商为时区 余数大于7.5,商+1 (2)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例2
已知东八区区时为12:00,求: 东五区、东十区、西二区 75°E、95°E、98°E的区时。
太阳日—24时
3.地球自转速度
各纬线长度不同导 致线速度不同
360°÷24h=15°/h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两极点线速度为0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 角速度相等,且为 15°/h,两极点角 速度为0
总结:地球运动一般特点
特点
从侧面看:自西向东 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二、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赤道 春分
秋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时间
春分-夏至 夏至-秋分 秋分-冬至 冬至-春分
太阳直射点 位置 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南半球
太阳直射点 移动方向 向北移 向南移 向南移 向北移
第四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3.北京和广州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 C)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D.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4.图中晨昏线为 昏 线。
5.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 B )
A
B
赤道
赤道
C
D
N
赤道
15°=1h 1°=4min
1.地方时
1.地方时--当地经线的时刻 (1)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2)当太阳位于头顶时,为正午12点
例1
已知A(120°E,40°N)地方时为12:00,求: B(150°E,30°N) C(90°E,40°S) D(30°W,0°) 三地的地方时。
1.画出经线分布图,确定已知点和所求点得东西位置 2.计算两地的经度差,进而得出两地的时间差 3.根据东加西减原则计算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