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1)图中曲线 a、b 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血糖升高时,下丘脑通过分泌__________(填“神经递质”或“激素”)调节胰岛 B 细胞的活动。 某糖尿病患者体检时,发现体内的胰岛素含量正常,但其体内的血糖浓度却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种糖尿病,是因为患者体内某种 T 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 T 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 B 细胞密切接 触,导致胰岛 B 细胞死亡而发病,这种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___病。患者______(填“能”或“不能”) 用定期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控制血糖。 (4)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作用途径是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范围较为____________ 等。 【答案】 (1). 胰高血糖素 (2). 胰岛素 (3). 神经递质 (4). 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上的特 异性受体结合 (5). 自身免疫 (6). 能 (7). 体液运输 (8). 广泛 【解析】 【分析】 1、人摄食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根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可判断图中曲线 a、b 分别表示胰 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胰岛素浓度的变化。
汕头市 2019 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 理科综合 生物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内膜上可进行丙酮酸的分解 B. 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是植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C. 人体细胞中的多糖主要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合成 D. 细胞膜两侧各种物质的浓度差主要通过被动运输来维持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的过程:
(1)P 点时,限制突变型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高于 P 点时,突变型水 稻的 C02 吸收速率高于野生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突变型水稻叶片中的色素含量,常用_________(试剂)提取色素,某实验小组欲通过纸层析
法分离其中的叶绿素,其分离原理是_______。若用 640-660nm 波长的红光处理水稻叶片,则叶片中 ________(填“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或“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知突变型水稻更适于生长在高温、干旱环境,原因是_____。 【答案】 (1). 光照强度 (2). 突变型固定 C02 酶的活性比野生型高 (3). 无水乙醇或丙酮 (4).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5). 叶绿素 (6). 高温干旱环境中,植物为防止水分散失,气孔关闭,导致 C02 吸收量减少,突变型水稻固 定 C02 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能利用较低浓度的 C02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表示净光合速率,在 P 点之前,野生型的净光合速率大于突变型,而光照强 度大于 P 点,突变型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 【详解】(1)P 点时,突变型未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突变型的净光合速率仍可增 加,所以 P 点时限制突变型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虽然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更低,但突变体固定 CO2 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因此当光照强度高于 P 时,突变型固定 CO2 速率更快, 对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H]的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速率。 (2)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为测定突变型水稻叶片中的色素的含量,常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由 于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的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快,反之则慢,据此 可实现色素的分离。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故用 640-660nm 波长的 红光处理水稻叶片,则叶片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 (3)由于高温干旱环境中,植物为防止水分散失,气孔关闭,导致 C02 吸收量减少,而突变型水稻固定 C02 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能利用较低浓度的 C02,所以可推知突变型水稻更适于生长在高温、干旱环境中。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 力。 8.人体血糖的相对稳定是神经系统和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 糖素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A 错误;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但不是植物细胞的能源物质,B 错误;人体细胞中的多糖为糖原,
糖原在肝脏和肌肉细胞中合成,C 正确;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逆浓
度运输的过程,细胞膜两侧各种物质的浓度差主要通过主动运输来维持,D 错误。
故选 C。
2.下列关于酶和 ATP 的说法正确的是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碱基对的替换导致基因突变进而造成血红蛋白结构的改变,使红细胞 成为弯曲的镰刀状结构,这样的红细胞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 【详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中一对碱基的替换所形成的,故基因的长度基本不变,A 错误;SCD 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B 错误;h 基因与 H 基因都是双链结构,由于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 互补配对,所以 h 基因与 H 基因中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相同,且都等于 1,C 错误;镰刀型细胞贫 血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该病的症状是红细胞呈镰刀型,所以可利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来确定是否患 病,D 正确。 故选 D。 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器官产生的一类有机物 B. 生长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基因组的表达无关 C. 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D. 植物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 1.产生: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 2、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 输,称为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3.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于新陈代谢旺盛的部分;幼根(叶)>老根(叶);分生区 >伸长区;顶芽>侧芽。 4.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等。 5.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植物激素的分泌没有专门的器官,生长素是由植物的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有机物,A 错误;生长 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B 错误;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 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 正确;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引起向光侧生长素向背 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快,使植物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该现象只能体现生长素 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D 错误。 故选 C。 6.2018 年 3 月 14 日物理学家霍金去世,他曾经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渐冻症)。有研究表明该病是
①、C6H12O6
2 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2+20[H]+能量(线粒
体基质);③、24[H]+6O2
12H2O+能量(线粒体内膜)。
2、主动运输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的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详解】有氧呼吸中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是还原氢和氧气结合形成水,
由于突变的基因导致神经元合成了某种毒蛋白,从而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最新研究发现,利用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 细胞)制作前驱细胞,然后移植给渐冻症实验鼠,能延长其寿命。下列相关描述 错.误.的是 A. 诱导 IPS 细胞分化成的多种细胞中核酸相同,蛋白质却不完全相同 B. 诱导 IPS 细胞的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C. 将控制合成破坏运动神经元的毒蛋白基因替换,可以起到良好治疗作用 D. 植入神经干细胞,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渐冻症”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基因替换是指曾在群体中一段时间内稳定的一个等位基因被另一个等位基因取代,后者由突变产生并以 基因频率增加直至在群体中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 2、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疾。 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 DNA 的一 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而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多种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核中遗传物质 DNA 不变,但 mRNA 有所差异,使翻译形成的蛋白质也不完全相同,A 错误;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分化实质是基因的程序性表 达,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种类增多,B 正确;将控制合成破坏运动神经元的毒蛋白基因替换,细胞内表达的 毒蛋白减少,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C 正确;由题干“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 细胞)制作前驱细胞,然后移植给渐冻症实验鼠,能延长其寿命”可知,植入神经干细胞,能使受损的运动 功能得到恢复,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病症,D 正确。 故选 A。 7.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 CO2 酶的活性显著高于 野生型。右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 C02 吸收速率。请据图回答:
A. 酶的合成不需要酶,ATP 的合成需要酶
B. 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C. 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需要酶但不需要 ATP
D. 农作物根细胞缺氧时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ATP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 的合成需要 ATP 合成酶的催化,酶的合成也需要酶的催化。光反应能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 ATP,暗反
应能为光反应提供 ADP 和 Pi。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详解】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TP 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