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1、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 手卫生预防感染标准操作规程3、 手套使用标准操作规程4、 紫外线消毒技术标准操作规程5、 静脉采血标准操作规程6、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操作规程7、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8、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9、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0、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11、物品灭菌失败召回标准操作规程12、环境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4、手部微生物学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5、医院感染隔离技术标准操作规程16、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17、尿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18、粪便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19、痰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20、脑脊液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21、手术切口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22、脓液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手卫生预防感染标准操作规程手卫生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洗手是指用普通或者抗菌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主要为酒精擦手液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
外科手消毒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抗菌活性。
本规程制订的“手卫生”指洗手和卫生手消毒,不包括外科手消毒。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
很多医院感染的暴发,尤其是ICU获得性感染,与不良的手卫生有关,故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手卫生指征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接触体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护理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之后;特别注明: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做为手卫生方法。
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洗手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
二、 手卫生方法1. 洗手:湿手:用水打湿双手;涂皂:取适量皂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步骤包括: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干手:用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关水龙头:如为接触式,则干手方式应为纸巾或一次性小毛巾,用纸巾或小毛巾关闭水龙头。
2. 手消毒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涂抹手的所有皮肤,揉搓方法参照洗手方法中的揉搓步骤;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取适量产品于于掌心中,并涂抹双手至所有皮肤 掌心对掌心揉搓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揉搓 手指互握,一手手指背部放于另一只手手掌中,揉搓手指拇指在掌中揉搓 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一旦干燥,你的手是安全的三、注意事项1. 对于部分酒精不能杀灭的病原体如诺如病毒等,应采用流动水洗手做为手卫生的方法;2.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尽量选用含有护肤成分的速干手消毒液;3. 不可用消毒盆浸泡做为医务人员的卫生手消毒方法;4. 应加强对护工和保洁工人的手卫生培训、教育和监督;5. 应对陪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进入病室探视患者前,和结束探视离开患者时,应洗手或用速干手液消毒进行手卫生;手套使用标准操作规程一、手套的分类(一)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1.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符合GB 7543。
2.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符合GB 10213。
(二)可重复使用手套1.橡胶耐油手套:符合AQ 6101,为接触矿物油、植物油以及脂肪族的各种溶剂时戴用的手套。
2.耐酸(碱)手套:符合AQ 6102,为接触酸碱溶液时戴用的手套。
3.浸塑手套:符合GB/T 18843,用于防水、洗涤剂、脏污及轻微机械等伤害,仅适用于清洁工等类似工种手套。
二、手套的选择应根据配戴者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材质和不同种类的手套。
(一)使用手套的基本原则应遵循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的原则;不管是否使用手套均应遵循手卫生指征。
(二)可能发生不良反应者的选用原则1.应尽量戴用由合成橡胶制成的手套,不宜戴用天然橡胶胶乳制成的手套。
2.宜选用无粉手套,不宜选用有粉手套。
(三)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与可重复使用手套的使用原则1.直接接触患者,应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
2.清洁环境或医疗设备,应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或可重复使用的手套。
3.一次性医用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四)外科手套的使用指征1.手术操作。
2.阴道分娩。
3.放射介入手术。
4.中心静脉置管。
5.全胃肠外营养和化疗药物准备。
(五)检查手套的使用指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体液明显污染的物品时,应使用检查手套。
。
1.直接接触:接触血液;接触黏膜组织和破损皮肤;有潜在高传染性、高危险性的微生物;疫情或紧急情况;静脉注射;抽血;静脉导管拔管;妇科检查;非密闭式吸痰。
2.间接接触:倾倒呕吐物;处理(清洁)器械;处理废物;清理喷溅的体液。
(六)无需使用手套的情况除接触隔离以外,不接触血液、体液或污染环境,不需要使用手套。
1.直接接触:量血压;测体温和脉搏;皮下和肌内注射;给患者洗澡和穿衣;转运患者;医治眼睛和耳朵(无分泌物);无渗血的静脉导管操作。
2.间接接触:使用电话;书写医疗文书;发放口服药物;收发患者餐具;更换被服;放置无创呼吸机和氧气插管;移动患者使用的设备。
三、戴手套与脱手套的指征(一)戴手套1.进行无菌操作之前。
2.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之前,不管是否进行无菌操作和接触破损皮肤和黏膜组织。
3.接触实施接触隔离措施的患者和患者周围区域之前。
(二)脱手套1.手套破损或疑有破损时。
2.接触血液、其他体液、破损皮肤和黏膜组织之后,操作结束之后。
3.接触每个患者和患者周围环境或污染的身体部位之后。
4.有手卫生指征时。
四、手套戴脱方法(一)戴无菌手套的方法1.打开手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开口处。
2.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
3.掀起另一只袋口,已带着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边内面,将手套戴好。
然后将手套的翻转处套在工作衣袖外面。
4.有粉手套应采用无菌方法除去表面粉末。
(二)脱手套的方法1.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2.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手套内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
3.用手捏住手套的内面丢至指定容器内。
紫外线消毒技术标准操作规程1、 适应范围:紫外线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细菌芽胞、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等各种微生物,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物体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 使用方法1物体表面消毒照射方式:最好的方法是移动式近距离照射,也可用悬吊式照射,小件物品可放置在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被消毒物品与灯管之间的距离易在1米之内,必须直接照射物品表面,表面粗糙的纸张、织物等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要收到照射。
2室内空气消毒可用直接照射法或间接照射法。
前者利用移动式或悬吊式紫外线灯直接照射,需在无人条件下实施,室内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每m3>1.5W,灯管距地面2米以内,照射时间>30min.后者利用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照射,消毒效果可靠,可在室内有人时使用,需开机30min。
3、 注意事项1)紫外线灯管的有效消毒时间为1000h ,应按时更换;2)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灯光表面清洁,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1次,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随时擦拭。
3)消毒房间内要清洁干燥,温度在20℃-40℃,相对湿度<80%,若超过此范围应延长照射时间;4)紫外线照射强度。
每半年检测一次,低于70uW/cm2者应随时更换。
消毒物品的细菌培养,每月检测一次,并张贴报告结果;5)不得使紫外线光线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6)随时记录消毒日期、照射时间、灯管使用累计时间及更换时间、消毒物品的细菌培养及结果。
静脉采血标准操作规程(一)目 的:建立静脉穿刺标准操作规程,确保静脉穿刺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二)范 围:适用于静脉穿刺。
(三)规 程:静脉穿刺是实验室试验获取血液样本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1. 静脉穿刺前准备1) 确保穿刺用托盘准备好,内容包括所有采血用具(手套、止血带 、注射器、试管、消毒液、棉签等)。
2) 所有的样本试管编号或贴上标签。
3)请患者准备。
做血液检验项目的病人,一般要求采血前禁食8--12小时,采血的前一天避免吃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避免饮酒。
4)查看检验单,查对检验单上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项目与病人是否吻合,耐心检查需要空腹血检验的项目,询问病人是否 8小时以内没有能量摄入;需要增添项目时先与出具检验申请单的医生联系。
5)洗手,带上手套,并注意常规防护。
6)在受试者的穿刺位以上约5~8厘米处。
紧紧地系上止血带,但不能太紧以至受试者不舒服, 止血带的捆绑时间不应超过1分钟。
7)嘱受试者握紧拳头,选择合适的血管:当轻压或轻拍时能感觉其回弹的静脉即为合适血管。
最常用的选择部位是血管丰富并且血管贴近皮肤表层的肘前区域。
8)消毒:以穿刺点为圆心,用蘸有碘酒的棉签由内到外螺旋型涂抹,然后用75%酒精棉签脱碘,消毒范围为直径大约3厘米,注意消毒过的地方不能重复涂抹,在 涂抹的过程中棉签必须也要同时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