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色仪

单色仪

单色仪的定标及应用
单色仪是一种常用的分光仪器,利用色散元件把复色光分解为准单色光,能输出一系列独立的、光谱区间足够窄的单色光,可用于各种光谱分析和光谱特性的研究,如测量介质的光谱透射率曲线、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响应等,应用相当广泛。

【实验目的】
1.了解棱镜单色仪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2.以汞灯的主要谱线为基准,对单色仪在可见光区进行定标;
3.掌握用单色仪测定滤光片中心波长的方法。

4. 学会测量发光二极管的波长。

【实验仪器】
小型光栅单色仪,汞灯,卤素灯,显微镜,滤光片,会聚透镜,透镜夹发光二极管
【实验原理】
单色仪是一种分光仪器,它通过色散元件的分光作用,把复色光分解成它的单色组成。

根据采用色散元件的不同,可分为棱镜单色仪和光栅单色仪两大类,其应用的光谱区很广,从紫外、可见、近红外一直到远红外。

对不同的光谱区域,一般需换用不同的棱镜或光栅。

平面光栅单色仪的工作原理是光源发出的光均匀地照亮在入射狭缝S1上,S1位于离轴抛物镜的焦面上。

光经过M1平行照射到光栅上,并经过光栅的衍射回到M1,经M1反射的光经过M2会聚到S2出射狭缝上。

由于光栅的衍射作用,从出射狭缝出来的光线为单色光。

当光栅转动时,从出射狭缝里出来的光由短波到长波依次出现。

这种光学系统称为李特洛式光学系统,见图1所示。

图1光学系统图
一般光源所辐射的光往往是由各种波长的光组成。

如果各种波长是连续变化的,那么
这类光源称为连续光源。

由于光源的光谱分布与光的物质特性有关,因此测定光源的光谱分布是研究物质内部微观结构的重要工具之一。

单色仪的基本特性是其单色性和出射单色光的强度,实验中,一般总是希望出射的单色光的光谱宽度尽量窄(即单色性尽量好)和单色光的强度尽量高。

除了平面光栅的色散率的大小外,单色仪出射光的光谱宽度的宽窄主要由缝宽,衍射和像差等因素决定,其中像差在设计调整时已尽量减小。

在正常情况下,对单色仪来说,主要是解决缝宽和色差问题。

缝宽的选择,一方面使缝宽尽可能窄,使相邻两波尽可能分开,另一方面,缝的宽度又不能太小,否则出射的单色光的强度变得太小,而无法探测到。

一般要求出射狭缝宽等于入射缝宽,本仪器出入狭缝均为两档,狭缝分别为0.15mm、0.3mm 输出的单色光谱波长,从波长鼓轮直接读取,至于缝宽究竟选择多少,则要根据光强的强弱和接收器的灵敏度来决定。

实验一单色仪的定标
单色仪出厂时,一般都附有定标曲线的数据或图表供查阅,但经过长期使用或重新装调后,数据会发生变化,需重新定标,以对原数据进行修正。

单色仪的定标是借助于波长已知的线光谱以获取对应的鼓轮读数。

为了获得较多的点,必须有一组光源。

通常采用汞灯、氢灯、钠灯、氖灯以及用铜、锌、铁做电极的弧光光源等。

本实验选用汞灯作为已知线光谱的光源,在可见光区域(400nm—760nm)进行定标。

在可见光波段,汞灯主要谱线的相对强度和波长如图2及表1所示。

表1 汞灯主要谱线波长表
颜色波长/nm 强度
紫色 *404.66
407.78
410.81
433.92
434.75
*435.84






蓝绿色 *491.60
496.03
496.03 强中中
绿色 535.41
536.51
*546.07
567.59




黄色 *576.96
579.07
585.92
589.02




橙色 607.26
612.33 弱弱
红色 623.44 中
深红色 671.62
690.72
708.19



【实验内容】
1.观察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的结构,了解缝宽的调节、读数以及狭缝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选取适当的缝宽以获取足够的强度及较好的单色性。

2.在入射狭缝前放置汞灯,为了充分利用进入单色仪的光能,光源应放置在入射准直系统(S1和M1)的光轴上。

再在光源与入射缝之间加入聚光透镜,适当选择透镜的焦距和口径,使其相对口径与仪器的相对口径匹配。

这样,可获得最大亮度的出射谱线,同时又减少了仪器内部的杂散光。

调节聚光透镜的位置,使出射狭缝呈现的谱线最明亮。

3.将低倍显微镜置于出射狭缝处,对出射狭缝进行调焦,使显微镜视场中观察到的汞谱线最清晰。

为使谱线尽量细锐并有足够的亮度,应使入射缝S1尽可能小,出射狭缝可适当大些。

根据可见光区汞灯主要谱线的波长、颜色、相对强度和谱线间距辨认谱线。

并选表1中打“*”者为定标谱线。

4.使显微镜的十字叉丝对准出射狭缝的中心位置,缓慢地转动鼓轮,直到各谱线中心
依次对准显微镜的叉丝时,分别记下鼓轮读数(L)与其所对应的波长(λ)。

为了避免回程差,应采用从紫光到红光(或相反)的过程,重复测量几次,取其平均值。

5.以光谱线波长(λ)为横坐标,鼓轮读数(L)为纵坐标画曲线,即能得到单色仪的定标曲线。

实验二用单色仪测定滤光片的中心波长
卤素灯所产生的光谱为连续光谱,我们可以用小型单色仪很容易的测出它的波长分布。

在有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各种波长的光线来完成某些特定工作和研究。

干涉滤光片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干涉滤光片是利用干涉原理只使特定光谱范围的光通过的光学薄膜。

通常由多层薄膜构成。

干涉滤光片种类繁多,用途不一,常见干涉滤光片分截止滤光片和带通滤光片两类。

截止滤光片能把光谱范围分成两个区,一个区中的光不能通过(截止区),而另一区中的光能充分通过(通带区)。

典型的截止滤光片有低通滤光片(只允许长波光通过)和高通滤光片(只允许短波光通过),它们均为多层介质膜,具有由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交替构成的周期性结构。

【实验内容】
1.观察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的结构,了解缝宽的调节、读数以及狭缝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选取适当的缝宽以获取足够的强度及较好的单色性。

2.将入射狭缝前的卤素灯灯打开,将亮度调到最大,使出射狭缝呈现的谱线最明亮。

3.将低倍显微镜置于出射狭缝处,对出射狭缝进行调焦,使显微镜视场中观察到谱线最清晰。

为使谱线尽量细锐并有足够的亮度,应使入射缝S1尽可能小,出射狭缝可适当大些。

4.使显微镜的十字叉丝对准出射狭缝的中心位置,缓慢地转动鼓轮,直到各谱线中心依次对准显微镜的叉丝时,分别记下鼓轮读数(L)的初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与其所对应的波
长( )。

5.将干涉滤光片放在单色仪前面,用单色仪测量中心波长。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对单色仪定标?怎样进行定标?
2.滤光片的作用是什么?你了解和做过的物理实验那个用到滤光片了?具体作用?
3.如何测量发光二极管的光谱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