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现状及缺陷
动产登记制度是不动产交易安全保障,是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的重要保护手段,落实不动产登记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虽然我国也建立了不动产登记制度,但是由于该制度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在不动产登记制度具体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本文就不动产登记制度现状及缺陷作了相关分析。
标签:不动产登记制度;现状;改进
引言
不动产登记制度作为我国物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财产权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不动产登记制度实质上就是物权公示,它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快速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然而,就我国现阶段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来看,依然存在些许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不动产制度的作用难以高效发挥出来。
因此,立足现状,加快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尤为重要。
1、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现状及缺陷
所谓不动产登记制度就是對全国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作用是巨大的,是落实物权法的重要体现。
虽然我国建立了不动产登记制度,但是由于不动产登记制度成立时间较晚,存在诸多问题。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有关登记办法来看,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是介于权利登记制度与托伦斯登记制度之间的一种登记制度,从登记对象来看,土地、房屋、海域等这些不动产的登记属于登记生效主义,森林、矿产等不动产的登记视阈登记对抗主义。
由于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不统一,使得其在具体执行的时候比较混乱,难以真正发挥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作用。
1.1法律的不完善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法律依据就是物权法和民法。
但是,就现行接单的物权法和民法来看,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不统一,法律内容不叫混杂,对不动产物权登记相关要求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甚至还出现法律法规相互矛盾,如物权法主要是关于不动产等级的,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和出让条例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则是关于不动产登记的行政法规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增加不动产登记难度,使得不动产登记过程中无法作答依法办事。
1.2不动产登记执行效率低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不动产登记规定:不管是国家还是省级,不动产登记工作是应由国土资源部来监督和指导,而地方的不动产登记工作应有当地政府指导
相关部门来复杂。
从这一规定来看,由于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执行主体不统一,很难不动产登记工作落实下去。
同时,在一些地方,根本没有设立不动产登记机构,普遍认为不动产登记工作属于当地政府职能,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效地协调各部门,不利于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开展。
1.3技术标准和信息未实现统一
针对不动产登记工作,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测、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的“四统一”是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重要目标。
但是就目前来看,许多地方的不动产登记工作却没有按照“四统一”要求来进行,而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不动产登记工作相关信息得不到共享和流动,国家制度的有关不动产登记制度的规范不能有效地传递下去,进而增加了不动产登记工作难度。
1.4不动产登记制度公信力不高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公信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动产登记工作中的信息安全,就我国当前实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看,与不动产登记制度公信力方面的法律法规明显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推定权力正当性的制度;二是没有明确的制度确保买受人的利益,由于不动产登记制度公信力不足,就会损害买受人的财产。
2、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策略
2.1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相关法律法规
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高效开展有赖于法律法规的完善,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才能有效减少不动产登记工作中的阻力,提高不动产登记效率。
首先,在物权法中,针对不动产登记工作,统一不动产登记规范、模式,完善不动产登记流程和程序,严格按照相关程度及要求来登记;其次,要完善与不动产登记制度胚胎的法规制度,为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齐全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从而促进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高效开展[1]。
2.2明确不动产登记职责
不动产登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能关系到国家利益,同时也关系到人们的利益。
为了促进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高效开展,有关部门应将不动产登记的职责明确落实下去,国土资源部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开展。
同时,在地方,要设立专门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负责地方不动产登记工作,从而保障地方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高效开展。
2.3完善不动产技术规程及登记标准
不动产登记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为了提高全国各地不动产登记工作效率
和质量,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不动产技术规程及登记标准。
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平台,明确不动产登记项目及条约,严格按照相关规程来进行登记和操作,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的信息化操作;其次加大先进技术的应用,如GIS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构建完整的不动产登记管理系统,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共享和流通。
2.4建立有效的不动产登记审查机制
针对不动产登记制度公信力缺失问题,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有效的不动产登记审查制度,通过有效地审查,检查不动产登记信息是否真实、不动产登记工作是否符合规范,从而避免不合理的行为发生,更好地维护买受人的合法权益。
在不动产登记审查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审查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立场去开展审查工作[2]。
同时,有关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不动产登记的审查提供法律保障。
3、结语
综上,不动产登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目前来看,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存在着法律不完善、公信力不高、执行效率不高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就必须加以完善和改进,促进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乐才.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不足与建议探析[J].中国市场,2017(11):187-188.
[2]朱珍华.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以交易成本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5(06):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