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初探
本学期在学校数学教研组“数学作业分层方式的研究”大课题带领下,我在自己所任教的三年级2班尝试分层作业初探,现将自己的感悟、困惑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班级情况分析,及学生分层。
在实施“分层式”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前,根据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细致了解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我思考了分层的三个标准。
A基础组: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发展组: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C提高组: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态度端正、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按此,三2班的32名同学(女13人,男19人)被分为了3组。
A基础组:共5人,其中女生1人(新从外校转来,知识断档,智力正常,学习态度较差,且在外上托管寄宿班,无家人管教),4名男生(1人智商66,1人70,1人车祸后脑部受重创,1人为外地生源无家人照顾)。
这些学生基础、智力比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非常吃力。
平时做作业速度慢,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别人10分钟的随堂测试,他们1节课都完不成。
经常不能完成作业和练习,即使完成质量也很低,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丧失学习的自信,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
C提高组:共16人,其中女生7人,男生9人。
他们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课堂上完成作业的速度非常快,可是教师为了统一进度,常常导致这些学生往往无事可干。
B发展组:共11人,其中女生5人,男生6人。
这些同学学习努力,肯于练习,但需要比别人多好几倍的练习才能巩固新学的知识点。
二、分层作业设计
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北师大版三上数学知识点中,第六单元的除法即: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是每届三年级学生接受、学习的一个难点,他们总是用第一章的口算除法来解决这类数学问题,这就为除法的竖式计算讲解、书写完整的计算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针对此情况,我首先明确了各层次同学在这类计算学习中的目标,要求A 层同学掌握计算顺序、步骤,熟练计算方法;B层同学要熟练计算,且有一定的计算速度和计算量;C层同学计算A层作业要做到绝对熟练、正确,同时必须参与拓展题的思考与解答,以培养这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实施如下:例如多位数中含有0,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课堂练习,我分层做了如下课堂练习设计:(10min完成)
A:(1)306÷3 (2)705÷5 (3)420÷2 (4)840÷6
B:(1)306÷3 (2)705÷5 (3)420÷2 (4)840÷6
(5)900÷3 (6)602÷3
C:(1)306÷3 (2)705÷5 (3)420÷2 (4)840÷6
(5)900÷3 (6)602÷3 (7)100÷8
10min后孩子们的反馈如下:
(PPT展示学生的书写纸)
三、分层作业学生反馈分析
1、A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较充分的解决了A组习题,并且脸上洋溢着
笑容,也有了空余时间和周边同学讨论自己计算中的心得和困难。
分层作业,让原本还应处于绞尽脑汁钻研计算的A组同学,轻松的解脱了出来,并且还能更深入的和同学探讨自己是如何计算的,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
2、B组同学也在规定时间内,较充分的解决了B组习题,但现在正处于思考中,不知老师课上未讲到的(5)(6)两道十位、个位连续商0的题目是否正确,并和已做完的周边同学们一同讨论自己的做法。
这样,A组同学看着写出的过程说想法;C组同学肯定B组同学的正确计算或纠正他们的出错环节。
A、B、C三组同学处于最优的学习氛围中,互相促进。
3、C组同学也在规定的时间内,较充分的完成了C组题目。
他们此时只纠结于第(7)题,商写的位置是否正确,计算的过程是否未丢环节,余数该写在哪儿?是不是这个余数。
此时可以提醒同学们一起用验算的方法,帮他们验证所得的结果。
之后教师再对第(7)题加深讲解。
让C组同学先掌握此类计算,让其他组同学意识到有这种计算,并经过练习掌握。
通过分层课堂练习,总体情况看,首先解决了学生们的吃饱问题,没有空等着玩儿的学生,也没有苦皱眉头怎么也做不完的学生,因此,许多同学都提高了学习兴趣,不是机械的在应付课堂学习。
第二、从完成的质量来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每组同学大部分都全对,仅有个别同学出错,但都能在做完后和同学讨论中自己改正。
第三、意外的收获了,学生们自行讨论,解决,研究的良好学习氛围,这是以前课堂中从未有过的学习环节。
于是,我不敢相信,分层作业能有这么好的效果?我就在三年级1班开始了对比实验。
三1班的学生情况不同之处在于两级分化比2班严重,C类A类生较多,B类生很少。
我用同样的方式讲解本课,并一样在下课前10min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这次全部是C类7道题目,可效果完全不同。
三1班练习开始没3分钟,池,汪几个A类学生开始浮动,小声说话,注意力已脱离练习,开始停笔乱摸。
接着,在我巡视课堂时,好几名同学回头或下位子探看别人怎么写的,并出声询问,这样打扰了C类生的思考。
最后,许多同学下课时没能做完练习题,做出第(7)题且正确的只有王敏益等3名C组同学。
并且班中情况混乱,有抄袭的,还有停下不写的,同学间也没能就个人的计算过程中的困难互相讨论,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致使许多同学需要下课后再来补习所学知识。
可见,分层作业真的有布置它的必要性,它能提升学生做的兴趣,收获较高的完成量和正确率。
但此课后我也有很多疑惑,其中最大的是:多位数所有的竖式计算方法在考试中都是会被检测到的,特别考试时考A组题的几率很低,考C 组题的几率很高,如果让A组学生从一开始就慢下来,掉了队,以后跟上的机会就更难了,我们虽然用分层的方式满足了A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考试的不分层会导致他们接受分层教育的同时,考试时输得更惨,这会对孩子产生更大的打击。
同时家长也会质疑老师,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平时作业做得挺好的,几乎次次全对,可考试时却不能过关。
我想请各位老师帮我思考这个疑惑,期待着您更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