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题策略(习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题策略(习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题策略(二)
1. 为了解某小区居民的日用电情况,居住在该小区的一名同学
随机抽查了15户家庭的日用电量,结果如下表: 日用电量(单位:度)
5 6 7 8 10 户数
2
5
4
3
1
关于这15户家庭的日用电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众数是6度
B .平均数是6.8度
C .极差是5度
D .中位数是6度
2. 下列图形中只有一个是二次函数y =ax 2+bx +a 2-1(b >0)的图
象,根据该图象可判断a 的值为【 】
x
y
O
-11x
y O
-1
1
-1
O
y
x
x
y O -1
A .
15
2
-+ B .-1 C .15
2
-- D .1
3. 如图,一根长5米的竹杆AB 斜立于墙AC 的右侧,底端B 与
墙角C 的距离为3米,当竹杆顶端A 下滑x 米时,底端B 便随之向右滑行y 米,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1O y
x
2
423
1
1
O y x
2423
1
A B
1O
y x
2
4
23
1
1
O y x
2
4
231
C D
C B
A
4. 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AC =30°,AB =2,D
是AB 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连接CD ,过点D 作CD 的垂线,交射线CA 于点E .设AD =x ,CE =y ,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E D C
B
A
A .
x
y
O 1
21
B .
1
21O
y
x
C .
1
21O
y
x
D .
1
21
O
y
x
5. 若函数y =x 2-2x +b 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三个交点,则b 的取值
范围是【 】 A .b <1且b ≠0 B .b >1 C .0<b <1
D .b <1
6. 如图,在△ABC 中,AB =AC =5,BC =6,D ,E 分别是AB ,
AC 的中点,F ,G 为BC 上的两点,且FG =3,线段DG ,EF 相交于点O ,当线段FG 在线段BC 上移动时,△FGO 的面积与四边形ADOE 的面积之和恒为定值,这个定值是【 】 A .15
B .12
C .9
D .6
O G
F
E D
C
B
A
7. 如图,直线l 1:y =x +1与y 轴交于点A ,与直线l 2:11
22
y x =+
交于点P (-1,0).动点C 从点A 出发,先沿平行于x 轴的方
向运动,到达直线l 2上的点B 1处后,改为垂直于x 轴的方向运动,到达直线l 1上的点A 1处后,再沿平行于x 轴的方向运动,到达直线l 2上的点B 2处后,又改为垂直于x 轴的方向运动,到达直线l 1上的点A 2处后,仍沿平行于x 轴的方向运动,…,照此规律运动,动点C 依次经过点B 1,A 1,B 2,A 2,B 3,A 3,…,B n ,A n ,则当动点C 到达点A n 处时,运动的总路径长为【 】 A .n 2
B .2n -1
C .2n -1+1
D .2n +1-2
l 2
l 1
y
x
P
O B 3
B 2
B 1
A 2
A 1A y x
O
C
B
A
第7题图 第8题图
8. 如图,已知△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0,2),B (1,0),C (2,
1),若二次函数y =x 2+bx +1的图象与阴影部分(含边界)一定有公共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2
B .b <-2
C .b ≥-2
D .b >-2
9. 某校九年级(2)班的10名团员在一次献爱心捐款活动中,
捐款情况如下(单位:元):10,8,12,15,10,12,11,9,13,10,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众数是10.5 B .方差是3.8 C .极差是8
D .中位数是10
10. 已知a ,b 为实数,则解集可以为-2<x <2的不等式组是【 】
A .11ax bx >⎧⎨>⎩
B .11ax bx >⎧⎨<⎩
C .11ax bx <⎧⎨>⎩
D .11
ax bx <⎧⎨<⎩
11. 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的一点,连接AC ,
过点C 作直线CD ⊥AB 交AB 于点D ,E 是OB 上的一点,直线CE 与⊙O 交于点F ,连接AF 交直线CD 于点G .若AC =22,则AG ·AF 的值是【 】 A .10
B .12
C .8
D .16
O G
F
E
D C
B
A
12. 已知点P (a ,b )是反比例函数1
y x
=
图象上异于点(-1,-1)的一个动点,则
1111a b
+=++【 】 A .2 B .1 C .32 D .1
2
13. 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记为第1个等边三角形,取其各边
的三等分点,顺次连接得到一个正六边形,记为第1个正六边形,取这个正六边形不相邻的三边中点,顺次连接又得到一个等边三角形,记为第2个等边三角形,取其各边的三等分点,顺次连接又得到一个正六边形,记为第2个正六边形(如图)…,按此方式依次操作,则第6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
A .511()32a ⨯
B .511()23a ⨯
C .611()32a ⨯
D .611()23a ⨯
14. 如图,矩形ABCD 中,AB =3,BC =5,点P 是BC 边上的一个
动点(点P 与点B ,C 都不重合),现将△PCD 沿直线PD 折叠,使点C 落到点F 处;过点P 作∠BPF 的平分线交AB 于点E .设BP =x ,BE =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P
F
E D
C
B
A
A .5
O
y x
B .x y
O
5
C .x
y
O
5
D .x
y
O
5
【参考答案】
1. D
2. D
3. A
4. B
5. A
6. D
7. D
8. C
9. B
10.D
11.C
12.B
13.A
14.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