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案例分析题目真题及答案

2014年案例分析题目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20分)某实验室正在为一项计量标准装置制定期间核查方案。

该计量标准装置开展一种单值实物量具的校准,预计年前工作量6000件,每件出具一份证书。

实验室制定的期间核查方案规定:每校准500件进行一次期间核查:如发现计量标准装置超差,需对上一次期间核查以来使用该计量标准装置校准出具的校准证书进行复查。

经测试,一次期间核查相当于校准一件实物量具的工作量,对一份证书进行复查,相当于校准两件实物量具的工作量。

问题:1.期间核查方案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2.给出在期间核查超差时,应采取的措施。

3.期间核查结果未出现异常时,估算此方案每年给试验室增加的工作量。

4.期间核查发现计量标准超差,估算此方案导致增加工作量。

5.简述期间核查的作用.答:1.对每项核查对象制定的核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选用的核查标准;(2)核查点;(3)核查程序;(4)核查频次;(5)核查记录的方式;(6)核查结论的判定原则;(7)发现问题时可能采取的措施以及核查时的其他要求等.2.如果期间核查超差时,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即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的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立即停用标准器,经维修后送上级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应对上一次期间核查以来使用该计量标准装置校准出具的校准证书进行复查,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再次发生这样的情况.3.期间核查结果未出现异常时,此方案每所给试验室增加的工作量为6000/500=12件.4.期间核查发现异常时,假设这一年中有n件实物量具的证书需要复查,所以此方案每所给试验室增加的工作量为6000/500+n*500*2=(1000n+12)件的工作量.5.期间核查可以保持测量仪器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如果发现超差现象,可及进采取纠正措施,需要复查的证书数量不会太多,如果核查时发现有可能超差的趋势,可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避免质量风险.另外,期间核查还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校准间隔提供依据或参考.第二题(20分)A、B、C仪器均为多量值实物量具,都有相应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根据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用A仪器作为主标准器建立的计量标准可以检定B仪器,用B仪器作为主标准器建立的计量标准可以检定C仪器。

鉴于C仪器在某县应用广泛,该县计量所申请建立相应的本县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以下是该计量标准考核过程的部分记录。

(1)书面审查考评员发现:①计量标准名称为“C仪器标准装置”②计量标准的技术指标用最大允许误差表示;③稳定性符合判据是“稳定性小于计量标准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④用比对法进行检定结果验证,验证公式为在∣y lab-y平均∣≤U lab。

⑤配备的B仪器测量范围为(0~200),而开展的检定对象C仪器的测量范围有(0~100)、(0~200)和(0~500)等三种规格;⑥提供的原始记录中友两个数据栏空白;⑦提供的模拟证书均为校准证书。

检定员解释:①该计量标准主要用于检定C仪器,固命名为“C仪器标准装置”;②计量标准仅由B仪器组成,且检定中用其实际值,所以采用最大允许误差来表示计量标准的技术指标;③计量标准在使用中加修正值使用,故以“稳定性小于计量标准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作为稳定性符合判据;④因传递法验证检定结果成本过高,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比较法更适用;⑤配备的B仪器确实不能检定(0~500)规格。

计划先建标,在资金到位,配备了新仪器后,再正式开展全范围检定工作;⑥原始记录中数据栏空白的两个项目,其中一项为首次检定项目,后续检定可不检定,所以未检;而另一项目由于未配备相应检定仪器,所以未检;⑦考虑到有项目未检,所以出具了校准证书。

(2)现场考察评考员:试验室温度怎么测?检定员:隔壁试验室有一支玻璃温度计,由于检定规程对环境温度要求较低,为(20±5)℃,所以试验室均未安装空调,隔壁和这间温度都一样的。

问题:1.该县计量所应该向哪一级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该计量标准考核?为什么?2.结合检定员的解释,考评员应如何判断发现的7个问题是否符合《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说明原因。

3.实验室环境和监视方法是否满足考核规范要求?说明原因。

答:1.依据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县计量所应向上一级,即市级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计量标准考核,以实现计量标准的溯源性.2.(1)依据JJ1022<<计量标准命名规范>>,以被检或被校计量器具或参量名称作为命名标识,命名为:被检或被校计量器具或参量名称+检定或校准装置,本题中C仪器检定装置.(2)依据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可测多种参量的计量标准,应给出每种参数的不确度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技术指标应明确给出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小分度值等其它必要的数据.(3)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即不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该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k=2或U95),本题中加修正值使用,所以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该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k=2或U95).(4)传递比较法具有溯源性,而比对法则并不具有溯源性,因此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原则上应采用传递比较法,只有在不可能采用传递比较法的情况下才允许采用比对法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本题中应改为使用传递比较法进行验证.(5)测量范围没有标明单位,另外B仪器的测量范围没有包括0~500,,所以要先配备新仪器后,再建标.(6)原始记录必须包含足够的信息,不必要检的项目,需划”/”,未配备相应的检定仪器,则不能开展此项目的检定.(7)必须出具检定证书,不能出具校准证书.3.不满足考核规范的要求.温度,温度等环境条件应当满足JJF1069的要求,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置必要的设施和监控设备,并对温湿度等参数进行监测,记录.第三题(20分)某企业为提高测量准确度,利用表1中的设备自制了电阻器测量装置,装置的电路图见图1,其中标准电阻器Rs与被测电阻器Rx的标称值相同,导线电阻及开关K接触电阻可忽略。

表1 测量设备图1电阻器测量装置原理图被测电阻器Rx电阻值的测量方法如下:第一步:将开关K置S1位置,电阻表T与标准电阻器Rs接通,电阻表测得值为Rs i。

第二步:将开关K置S2位置,电阻表T与被测电阻器Rx接通,电阻表测得值为Rx i。

为评定该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任选一只被测电阻器按上述方法进行测量。

重复测量10次,测得值见表2。

表2 测得值问题:1.根据表2数椐给出该电阻器Rx阻值的最佳估计值。

2.评定该电阻器Rx阻值最佳估计值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k=2)。

3.为提高测量速度,实际测量时只做第一步和第二步各一次,评定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k=2)。

答:根据题干,建立数学模型:()=X TX TS S TX TS S R R R R R R R --=-+其中:TX R 为使用电阻表测量被检电阻的示值 TS R 为使用电阻表测量标准电阻的示值 S R 为标准电阻的电阻值 1. 灵敏系数11TXx R c R ∂==∂,21TS x R c R ∂==-∂,31S xR c R ∂==∂ 2. 使用电阻表测量被检电阻的示值1u 的评定分析1u 的不确定度来源有三,其一由重复测量得到 1.1u ,其二为电阻表分辨力得到 1.2u ,第三为电阻表自身测量误差得到 1.3u 。

1.1u 通过十次连续测量求其标准偏差0.0047s =k Ω,故1.10.0015u ==k Ω电阻表的分辨力为0.01 k Ω,故 1.20.290.010.0029u =⨯=k Ω 两者取其较大者,较小者舍去。

由于电阻表量成为19.99 k Ω,最大允许误差为±0.1%(引用误差),且为均匀分布。

故 1.30.116u ==k Ω。

1.2u 与 1.3u相互独立,故10.116u ==k Ω 3.使用电阻表测量标准电阻的示值2u 的评定分析2u 的不确定度来源有三,其一由重复测量得到 2.1u ,其二由电阻表分辨力得到 2.2u ,其三由电阻表自身测量误差得到 2.3u 。

2.1u 通过十次连续测量求其标准偏差0s =k Ω,故 1.10u ==k Ω电阻表的分辨力为0.01 k Ω,故 2.20.290.010.0029u =⨯=k Ω 两者取其较大者,较小者舍去。

由于电阻表量成为19.99 k Ω,最大允许误差为±0.1%(引用误差),且为均匀分布。

故2.30.116u ==k Ω。

2.2u 与 2.3u 相互独立,故20.116u ==k Ω4.标准电阻的电阻值3u 的评定由题干得知,标准电阻阻值为10.00 k Ω,最大允许误差为:±0.01%(相对误差),且其为均匀分布。

故30.00058u ==k Ω 5.合成不确定度c u 的评定由于1u 和2u 所对应的电阻值都是由同一块电阻表测得,故1u 和2u 强相关,故有1211220u c u c u +=⨯+⨯=所以0.00058c u ==k Ω 6.扩展不确定度0.0012c U k u =⨯=k Ω,0.0012100%0.012%9.98rel U =⨯= 故该被测电阻X R 的最佳估计值相对扩展不确定度0.012%,2rel U k ==第四题(20分)2013年某区域性计量测试中心组织了A和B两项计量比对,比对数据如下表问题:1.在A比对中,计算以这四个实验室数据确定的参考值及其标准不确定度.2.在B比对中,主导实验室和参比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互不相关,传递标准在比对环节引入的不确定度忽略不计。

(1)用格拉布斯准则判别这7个实验室的测得值是否有异常值.注:G(0.05,8)=2.032 G (0.05,7)=1.938 G (0.05,6)=1.822(2) 计算以这7个实验室数据确定的参考值及其标准不确定度. (3) 用归一化偏差法评价LAB5的比对结果. 答:1.Y r =∑∑221iiiu ux =22222222003.01006.01005.01002.01002.0366.0002.0370.0002.0369.0002.0368.0++++++=0.368 U r =∑211iu =9.4288881=0.00152=0.0022.当参与参考值计算的各实验室量值的不确定度接近时,可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参考值.Y r =(0.868+0.869+0.872+0.870+0.868+0.867+0.866)/7=0.869,其中0.872有可能是异常值,s =1)(12--∑=n x x ni i=0.002002.0869.0872.0-=1.5<G(0.05,7).所以没有异常值. 3.E n =005.0869.0872.0-=0.8<1,在合理预期范围内,比对结果可以接受.第五题(20分)材料一: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物理公式:1功⎰=ba x d F W .cos .θ其中F 为力,x 为位移(长度),θ为力和位移的夹角2力22dtxd m F =,其中m 为质量,t 为时间3当电压V 、电流I 恒定时,电流所做的功VIt W = 4 电阻IV R =材料二:在现行的国际单位制(SI )中,电流I 的单位安培(A )是一个基本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