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课件教材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课件教材
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1、术语定义
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风险评估是全面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过程。包括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是企业全面认识其生产运营过程风险的一个有效过程,是对生 产过
程安健环风险实施有效控制的基础。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培训教材
目录
一、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及意义
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内容介绍
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四、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大家: 1. 掌握体系建设概念,基本构成和运行模式 2. 掌握体系的作用,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和运行体系 3. 掌握体系各项管理办法,能够切实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4. 了解体系运行工作和要求,掌握该抓好哪些体系工作,
推进体系有效运行。 5. 掌握危险源辨识方法,能够将危险源辨识应用到每一项
工作任务中 6. 能够熟练应用本安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系统平台为安全
生产提供以第一资料 7. 全面提升各级管理人员对本安体系的认识,切实有力的
搞好安全
一、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及意义
(一)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1. 建国以来,我国煤炭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十分严峻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共同立项,联合国内6家 研究单位进行本安体系课题研究。经过6年实 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煤矿本安管理体系, 在集团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已经发挥了重要 作用。
一、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及意义
去年集团公司全面建成了其它板块的本
安体系。并在生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 础上,提出 “经济本质安全体系”和 “政治本质安全体系”,形成了确保神华 安全发展的全面的本安体系。
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内容介绍
2.基本原理 1) 海因里希法则
要想消除大事故,就要从未遂抓起.。
要想实现本质安全,必须“重心下降、
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控制,
抓好小事故和未遂的防范与治理。
1 29 300 1000
死亡
人身伤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内容介绍
2)事故损失冰山理论
事故导致的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通常,事故直接损失较小,而间接损失较大,是
直接损失的1~50倍。如同冰山一样,隐含在水面以下。
人们常常只看到冰山顶上的直接损失,而看不到水
面下的间接损失,没有看到小的安全投入将带来极大 的安全回报。
因此,本质安全管理必须加大安全投入,去实现安全的经济效益。
确定哪些因素是危险源,需要一定的科学依据,因此,在危险源辨识前,需要广
泛搜集相关的资料,并根据需要进行科学地筛选,作为辨识的依据。一般地,需 要搜集以下几方面的资料: (1)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要求。比如:《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 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等。 (2)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 (3)本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 (4)煤矿事故发生机理。 (5)其他相关资料。比如:最新颁布的标准、条例、要求等。
任何一个人都不得不面临以下的风险: • 自然伤害(风雨雷电、野兽昆虫) • 疾病 • 工业伤害 • 交通意外 • 工余伤害
2、一切事故均可避免 只要认识到风险,并实施有效的控制,事故可以避免。
3、所有风险均可控制 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消除,但一切风险均可施加影响和控制。
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百万吨 死亡率 5.86 5.07
5 4.17 3.1 2.81 2.04
根据“最新统计显示,尽管我国年度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但 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煤矿死亡总人数的70%左右。”。
通过对近年煤矿事故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可以发现煤矿事故的总死亡人数在 逐年下降,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也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但零星事故造 成的死亡人数依然居高不下。
123倍
2007年3758人
37人
101倍
2008年3215人
52人
62倍
2009年2630人
34人
77倍
一、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及意义
3. 影响煤矿安全的客观和主观因素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a) 客观因素
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开采 条件较美、英、澳、印等 国家相比,差异较大,适 合露天开采的储量仅占总 储量的7%。
是企业管理系统建立的基础,是管理目标制定、管理策划的依 据,
也是安健环管理得以持续改进的动力。
能够使企业清楚作业环境、设备设施、作业行为中存在的风险
,有利于作业环境改善、设备设施维护、作业行为规范。
通过全员参与风险评估能够提高员工风险意识。
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3、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形式
持续风险评估
目的:是辨别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危害,以便处理重大风险。 结果:在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基础上,对风险的紧急处理。为基于问题风险评估 提供反馈信息。
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4、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人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辨识 机器设备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辨识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辨识 管理制度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辨识;
通过这几年的探索,我们深刻的认识 到:
只要抓好重大系统性危险源管控,就能
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只要将岗位风险控制措施执行到位,就
能防止零打碎敲的事故发生。
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内容介绍
(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术语定义
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 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指设计、建设、生产、改
2. 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安 全水平差距较大
进入90年代后,世界主要产煤 先进国家已很少发生一次3人 以上的重大事故。
目前,美、英、德、澳等国已 基本消灭重大死亡事故,澳大 利亚每生产1亿吨煤的事故死 亡人数仅1人。
一、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及意义
2. 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安全 水平差距较大
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一、风险管理 是指企业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有效地控
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佳安全生 产保 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对于企业而言,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的实质就是风险管理
1、风险无处不在
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四类风险
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 位,安全监管相对薄弱。
一、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及意义
结合国内外现状,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煤
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实现煤矿生产的本质安 全,必须建立一套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只有 这样才能遏制矿难频发,解决当前安全管理 的突出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2005年由神华集团公司与
以美国为例: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
,美国每年有数千人死于煤矿事故。近 年来,每年煤矿死亡人数约30人左右。 目前全美国年产商品煤10亿多吨,平均 人年产煤近万吨。但百万吨死亡率仅为 0.03左右。
2003年,美国与职业相关的事故共造成
5559名雇员死亡。其中矿山采矿业死亡 人数仅有56人,约占全美国职业事故死 亡人数的1%。 2003年美国煤矿生产死 亡人数仅占其职业事故死亡人数的0.4% 。
建国以来,我国煤炭行业死亡人数超过23万人, 每亿吨死亡人数在600人。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 量的40%,但死亡人数占全球煤矿的70%。百万吨 死亡率始终在1以上。
2000—2006七年期间煤矿事故夺去了四万多人的 生命,制造了四万多个家庭悲剧,为国家和社会 造成了巨大损失。
按照风险评估开展形式不同,将风险评估分为: 正式风险评估 非正式风险评估
正式风险评估
对时间、方法和程序有明确规定的风险评估过程。通常是在 有计划、有组织、有统一标准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并形成记录, 参与人员广泛。 正式风险评估表现形式:
定期全面风险评估;项目前期风险评估;工作前风险评估; 班组日常风险评估等。
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小煤 窑众多。
行业总体装备水平落后, 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 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b) 主观因素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的方针没有落实到位。 管 理工作没有前瞻性,缺少风险 预控的管理意识。 安全第一没 有真正落到实处。 安全培训不 到位。
长期以来,煤矿企业一直没有 找到真正切实可行的安全解决 方案。
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内容介绍
(三)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风险预控管理
1
辅助管理 5
组织保障管理
2
生产系统安 全要素管理
4
3 人员不安全行 为控制管理
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内容介绍
风险预控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危险源管理标准及措施、风险预警等内 容; 组织保障管理主要包括:组织建设、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文件(记录)管 理和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等内容; 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主要包括:人员准入、员工培训、员工规范、员工 考核等内容; 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主要包括:采掘管理、机电管理、“一通三防”管理、 运输管理、地测管理、防治水管理、爆破管理、压气管理、手工工具管理、 计量器具管理、登高管理、起重管理等内容; 辅助管理主要包括:煤矿准入、消防救护、应急与事故管理、职业健康管理、 环境保护管理和承包商管理等内容。
风险评估是一个结构化的、可重复的和可审核的过程。它有以下三种主要类型:基 准风险评估 ; 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 ; 持续风险评估
基准风险评估
目的: 确定工作场所的现有风险概况,以便决定风险评估项目的重点区域和项目 结果:形成一套风险概述,用于对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活动进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