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各级安全管理部门
对本单位安全工作负综合管理和监 督责任
4 本安管理体系基本理念
(3) 属地管理
涵义:即对属地内的管理对象按标准和要求进行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
➢ 属地广义上是指主要领导的管理范围、副职的分管领域、职能部门的业务领域、基层 单位和员工的生产作业区域。
➢ 属地管理的重点是生产作业现场的每一个员工对自己属地区域内人员(包括自己、同 事、承包商和访客)的行为安全、设备设施的完好、作业过程的安全、工作环境的整 洁负责(人、事、物、环)。
如何落实属地管理
落实属地管理职责、权限(人、事、物、环)
属地管理的职责是岗位职责的一部分: ➢ 严格遵守本岗位规定及工作程序; ➢ 签发权限范围内作业许可证并进行条件确认; ➢ 对作业风险进行识别、评价 ,对安全环保隐患实施整改和监控; ➢ 对进入属地的人员进行风险告知; ➢ 承包方及其他相关方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监管; ➢ 对管辖区域的设备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设施完好; ➢ 对隐患、事故及时合理处置和报告,对区域内不安全行为进行制止; ➢ 监控所辖区域的工作环境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2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基本知识介绍
可编辑课件
1 本安管理体系运作模式
做什么
承诺、方针
如何做
职责、权限、风险评价 文件化、制定措施

按规定做
按规定实施

做好了吗
评价实施的效果
要做的更好
可编辑课件
持续改进 管理模式:PDCA
1 本安管理体系运作模式
螺旋持续上升的模型
AP
CD




AP

CD
本质安全 管理体系培训
可编辑课件
1 本质安全管理概述


2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介绍
3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讲解
可编辑课件
1
本质安全管理概述
可编辑课件
1
背景介绍
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从原 始生存的粗放生产方式转向了走可 持续发展之路,如何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既保护自然,也保护人类自身。改善生产、劳 动条件——呼唤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规范管理、承担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关注 的焦点。
可编辑课件
2 本安管理体系的特点
写你应做的 做你所写的 证明你所做的
规范性 强制性 追溯性
可编辑课件
系统性
全组织、全过程管理
自律性
自我完善、自我改进
兼容性
不同管理体系标准相互兼容
3 本安管理体系核心思想
关口前移、主动预防 责任归位、各负其责 全员参与、风险防控 规范运行、持续改进
可编辑课件
4 本安管理体系基本理念
可编辑课件
4 本安管理体系基本理念
如何落实属地管理
明确属地主管(属地的直接管理者): 应将对所辖区域的管理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做到现场所属的每一片区域、每一台设备 (设施)、每个工(器)具、每一块绿地、闲置地等在任何时间均有人负责管理,可在 基层现场设立标示牌,标明属地主管和管理职责。
可编辑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4 本安管理体系基本理念完

领导重实

任 体 属地管理
业务保安

领导层 职能部门
基层单位和员工
可编辑课件
4 本安管理体系基本理念
(1) 领导重实
企业各级领导通过以身作则的良好个人安全行为,使员工真 正感知到安全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的示范性、感 悟到自身做好安全的必要性。
➢ 既闻其声,又见其人 ➢ 清晰的传递其安全信念 ➢ 给员工展示积极的安全态度 ➢ 以身作则,安全榜样 ➢ 渗透到整个组织 ➢ 影响所有员工 ➢ 让所有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可编辑课件
4 本安管理体系基本理念
现场设立属地管理标识牌
XX属地管理标识牌
属属地地名称
XX区域
设备设施
设备名称
属地 主管
工艺维护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XX X X X X X X X X
➢ 属地管理使员工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履行,是传统岗位责任制的继承和延伸。
可编辑课件
如何落实属地管理
划分属地范围
属地的划分主要以工作区域为主,以岗位为依据,把工作区域、设 备设施及工器具细划到具体某个人身上。
属地划分原则
➢ 根据工作区域划分,主要对象是基层人员。 ➢ 按照装置/设备划分,主要对象是直接作业(使用)人员。 ➢ 根据职能权限划分,主要对象是各级管理人员。 ➢ 按照主雇关系划分,主要包括承包商施工项目
4 本安管理体系基本理念
(2) 业务保安
涵义:落实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对所承担工作的安全管理职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 组织谁负责、谁执行谁负责”。
各级主要负责人
对安全管理全面负责
业务保 安责任
各级机关职能部门
对本部门分管的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 作负直线责任
可编辑课件
分管领导
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H安全管理工作 直接负责
可编辑课件
3 本质安全管理的内涵
人员的本质安全
要求员工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较强的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安全素质,不 论在何时、何地、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杜绝人为 失误,实现人员的本质安全。
设备的本质安全
一方面是对机器设备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要求,要求机器设备具有故障检测和安 全防护功能,安全可靠性高;另一方面是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机器设备正常运转 不存在安全隐患,达到本质安全管理标准。
可编辑课件
3 本质安全管理的内涵
环境的本质安全
生产环境应符合安全规程和标准的要求,且作业环境整洁卫生。
设备的本质安全
管理体系科学、简洁、完善、高效。做到每一条已知的风险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予以 削减、控制和监督,确保管理无漏洞。
可编辑课件
4 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
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 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 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 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 质安全,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杜绝各类 生产事故发生的本质安全目标。
世界安全工作的发展过程:
60年代以前
70年代以后
80年代末之后
工艺、装备不断完善
注重人的行为研究
可编辑课件
体系产生和发展
2 本质安全管理的概念
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全 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 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 实现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 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