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acc级配设计最佳油石比

沥青acc级配设计最佳油石比

习题二:1、广东省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为三层式结构,中面层结构为AC-20C,设计要求为:设计空隙率VV(%)为3~6、稳定度(kN)为:不小于8,流值(mm)为:—4,矿料间隙率V M A(%)为:不小于,饱和度V F A(%)为:65—75。

所用材料如下:AH-70普通沥青,相对密度为,所用矿料筛分结果及AC-20C级配范围见表1,矿料密度见表2。

马歇尔体积参数见表3,试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AC-20C级配设计并确定最佳油石比。

表1 矿料级配
表2 矿料密度
AC-20马歇尔最佳沥青用量试验结果表-3
1、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确定
在组成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选定后,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料间的级配组成,沥青混合料由于集料的级配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组成结构。

根据对代表性集料筛分结果,拟定矿料的配合比为1#:2#:3#:矿粉=43:26::。

根据代表性集料筛分结果,合成级配如表3.
表3 AC-20C级配各档料比例及合成级配
图1 AC-20C级配曲线图
2、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双永高速公路沥青下面层AC-20C级配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

每组沥青混合料按照《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的要求,估计最佳油石比为中值,以%间隔变化油石比,配置5种不同的油石比成型试件,分别在规定的试验温度及试验时间内用马歇尔仪测定稳定度和流值,同时计算空隙率、饱和度及矿料间隙率,然后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的方法确定最佳油石比。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计算。

根据已确定的各档矿料比例、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沥青相对密度γb(25℃/25℃),等,根据公式:
(1) ωx=(1/γsb-1/γsa)*100=(1/)*100=
(2) C=ωωx+=
(3) γse=C*γsa+(1-C)*γsb =
(4) γti =(100+Pai)/(100/γse+Pai/γb)
计算可得不同油石比对应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如下表:
表4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马歇尔击实
根据已确定的合成级配配制合成矿料,并按规程JTJ052-2000试验方法拌制混合料进行马歇尔击实,用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分别以油石比%,%,%,%,%成型马歇尔试件(双面各击实75次),击实后的试件冷却至室温脱模,测定其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其结果表6:
表5沥青混合料试验指标
、绘制VMA、VFA、密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与油石比关系如图:
图2 密度与油用量关系
图3 稳定度与油石比关系图
图4 空隙率与油石比关系
图5 流值与油石比关系图
图6 矿料间隙率与油石比关系图
图7 饱和度与油石比关系图
稳定度
空隙率
流值饱和度矿料间隙率 共同范围
、根据其关系图,得到如下数据:
根据试验结果,因密度无最大峰值,故OAC1取目标空隙率%时所对应的油用量为%。

再从图可得OACmin = %,OACmax=%。

则OAC2=(OACmin+OACmax )/2=%,即此目标配合比最佳油用量OAC=(OAC1+OAC2)/2=%,即最佳油石比为OAC=%
故我部确定其最佳油石比为%,即最佳沥青用量为%。

并对该油石比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如下表:
、检验最佳油石比时的粉胶比
γse=C*γsa+(1-C)*γsb =
Pba= *100=%
Pbe= Pbe==
FB在之间
符合要求
、有效沥青膜厚度
SA=kg
DA=**10=μm
3、配合比的设计检验
水稳定性试验
对混合料进行水稳定性试验,进行浸水马歇尔实验时,试件分两组,每组6个试件。

一组在60℃水浴中保养后测其马歇尔稳定度S1;另一组在60℃水浴中恒温保养48h后测其马歇尔稳定度S2;计算残留稳定度S0= S2/ S1×100%。

试验结果如下表10。

表10 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
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见上表为% ,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