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活动方案制定、实施与评价》试题
一、运动计划的基本要素包括什么?
1、运动目的
在制定运动计划之前,首先应当明确运动目的。
2、运动频率
指每日及每周锻炼的次数。
一般每日只需锻炼一次,每周锻炼3~4次,即隔日锻炼一次。
3、运动强度
在有氧运动中,运动强度取决于走或跑的速度、蹬车的功率、爬山时的坡度等。
在力量和柔韧性练习中,运动强度取决于给予助力或阻力的负荷重量。
运动强度制订得是否恰当,关系到锻炼的效果及锻炼者的安全。
4、运动时间
在耐力处方中,应规定有氧运动应当持续的时间。
力量处方和柔韧性处方中,则需要规定完成每个动作所需要的时间。
5、运动类型
即锻炼时应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为提高全身耐力,多选择有氧训练;肢体功能的锻炼,可采用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功能练习等。
二、制定运动计划应遵循什么原则?
1、因人而异原则
根据锻炼者的具体情况,符合其客观条件及要求。
2、有效原则
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使锻炼者的体适能水平和健康状况有改善。
3、安全原则
保证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
4、全面性原则
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应注意维持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平衡。
三、如何安排一次训练?
1、准备活动(一般时间为8~15分钟)
①做好心理上的运动准备②体温升高增加肌肉柔韧性③增加关节液的分泌减少关节摩擦④逐渐提高心率减少心脏压力。
2、基本部分
运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达到运动目的的主要途径。
3、整理活动(5 ~8分钟左右)
使身体机能由激烈的运动状态逐渐恢复到安静的状态。
其作用是使人体激烈的肌肉活动逐渐得到松弛,心血管和呼吸系
统的机能活动逐渐缓解,减轻疲劳程度,促进体力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