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慈善法》发颁布后慈善组织基金会与普通基金会对比研究

《慈善法》发颁布后慈善组织基金会与普通基金会对比研究

《慈善法》发颁布后慈善组织基金会与普通基金会对比研

经咨询上海市社团管理局工作人员,目前非慈善组织基金会及慈善组织基金会均可申请设立,但建议申请为慈善组织基金会,《慈善法》颁布后,新设的基金会绝大多数均申请为慈善组织基金会。

一、适用法律法规
非慈善组织基金会适用《基金会管理条例》。

慈善组织基金会适用《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

二、税收优惠
根据《慈善法》第四十六条,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可以由委托人确定其信赖的慈善组织或者信托公司担任。

可见慈善组织基金会具有担任慈善信托受托人的资质,而根据目前规定,非慈善组织基金会不能成为慈善信托受托人。

五、公开募捐
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公募基金会分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和地方性公募基金会。

公募基金会相较非公募基金会有如下特殊要求:
1、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
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

2、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由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登记管理工作。

3、公募基金会组织募捐,应当向社会公布募得资金后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
的详细使用计划。

4、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
的70%。

根据《慈善法》,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

依法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

慈善组织符合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的条件的,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不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并书面说明理由。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公开募捐的基金会和社会团体,由民政部门直接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

故具有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的慈善组织基金会可从事公开募捐。

六、信息公开
慈善组织基金会除符合《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外,还需符合《慈善法》的规定。

七、示范章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