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透考法实战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透考法实战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一、选择题[2020山西吕梁阶段性测试]位温指干空气块被绝热膨胀或压缩到标准压强后的温度。

空气块受热时位温升高,空气块放热时位温降低。

在对流层内,位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下图表示1979—2013年7—8月20°N—30°N、30°N—40°N和40°N—50°N三个纬度范围内对流层顶平均位温的经度变化。

读图完成1—3题。

1.同一纬度范围内对流层顶平均位温经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分布D.洋流2.据图可知,下列地区对流层顶最高的是()A.青藏高原B.恒河平原C.巴西高原D.墨西哥湾3.①地对流层顶平均位温高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海拔高C.距海近D.冰雪多[2020山东统考]赤峰市气象局研究人员为研究本市降水的空间差异,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了赤峰市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下图)。

据此完成4—5题。

赤峰市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4.图中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能是()A.149 mmB.239 mmC.321 mmD.351 mm5.造成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C.大气环流D.地形[2020江西南昌摸底]某气旋在欧洲大陆自西向东匀速移动,气旋中心经过巴黎。

下图示意气旋中心经过前后,巴黎气压变化情况,此期间巴黎仅在7日出现降水现象。

据此完成6—8题。

6.对该气旋移动方向影响最大的气压带或风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低纬信风带D.中纬西风带7.受该气旋影响,巴黎4日的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8.7日巴黎出现降水的原因是()A.温度较高B.湿度较大C.出现上升气流D.出现较大风力[2020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气象谚语凝聚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明显的地域性。

某地理研学团队通过记录我国北方某县天气实况(下表示意部分摘取记录),开展气象谚语“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验证实践。

据此完成9—11题。

月份前期天气大雾时间雾之后天气11—13日晴14日早晨14日白天降水117—19日晴20日早晨20—22日降水1—21月23—28日晴1月29日—2月1日2月3—5日降水726—30日雨31日早晨31日白天晴好9.该县1月主要受()A.冷高压影响B.锋面气旋影响C.副高影响D.中纬西风影响10.该谚语中前后两次“雾”的出现分别预示当地大气()A.云层消散水汽减少B.水汽增加云层消散C.水汽减少云层增厚D.云层增厚水汽增加11.当地预测雾后天气,失准率较高的地区最可能是()A.弃耕荒地B.平原公路C.居民社区D.大型水库二、非选择题(共36分)1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每年12月份“望加锡海参捕捞者”从望加锡出发到澳大利亚北部沿海进行海参捕捞、加工,于次年7月份向北回到望加锡;然后海参通过华商被输送到中国厦门,19世纪上半期通过这一航线输送到中国的海参占当时中国进口海参总量的1/4;直至20世纪初澳大利亚政府禁止“望加锡海参捕捞者”在这片海域的一切采捕活动才结束。

据记载,1792年“望加锡海参捕捞者”船队满载海参返航时在图中甲地附近遭遇恶劣天气而损失惨重。

材料二下图为当时中澳海参捕捞、贸易路线图,下表为望加锡和乙地多年平均降水资料统计表(单位:mm)。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望加锡7345333912351276648153283273549乙地20424326918137104 1.341655161(1)描述望加锡和乙地的降水特点差异并分析原因。

(8分)(2)根据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分析“望加锡海参捕捞者”前往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进行海参捕捞的时间与航线的合理性。

(4分)(3)根据材料分析,望加锡远洋海参捕捞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6分)(4)指出“望加锡海参捕捞者”返航途中在甲地会遭遇的气象灾害,分析该灾害的形成过程。

(6分)13.(12分)下图为某地地面风预报示意图,其中A、B为两个气象站,根据天气形势预报,未来12小时图中气旋将向东北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即B站在12小时后处于气旋的后部,相当于原来A站所处的位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天气系统所在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和判断依据。

(4分)(2)若未来12小时内该气旋各部位强度变化不大,试描述B站锋面过境前后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4分)(3)假设该气旋强度不变,当该气旋由陆地移到同纬度海面上时,试分析风速和风向会发生哪些改变。

(4分)一、选择题[2020广东佛山一中期中]日光温室大棚一般有砖墙、土墙和拱棚三种不同类型。

砖墙、土墙日光温室采用钢架或竹木结构,顶部蒙上塑料薄膜;拱棚日光温室全由塑料薄膜蒙在钢制支架或竹木支架上构成,没有任何不透光的墙。

我国某地农业科研工作者于某年11月1日至12月1日开展观测试验,绘出砖墙、土墙、拱棚日光温室内和温室外晴天时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中,表示拱棚日光温室内气温的是()A.①B.②C.③D.④2.该地在11月1日到12月1日晴天时()A.温室外昼夜温差最大B.砖墙、土墙日光温室内气温变化差异显著C.拱棚日光温室内气温始终高于温室外D.白天拱棚日光温室内升温最快[2020山东统考]一个地区的风受局地风与背景风的共同影响。

某气象研究团队选取河北崇礼山区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两个冬季的气象观测资料,探究了山谷风的日变化特征。

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日期,山风一般自22时起,至次日7时结束;谷风一般自10时起,至16时结束。

据此完成3—4题。

3.有利于观测到较强山谷风的天气条件是()A.背景风较弱的晴天B.背景风较弱的阴天C.背景风较强的晴天D.背景风较强的阴天4.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日期,影响崇礼山区山风与谷风时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背景风速B.植被覆盖率C.昼夜长短D.山坡坡度[2020山东青岛期中]在北半球中纬度锋面气旋发展的后期,若冷锋赶上暖锋,则东侧的暖锋向西、向南伸展,最后呈螺旋状环绕在气旋中心四周,形成类似于“暖心”的结构。

这一过程被称为暖锋后弯卷入过程。

下图示意冬季某时刻大西洋某区域300米高度气温与气旋中心。

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范围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最大差值可能是()A.9.9 ℃B.12.9 ℃C.13.9 ℃D.14.9 ℃6.甲地短时间内迎来的天气变化是()A.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B.风力减弱,降水增多,气温下降C.风力加强,降水减少,气温升高D.风力减弱,降水减少,气温下降[2020河北廊坊联考]萨吾尔山东西横跨中哈两国,是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中部的过渡段。

下图示意1977年萨吾尔山不同坡度冰川面积及1977—2017年萨吾尔山不同坡度冰川面积退缩率。

据此完成7—8题。

7.1977—2017年,萨吾尔山()A.坡度在0°—5°的冰川退缩面积最大B.不同坡度冰川退缩率相差小C.冰川退缩率大致随坡度增加而增加D.部分坡度冰川面积有所增加8.从长期来看,萨吾尔山冰川面积的变化可能会()A.增加塔里木盆地的水源供给B.增加准噶尔盆地的干旱程度C.减少周边地区沙尘天气的发生概率D.带动山麓地带的农业发展[2020黑龙江牡丹江一高开学考试]下图为某典型地理现象产生时的视频截图,图中破碎编织袋处于快速旋转上升中。

该现象的产生与地形地势、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

据此完成9—11题。

9.该现象产生的条件可能是()A.丘陵地区B.日出时C.夏季D.阴天10.对图中破碎编织袋运动状态的分析,正确的是()A.旋涡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破碎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B.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破碎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C.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破碎编织袋顺时针旋转上升D.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散—破碎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下沉11.如果这一现象在足够大的尺度上发生,将会造成()A.大面积的干旱B.阴雨连绵C.低温冻害D.暴雨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雾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冰晶由空气中水汽凝华而成。

冰雾是辐射冷却雾,气温日变化直接影响冰雾的日变化。

当相对湿度在55%—65%时,日落后降温,就会出现冰雾。

低于-40 ℃的气温出现越早,冰雾出现也越早,但不是每次气温低于-40 ℃时都会出现冰雾,如有降雪、风力较大时不会形成。

冰雾出现后一般不会间断,日落后出现越早,持续时间越长。

日出后稀薄的冰雾容易消散,但气温在-45 ℃以下出现强浓雾时,冰晶长得很大,即使太阳升起,冰雾也不会立即消散,直到冰晶体自然降落才趋于消散。

(注:空气中含水量一定时,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低。

)下图是我国某地某季节冰雾日变化图。

(1)根据材料说出冰雾的形成条件。

(6分)(2)分析冰雾在一天中14—20时占比较少的原因。

(6分)(3)分析冰雾发生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

(6分)(4)推测我国最容易出现冰雾的省级行政区和月份。

(4分)13.[2019云南昆明模拟,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常伴随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具有影响范围小、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是天气预报的难点。

冰雹发生与特定的天气条件有关,还与地形的复杂程度有关。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冰雹是该区域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该区域5月冰雹日数最多,且以小冰雹(直径小于5毫米)为主。

冰雹粒径与水汽含量、积雨云云层厚度有关。

下图是冰雹形成的示意图。

(1)据图中信息,概括冰雹的形成条件。

(6分)(2)解释川西高原5月冰雹多发的原因。

(8分)(3)简析川西高原冰雹以小冰雹为主的原因。

(4分)(4)说明冰雹始终是天气预报难点的理由。

(6分)一、选择题[2020山西太原定时训练]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天气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此时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向为偏南风且风力较大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图中锋面属于暖锋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二诊]黑炭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其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扩散,会对冰川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下图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冰雪中黑炭含量(单位为10-9μg/m3)分布图。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虚线圈内形成高含量黑炭带的主要原因是()A.油气资源开发B.交通运输发展C.牲畜粪便焚烧D.工厂废气排放4.青藏高原东南部空气中黑炭含量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主要原因是夏季该地()A.太阳辐射强,有利于黑炭的分解B.西风势力强,利于污染物的扩散C.气温高,利于大气中的黑炭自燃D.降水多,利于黑炭随降水沉降到地面5.冰雪表层的黑炭会对冰川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其对太阳辐射()A.吸收作用强,会加速冰雪消融B.吸收作用弱,会加速冰雪累积C.反射作用强,会加速冰雪消融D.反射作用弱,会加速冰雪累积[2020辽宁师大附中测试]露天冷巷(图a)是指传统聚落中建筑之间的高墙窄巷,广泛分布于我国岭南、皖南、江浙等地区,是当地人们适应高温环境的建筑智慧结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