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美国运通国际旅游公司美国运通国际旅游公司简介美国运通旅行社是美国最大的旅行社,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旅行社。
该旅行社于1850年在美国的纽约州包法罗市建立,起初经营货物、贵重物品和现金的快递业务。
1882年,美国运通公司推出自己的汇票,并且立即获得成功。
1891年,美国运通公司推出第一张旅行支票。
美国运通公司以其良好的信誉为其所发行的旅行支票作担保,并且保证接受这种支票的人不会蒙受任何损失。
假如支票被盗或是支票上的签名被人仿冒,美国运通公司保证承担损失。
公司不靠发行旅行支票的手续费营利,而是靠每年数十亿美元的浮存进行投资。
同年,美国运通公司建立欧洲部,并于1895年在巴黎建立了第一家分公司,随后又先后在伦敦、利物浦、南开普敦、汉堡、不来梅等城市建立了分公司。
很快,美国运通公司的办事处和分公司遍布整个欧洲。
在旅游市场巨大发展潜力的诱惑下,美国运通公司于1915年设立了旅行部。
1916年,旅行部组织了很大旅游团,其中包括分别前往远东地区和阿拉斯加的旅游客轮和前往尼亚加拉大瀑布和加拿大的包价旅游团。
1922年,美国运通公司开始经营通过巴拿马运河的环球客轮旅游。
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美国运通公司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国内旅游业务计划,公司创办著名的乘火车前往美国西部地区旅游的“旗帜旅行团”,项目包括交通、住宿、游览观光、和餐饮等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运通公司获得了巨大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行和金融集团。
除了旅行部和旅行支票部之外,美国运通公司还设有银行部、投资部、和保险部。
另外,美国运通公司发行的信用卡还是国际上使用的主要信用卡之一。
PEST分析:1、P(Political System):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各州政府以及旅游城市政府等都十分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联邦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和扶持旅游业发展。
1995年,还专门召开了研究旅游工作的白宫会议。
由国会批准的免签政策(VWP),使美国入境旅游者的68%由此获益,美国也从这些免签证的旅游者身上获得了全部国际旅游收入的60%。
享有此项优惠政府的国家有27个,来自于这些国家的游客赴美旅游或商务可以在90天内免签证手续。
2、E(Economic):美国的旅游收入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05年达到1300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产生34亿美元、每小时1.48亿美元、每分钟240万美元,每秒钟40万美元。
其中国际旅游收入达930亿美元,国际旅游人数达4940万人次,而每年美国人出国旅游消费也有890亿美元,旅游顺差40亿美元,出境国际旅游人数达2700多万人次。
每年给联邦、州、市各级政府上交的税收达1000多亿美元,如果没有旅游对税收的贡献,美国每个家庭要多负担924美元的税收。
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730万人,占全美非农就业人数的1/8,每年旅游业员工的工资额达1630亿美元。
3、S(Social):美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其幅员辽阔,地貌多彩多姿,气象万千,是集森林、湿地、湖泊、河流、草原、沙漠、高山、火山、峡谷、冰雪、海洋于一体的国家,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美国还有现代化的大都会,现代的科学和文化,现代的生活方式,加上快捷方便的海、陆、空交通服务。
旅游活动深入社会每一个阶层,真正成为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一部分,旅游使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生存环境,更加尊重文化的异同,更加珍惜旅游的经历,发挥着重要的教育职能,每年在美国的各类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内有大量的义工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劳动。
4、T(Technological):旅游业是典型的“跨空间”行业,对电子商务及伴随的电子支付和结算有较大需求。
旅游业电子商务分两个层面:一是B2C(企业/网站对消费者)电子商务;二是B2B(同业之间业务往来)电子商务。
随着使用信用卡人数的增多和旅游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青睐网上预订和信用卡旅游信贷的消费方式。
SWOT分析:1、S(strength):1).旅行支票的诞生。
美国运通公司于1981 年首先发明并发行了美国运通旅行支票, 这是一种专门为旅行者而设计的支付工具. 它的优点是安全、方便和经济。
2).率先使用网络技术。
1995 年运通公司意识到传统运作方式的弊端, 发现了电子商务的优势, 便率先开辟了网上业务, 成功成为利用电子商务进行服务的先驱。
而1996 年运通公司又与微软合作, 研发了AEITravel—美国运通互动旅行(American Express Interactive Travel)的网上预订系统, 由传统的旅游商向新型e 旅游商进行转换。
3).服务具有特色。
运通公司尊重客户需求, 在利用AEITravel 系统的基础上, 充分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各种特色服务。
这其中包括: 签证和护照计划工具、座位计划工具、旅行指南、常用旅行模板, 并且建立了顾客档案,方便地记录下了客户的独特要求和偏好等等。
运通公司在客户经营管理上又分出了三个客户群, 按照不同客户群采取不用的管理服务方式, 包括个人家政理财服务、小实业群( 员工数100 名以内) 的财务与资金管理、企业级的投资与全面经营规划。
对三者均以“提供世界范围的信用卡、金融、旅行服务, 全面帮助个人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为宗旨。
4).营销服务相结合。
运通公司在开发了网络技术之后, 以网络营销为基础, 进行全面、综合、个体化的服务。
利用网络使得营销成本大大减少, 形成了低廉的成本优势。
但是在服务上以细致全面的服务为特色, 加之各种针对小企业, 还利用网站提供各种咨询服务等。
5).敏感的创新嗅觉。
运通公司在服务和新技术方面保持着较高的创新性。
无论是早期的旅游支票还是率先利用网络都走在了其他公司的前端。
而对于新事物的利用上也毫不逊色, 引入了语音识别、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方法和智能卡等, 使得服务更加完善。
2、W(weakness):细分市场过于单一,是运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和品种丰富多样,创意灵活的信用卡相比,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美国运通卡的特许经营权仅限于绿卡、金卡和白金卡三种(都是签帐卡),基本上都是面对高端持卡人的。
3、O(opportunity):其信用卡产品——Optima(即通常所称的运显卡),拥有优厚的奖励计划和服务项目及便利,使消费者更乐意选择运通的产品。
除了Optima之外,运通还推出了诸多针对不同层次客户的中低端产品,如打折卡、低利卡、免费卡等。
甚至还有一种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信用卡,这种制作精美的塑料保值卡,面值从25美元到100美元不等。
学生们可以用它在校园里给家里打电话,在咖啡馆进餐,在书店买书,甚至能在宿舍洗衣房里洗衣物。
4、T(threat):其信用卡产品——Optima较其他产品属低级产品,如此的低端产品和运通一贯推行的高端路线有着很大的差距。
如何调整其与原来产品间的关系,在追逐低档市场利益的同时能维护高档信用卡的尊贵品质,从而维持运通的高端品牌策略,是其必须解决的问题。
还有与市场中相似的信用卡如万事达、Visa等等竞争市场。
波特五力分析: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1891年美国运通公司建立欧洲部,并于1895年在巴黎建立了第一家分公司,随后又先后在伦敦、利物浦、南开普敦、汉堡、不来梅等城市建立了分公司。
很快,美国运通公司的办事处和分公司遍布整个欧洲。
使公司具有了比较稳固的市场地位并且拥有了较为广泛的购买者团体。
是自身不受限于某一单一重要客户。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运通公司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国内旅游业务计划,公司创办著名的乘火车前往美国西部地区旅游的“旗帜旅行团”,项目包括交通、住宿、游览观光、和餐饮等内容。
这首先使公司的产品具有创新性,使购买者难以找到替代品。
其次项目涉及的广阔使得公司能很好的进行前向联合或一体化。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运通公司具有大规模的客户群,单一消费者很难占到销售的一大部分。
在美国,不管是信用卡还是旅游业,构成行业的公司都主要是几所知名的大型企业。
而同时这些企业的服务标准也各有特色,不具有标准化,所以消费者很难同时向多个卖方购买产品。
最后因为运通公司的规模巨大,这也直接导致消费者很难实现后向一体化,而作为供应者运通公司却能比较容易的进行向前一体化。
所以综合来看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较低。
3、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美国作为一个旅游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旅游强国,所以在旅游业上的竞争者不在少数。
但是限于运通公司的规模与经济能力,潜在进入者面临的阻碍较大。
在确保拥有新的生产能力和资源的同时还要拥有规模化的经济,产品差异,不受支配的成本劣势等。
而在信用卡行业,美国作为经济大国,信用卡市场的热度可想而知,所以在这一行业进入者同样需要上述地各项条件。
而运通公司自身一直在占百分之十地发卡量基础上拥有百分之二十的市场份额。
所以,这样看来,短期内潜在进入者所需的能力要求较高并且短时间不会对运通公司构成威胁。
4、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运通公司的规模化经营使得他可以在各个行业占有一定的份额,这使得替代品不易产生,即使产生替代品,因运通公司自身得创新与独特性,替代品也不会在短期内完全取代运通公司的产品,这也会从另一方面促进运通公司的创新及服务质量。
5、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在信用卡方面运通的主要对手是万事达和visa,不过最近的反垄断判决中两个联盟都败诉于运通公司,这让一定时间内运通公司面临的压力会有效减少,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两家企业会给运通带来很大的竞争力。
运通相较于这两家联盟最大的优势在于经营面的广阔。
在旅游业方面运通的对手来此于更多方面,不仅是美国国内的新老旅游公司还有其他国家的旅游巨头。
运通公司在这一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主要是得益于他一站式的服务,不过从发展来看,这种一站式服务正在被众多的竞争对手所效仿。
如果不加强自身的创新和改变,前景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