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报审表表号:LYFD-A3-01项目名称:******项目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编号:SG-01-001本表一式4 份,由承包单位填报,建设管理单位存2 份,项目监理部存1 份,承包单位存1 份。
*****项目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五年七月编制:审核:审批: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1、工程概况 (1)2、工程特点: (1)3、工程围容 (1)4、工期及质量要求 (2)5、技术规及图纸 (2)二、施工方案 (3)1、施工准备 (3)2、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5)三、工期承诺及保证措施 (7)1、工程施工计划 (7)2、工期保证措施 (7)3、工期延误责任 (8)4、进度控制办法 (8)四、工程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 (10)1、质量要求 (10)2、执行技术规、标准 (10)3、工程质量施工的技术组织保障措施 (11)4、其他质量保证措施 (12)五、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13)1、安全管理目标 (13)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13)3、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16)4、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18)5、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 (20)六、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21)1、环境保护的目标及措施 (21)2、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23)3、文明施工考核、管理办法 (25)七、雨季施工措施 (25)1、雨季施工组织措施 (25)2、雨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26)八、养护期后续服务 (28)1、巡视与监督 (28)2、竣工回访 (28)3、本工程质保期为壹年 (28)九、附表 (28)附表一 (29)附表二 (29)附表四 (31)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及特点1、工程概况1.1、水文气候:本工程地处省北部靖边县,工程所在地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四季冷暖燥温分明,昼夜温差变化大。
冬季主要受西伯利亚冷气团影响,严寒而少雪;春季因冷暖气团交替频繁出现,温差大降雨少,多大风间有沙尘暴;夏季暑热,雨量增多,多以暴雨出现;秋季多雨,降温快,霜冻频繁。
降水量全年分配不均,多以暴雨的形式集中于7—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2%,多年平均降雨量395.4mm,最丰年份达744.6mm(1964年),最枯年份仅205mm(1965年),相差3.6倍。
据多年气象观测分析,年平均气温7.8℃。
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22.2℃;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8.5℃,相差30.7℃。
极端最高气温35.9℃,极端最低气温-28.5℃。
多年平均蒸发度1835mm,冰冻时间长,最大冻土深度为1.06m,年平均无霜期130天左右。
1.2、工程地质:本工程区属鄂尔多斯地台南缘一部分,为第四系堆积物所覆盖,厚度大,植被少,生态失衡,干旱,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
工程区地表主要覆盖土层为砂壤土,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2、工程特点:本风电场风机分布线路较长、对应的水保工程实施点较散。
地处高寒偏远山区,施工供电、供水、通信、通路条件一般,承包人在进入施工现场后需要的有关取水、用电、通讯、网络、路况等自行解决。
3、工程围容*****项目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施工围容包括:风机及箱变施工防治区、升压站防治区、集电线路防治区、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施工检修道路防治区、供电线路防治区。
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措施:生产生活区及升压站进站道路两侧栽植樟子松,其它区域均进行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采用播种适宜当地生长的柠条和苜蓿两种植物。
4、工期及质量要求4.1、工期要求:65天2015年7月23日开工,2015年9月28日竣工。
4.2、质量要求达到相关质量标准,验收合格,达到《风力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NB/T31022-2012)的要求并通过龙源电力集团股份达标投产验收。
其中:扰动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土壤流失控制比1,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覆盖率>27%。
5、技术规及图纸本工程执行下列技术规或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GB 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防洪标准》(GB50201-94);《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GB/T1645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规》(SL387-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22490-2008)。
二、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1.1、布置原则1.1.1.1 遵循“有利施工、易于管理、方便生活、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
1.1.1.2 依据设计文件,结合施工需要,合理利用地形地貌进行现场临时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利施工、减少费用、降低成本。
1.1.2、施工管理区及生活区本工程主要重点是施工时破坏过的植被恢复工作,工作面广战线长,我单位计划投入小型客车两台,以满足施工中工人转场及上下班的接送需要,将项目管理部住地设在高家沟乡镇府所在地,便于解决管理人员及工人的用电、用水需求。
本工程由于工期较短,我单位不单独建立试验室,需要进行的试验、检验工作拟经监理见证送当地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检验、试验,配备专用车辆。
做好生产、生活区的场地排水、防洪和废水、废渣处理等处理工作。
1.1.3、仓储设施材料及仓库:本工程主要是绿化工程施工,主要是设备存放。
同时设置基层仓库,主要存放工程中使用的小型机具、工具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等。
1.1.4、施工通讯利用已有联通或移动无线通讯网络,现场施工区域配置对讲机联络。
1.1.7、其它设施1.1.7.1各种信号的设置在施工工程区,包括一切必需的信号,如标准的道路信号、报警信号、危险信号、控制信号、安全信号、指示标志等,各类警示信号标示清晰、醒目、准确。
1.1.7.2 施工安全设施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施工程序、方法,并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必要的安全监测设施及监测手段;1.1.7.3 施工环境保护设施(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在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下,控制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的环境,防止施工场地的开挖污染周边环境。
施工前对所有施工区域进行影像拍摄、录制工作。
道路每段路完工后,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对照事先拍摄、录制的影像资料,来编制相关业资料。
(2)施工场地及生活营地均按有关要求配置足够的环保设施。
(3)工程完工后,拆除一切施工临时设施和生活临时设施,并清理干净。
1.2、施工资料准备1.2.1、制定工程各项管理制度,包括技术、质量、物资、机具、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
1.2.2、各工序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工程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编写本工序的施工技术手册,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并批准。
特殊施工作业的技术措施,由工程技术科组织编写、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及项目业主备案。
1.3、施工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的准备1.3.1、在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并组织技术、质量、安全等有关部门参加,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相关交底及考试工作,其主要容包括技术要点、质量安全要求、施工安排等。
1.3.2开工前进行一次开工试点,邀业主、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参加,总结经验,规施工。
1.3.3、每项特殊施工项目,必须由项目部制定施工方案,填写施工安全作业票,由项目总工程师讲解施工要点及对全部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1.4、材料供应准备1.4.1、材料质量目标、要求1.4.1.1本工程所有材料都必须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规程、技术条文中规定的标准和设计要求。
1.4.1.2 本工程所有材料必须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和合格证书。
1.4.2、供应责任划分:1.5、建设场地的准备及清障工作1.5.1、材料堆放场地要满足材料、工器具的使用面积,在材料进场前应做到场地平整、水通、路通、电通、通讯通,按照材料、工器具存放要求搭设工具房和材料库。
1.5.2、现场施工场地的准备要及时,同时要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时将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尺寸要求设置施工作业区及安全围栏。
2、施工工序总体安排2.1、成立组织机构我公司组织施工,为保证靖边高家沟风电项目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施工项目顺利完成,争创优质工程,公司将选派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有同类项目施工经验、有较强吃苦精神的施工队伍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下设工程技术组、质检安全组、施工组、采购供应组、合同管理及计划统计组、财务组、管理养护组等七个组。
各施工组再根据现场需要临时设置施工班。
详见组织机构框图2.2、总体施工组织原则:发挥机械作业优势,均衡组织、展开交叉、平行、流水作业。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先将道路两侧及施工防治区土堆摊平整理、路面损毁恢复。
组织机构框图三、工期承诺及保证措施1、工程施工计划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根据合同要求的2015年9月28日前完工为依据进行编制确定本工程在2015年9月25日前完工(包括进场准备工作),工程竣工验收后即进入质保期。
2、工期保证措施1)、投入方面⑴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缩短分段工期,提高工效。
⑵增加工作人数、增加工作班次,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施工。
2)、组织施工方面⑴由公司主要领导担任项目指挥,选调优秀管理人员组成“高家沟风电项目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项目经理部”,对工程实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和指挥职能,同时派出技术过硬,吃苦的施工队伍,确保高标准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⑵在施工中以业主一级进度计划为控制,以合同二级进度为依据,编制详细施工计划,细划各分项工程控制完工日期,运用企业外部的有利条件,采取动态管理,使施工组织科学化、合理化,确保阶段计划按期或提前完成。
⑶推行全面计划管理,认真编写切实可行的工程总进度计划和相应的月、旬、周施工作业计划,使施工生产上下协调,长短计划衔接,坚持日平衡,周调度,确保月计划的实施,从而保证总工期的实现。
⑷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取措施,合理安排穿插施工作业,保证施工科学地有次序地进行,创造条件保证工期。
⑸充分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①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②及早做出材料、设备、工具、购配件的计划,并按进度计划安排进场。
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⑺建立各级责任制,实行重奖重罚。
⑻建立甲、乙双方联合例会制度,例会每旬一次,检查本旬计划实施情况,研究解决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安排下旬的工作。
⑼建立卫生管理小组,加强对食堂和住所卫生监督检查与管理,减少病员,确保正常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