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烈度地震时,房屋可能会严重破坏或倒塌。由于
地震的随机性,建筑结构的破损程度及倒塌可能 性还难以控制。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2.适用性问题:传统抗震设计方法容许建筑结 构在地震中出现损坏,对于某些不容许在地震 中出现破坏的建筑结构,或有贵重装饰的建筑 结构,或者内部的重要设备、仪器、系统难以 适用。 3.经济性问题:传统抗震方法体现“被动抵 抗” ,其结果是断面越大,刚度越大,地震作 用也越大,所需断面及配筋也越大,恶性循环, 大大提高“抗震”所需的建筑造价。
横缝消能剪力墙
淮
确保结构本身及结构中的人、仪器、设备、 装修等的安全和处于正常的使用环境状况。这种 结构体系,称为“结构减震控制体系”。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2、结构控制的特点和优越性
减震控制结构的地震反应与传统抗震结构的 地震反应的比值为: 隔震结构 消能结构 TMD被动控制结构 主动或半主动控制结构 8 % ~ 25 % 30 % ~ 60 % 30 % ~ 60 % 10 % ~ 50 %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海
结构抗震设计
工 学 院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 震技术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本章主要内容
了解隔震、减震等基本思想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一、传统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
目前我国和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传统结构抗 震设计方法,用一个字概括:“抗”
海 工 学 院
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 倒”。
通过加大结构断面,增强结构的刚度,提高 配筋,加大结构承载力。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但存在下是以既定的 “设计烈度”作为设计依据的,当发生突发性超
海 工 学 院
淮
二、新型抗震设计思想
目前,作为有效、经济和现实可行的结构抗 震新技术、新体系之一,就是“结构隔震、消 能和减震控制”,它包括结构隔震,结构消能 减震,结构被动调谐减震,其他各种被动、主 动和半主动控制体系等。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抗震设计新理念:抗、防、制、控。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传统抗震结构 “激烈放大晃动” 反应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海 工 学 院
隔震结构的 “缓慢整体 平动”反应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1、结构控制的减震机理
在建筑结构的特定部位,装设某种装置(如 隔震支座),或某种机构(如消能支撑,消能剪 力墙,消能节点,消能器等),或装设某种子结构 (如调频质量等),或施加外力(外部能量输 入),以改变或调整结构的动力特性或动力作用, 使工程结构在地震的作用下,其结构的动力反应 明显减少,并得到合理的控制,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常见消能装置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竖缝消能剪力墙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3、隔震、减震做法
隔震层和隔震支座的布置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海 工 学 院
甘肃某住宅楼,为6 层砌体结构,基础采 用橡胶隔震垫,在8度 的地震烈度作用下, 房屋基本完好,只在 管线的连接部位有轻 微破坏。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
淮
4.和建筑技术的发展矛盾:高强轻质材料越来 越多地被采用,结构构件断面越来越小,房屋 高度越来越高,结构跨度越来越长,若要满足 结构抗震和抗风要求,结构刚度不能满足要求, 传统的方法不能适用。
海 工 学 院
土
木 工 程 系
第9章 结构隔震、减震、制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