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详情如下:西方文化名著导读1.1古希腊政治、文化、哲学概况1【单选题】我们今天所说的“邪门外道”,这个“外道”是从(B )引用过来的。
A、中国B、印度C、希腊D、巴比伦2【单选题】迄今,(C )成为了世界各个文明当中占着一种强者姿态的文明。
A、中国文明B、印度文明C、希腊文明D、巴比伦文明3【单选题】中国文明的独特之处是(A )。
A、一直绵延不断B、一直繁荣昌盛C、种类繁多D、百花齐放4【单选题】哲学是西方文明,尤其是从(C)开始的独特的精神产品,是别的民族所不具备的。
A、中国文明B、印度文明C、希腊文明D、巴比伦文明5【多选题】公元前5世纪左右,对后世有非常大影响的几个重要的文明有( ABCD)。
A、中国的文明B、印度的文明C、希腊的文明D、巴比伦的文明1.2苏格拉底与哲学1【单选题】下列哲学家中与“助产术”相关的是(C )。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苏格拉底D、柏拉图【单选题】《苏格拉底的申辩》的作者是(D )。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苏格拉底D、柏拉图3【单选题】“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名言出自(A )。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苏格拉底D、柏拉图4【判断题】古希腊哲学在一般的教科书里面经常会被区分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和后苏格拉底哲学。
ⅹ5【判断题】《论语》是孔子的著作。
ⅹ6【判断题】在古希腊,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公民构成了一个政治共同体。
√7【判断题】《雅典学园》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所画。
√1.3哲学立场和政治共同体1【单选题】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作是(B )定理。
A、高斯B、毕达哥拉斯C、泰勒斯D、欧拉2【单选题】“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出自( C)。
A、《雅典学园》B、《苏格拉底的申辩》C、《庄子》D、《论语》3【单选题】柏拉图认为( C)是绝对可靠的东西。
A、认知B、概念C、知识D、意见4【多选题】欧式几何的基本出发点有(ABC )。
A、点B、线C、面D、体5【判断题】苏格拉底学派探讨的是世界的本源。
ⅹ6【判断题】巴门尼德强调的是万物的恒定不变。
√7【判断题】苏格拉底的理念不是在现实当中具体的存在,它是人类思维中可以认识到的一些东西。
√8【判断题】“什么是正义”是《理想国》所谈论的话题之一。
√1.4《理想国》中的理念1【单选题】柏拉图的作品大部分采用对话体,而对话里的主要人物是( C)。
A、赫拉克利特B、巴门尼德C、苏格拉底D、毕达哥拉斯2【单选题】“美德本身是一种知识”出自哲学家( C)。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毕达哥拉斯3【判断题】《理想国》是谈论如何治理一个国家的著作。
√4【判断题】“未经审查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句话出自《理想国》。
ⅹ5【判断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然的是一种社会动物。
√6【判断题】人只有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他的人生才会真正变得有价值。
√1.5《理想国》中的正义1【单选题】(C )不属于斯巴达集团的特点。
A、由几十个寡头联合统治的城邦B、对所有公民进行严格管制C、公共生活由多数人说了算D、军国主义2【单选题】《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是(D )的著名演讲。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毕达哥拉斯D、伯利克里3【单选题】在柏拉图看来,一个国家和一个个体最基本的品质是( C)。
A、规则B、知识C、正义D、素质4【多选题】古希腊主要分为( )为核心的两个集团。
A、皮洛斯B、雅典C、斯巴达D、克里特5【判断题】19世纪统一德国的是普鲁士。
√6【判断题】柏拉图的对话里人们反复辩论来讨论问题的方式实际上就是黑格尔所说的“辩证法”。
x7【判断题】正义可以由它外在的某些特征表现出来。
√无处不在的“辩论”1【单选题】在学习中,(D)才是最重要的。
•A、求合•B、效率•C、知识•D、发现2【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终价值体现。
•A、争胜•B、求和•C、谋利•D、口才3【判断题】权利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判断所剥夺被称为显性剥夺。
(错误)4【判断题】学习的过程强调创造而不是模仿,尤其是思维创造。
(正确)辩论是一种“修养”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位人物与“壕梁之辩”密切相关。
(D)•A、荀子•B、墨子•C、孙子•D、庄子2【单选题】以下选项中错误表述“印象即真实”中“印象”一词的是(A)。
•A、是完整的、全部的•B、有可能是真实的歪曲•C、有可能是片断性的•D、观察者的主观感知3【判断题】“白马非马”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都是倾向于认知层面的辩论。
(正确)4【判断题】“本分而理”强调的是讨论具体事实和细节。
(错误)辩论的“真善美”1【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高层次。
•A、辞藻的华丽•B、诗意的栖息•C、肉体的搏斗•D、完全的胜利2【判断题】信息的碎片化不会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任何偏差。
(错误)3【判断题】价值观念的输出是交流的终极目的。
(正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单选题】在辩论中,如果将高考移民视为异地高考,这是D。
•A、模糊概念•B、模糊内容•C、偷换内容•D、偷换概念2【单选题】将异地高考限定于外来务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其实是为了(C)。
•A、扩大内涵•B、扩大外延•C、缩小外延•D、缩小内涵3【单选题】概念的(B)是指概念最本质的对社会、对外界的反应。
•A、内容•B、内涵•C、范围•D、外延4【判断题】异地高考的外延小于高考移民的外延。
(错误)5【判断题】概念可以囊括的社会现象、同类事物等更多,也就是外延过大。
(正确)概念的定义1【单选题】以事实判断为主的概念和以(D)为主的概念,是辩题中经常出现的两类概念。
•A、主观臆断•B、客观存在•C、群体意念•D、价值判断2【单选题】在辩论教育公平时,可以暂且不考虑下列哪个因素?(C)•A、资源分配合理•B、结果公平•C、性别平等•D、机会均等3【单选题】“网络反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应属于下列哪种辩题?(B)•A、判断性辩题•B、比较性辩题•C、猜测性辩题•D、事实性辩题4【判断题】在辩论中,进一步论辩的基础是对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
(正确)5【判断题】公平的全部内涵就是机会均等。
(错误)概念的对抗1【单选题】弱化对方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概念,对(D)是有益处的。
•A、压迫我方概念空间•B、扩充对方概念空间•C、平衡我方概念空间•D、压迫对方概念空间2【单选题】(B)是辩论中第一个层次的对抗。
•A、价值对抗•B、概念对抗•C、行为对抗•D、意义对抗3【多选题】概念对抗需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BC)•A、底线•B、概念的对抗性•C、包容性•D、交互性4【判断题】辩论中最高包容性的对抗,就是用对方概念作为本方概念的基石。
(正确)5【判断题】概念持平的意思是概念偏向于一方,但其内涵和外延均不可跨界。
(错误)杀人游戏中的价值判断1【单选题】辩论中,4号同学坚持投给1号,最终造成平局,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是(C)。
•A、角色同一•B、价值消失•C、价值失真•D、判断正确2【单选题】(B)是平民、警察、杀手形成博弈的基础。
•A、相同的主体•B、不同的价值目标•C、不同的陈词•D、相同的价值目标3【单选题】辩论中,四位同学在首轮发言中集体“装好人”,这是A的表现。
•A、角色感不强•B、进入角色快•C、了解角色•D、角色感强4【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思考和判断要保持行为一致,逻辑上可以不一致。
(错误)杀人游戏中的角色代入1【单选题】杀人游戏与社会生活均要求个体在活动中要主动(B)。
•A、抵抗•B、参与•C、操纵•D、顺从2【单选题】2号在辩论中面对1号的指责,立即认定1号是杀手,这是2号陷入了(A)。
•A、个体价值对抗误区•B、群体行为对抗误区•C、个体行为对抗误区•D、群体价值对抗误区3【多选题】杀人游戏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有哪些?(ABC)•A、精力集中•B、角色融入感•C、整体局势分析•D、个体价值4【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充分考虑全局,不需要考虑体验角色。
(错误)辩论中的价值博弈1【单选题】人们对同性家庭收养的儿童是否有正常的社会生活持不同看法,这是(C)的体现。
•A、相同个体,不同价值•B、不同个体、相同价值•C、不同个体、不同价值•D、相同个体,相同价值2【单选题】(C)是辩论的最佳结果。
•A、决胜•B、顺从•C、求合•D、搏斗3【判断题】辩论中,对价值主体的定义越少,辩论越容易操控。
(正确)4【判断题】任何一种现象的背后涵盖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判断都不止一种。
(正确)5【判断题】在存在冲突和博弈的价值空间里,具有可以独立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体,这就是价值主体。
(正确)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1【单选题】辩论中,坚持或者反对某种观点的切入点可以是(D)。
•A、行为•B、人员•C、意义•D、概念2【多选题】立论框架分为哪三个层次?(BCD)•A、主观臆断•B、概念•C、逻辑论证•D、价值判断标准3【多选题】以下属于“价值判断标准”的评判维度的有(ABD)。
•A、价值主体•B、正交•C、正趋•D、正当4【判断题】在本方定义不够清晰明确的情况下,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击对方概念。
(错误)5【判断题】概念、价值主体以及二者关系对辩论思路和内容没什么影响。
(错误)立论中的概念1【单选题】辩者在“时势造英雄”的辩题中应该对(C)概念特别明确。
•A、英雄•B、时势•C、造、时势•D、造2【单选题】在“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辩论中,“人性本恶”想要取胜应将重点放在(C)。
•A、对“恶”的明确界定•B、对“本”的模糊界定•C、对“本”的明确界定•D、对“恶”的模糊界定3【判断题】逻辑论证是不能构成主要论证战场体系的。
(错误)4【判断题】辩论中,被接受性差课由于价值主体过于集中导致。
(正确)5【判断题】逻辑论证中,价值主体与价值判断应遵循价值主体不宜过于集中,价值判断不宜过于繁杂。
(正确)辩论中如何抓住“主干”1【单选题】(B)是逻辑论证的最终目标。
•A、价值表现•B、价值升华•C、价值泛化•D、价值判断2【单选题】下列哪个选项可引起战场失衡?(A)•A、泛化或狭隘概念•B、多方面呈现概念•C、呈现多层次概念•D、明确表述概念3【多选题】以下对升华的概念表述正确的有(ABC)。
•A、升华不是为了煽动情绪•B、是为了引领到终极的辩论意义。
•C、是为了发现共鸣之处•D、是对具体事例或具体辩论价值主体的描述。
4【判断题】立论的深度、广度是由看到的概念的层数所决定的。
(正确)5【判断题】辩论中,辩者不能盲目泛化概念,而是要对论辩的范围、过程进行精准的控制。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