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微生物国家标准资料
提高动物质量,控制疾病的发生,取消 普通级动物是我们的一个可选择的做法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 撑条件。 实验动物质量是决定实验动物能否作为生 命科学研究基础和支撑条件的基本条件和 前提。
二、补充犬、猴微生物质量等级标准
随着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和药物研制与开发的迅 猛发展,实验犬和实验猴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 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努力下,已初步建成了一些 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验犬和实验猴养殖、研究和开 发的基地,为进一步标准化和规模化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行业和地方有 关机构组织制定了实验犬和实验猴微生物学和寄 生虫学检测等级标准,经过多年来的检测和研究 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制定我国实验犬和实验猴的国家标准是十分必要 的。
一、实验动物等级的设定
取消普通级小鼠、大鼠等级的理由: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实验动物的生物净化 技术、高等级实验动物饲养繁育、动物设施以及 检测技术等方面已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 为我们普及应用清洁级动物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 证。 随着国家和学术界对实验动物工作的重视,实验 动物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清洁级以上动物在 使用动物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ICLAS 中国 芬兰 日本 美国 澳大利亚 荷兰
小鼠/大鼠 小鼠/大鼠 小鼠/大鼠 小鼠/大鼠 小鼠/大鼠 小鼠/大鼠 小鼠/大鼠
13/12 8+8/9+7 11+9/10+9 10/10 (16)13/12 12/1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18
实验动物微生物国家标准
一、国家标准修订补充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二、国家标准修订补充的主要内容以及说明
实验小鼠、大鼠的等级划分 补充犬、猴的质量标准 “必检项目”和“必要时检测项目” 各等级动物检测项目确定 取样方法的规定 对动物免疫问题的规定 检测方法的调整
一、实验动物等级的设定
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等级的划分是实验动物质量 标准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这次国标修订补充工 作中争论较大的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之所以 难度较大,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即要考虑与国际 接轨,不能停滞保守,保护落后。还要考虑到我 国实验动物现有水平和发展的需要,不能盲目拔 高,脱离开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要找到一个 结合点,给国标作出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位。
一、实验动物等级的设定
(88年立项,94年发布) 小鼠: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 大鼠: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 地鼠: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 豚鼠: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 兔: 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
犬:普通级、SPF级 猴:普通级、SPF级
实验动物微生物国家标准
李洪涛 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
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
时间
1994
动物种类
小鼠、大鼠、地 鼠、豚鼠、兔 小鼠、大鼠、地 鼠、豚鼠、兔、 犬、猴
项目
细菌、病毒、寄生 虫、遗传、环境、 饲料 细菌、病毒、寄生 虫、遗传、环境、 饲料
2001
实验动物微生物国家标准
一、国家标准修订补充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指导思想 依据 二、国家标准修订补充的主要内容以及说明
一、实验动物等级的设定
取消普通级小鼠、大鼠等级的理由:
实验小鼠、大鼠不设普通级,将推动清洁级以上动物的生 产和使用,解决目前存在的清洁级动物有人生产,但很少 有人使用,或有二级以上动物设施,但仅作为一种摆设而 不投入使用的问题。 实验小鼠、大鼠不设普通级,符合国家科技部在《科研条 件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 “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清洁级动物;到2010年,基 本普及SPF级实验动物。”这一发展目标的要求。
二、补充犬、猴微生物质量等级标准
原行业、地方标准:
犬: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 猴: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
现行国标:
犬:普通级、SPF级 猴:普通级、SPF级
实验犬、猴设两个等级的理由
与国际接轨: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虽然没有统一的 标准,但实验犬、猴均包括普通级、SPF级两个等级。 原行业和地方标准中规定的清洁级犬、猴的微生物学检测 项目,已基本达到了国外普通级、SPF级的要求,有些项 目甚至高出国外SPF级犬、猴的要求,因此在制定国标时 没有必要再设清洁级。 无菌级犬、猴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要求极其严格,国内现 有条件很难达到,国外也极少有无菌犬、猴供应和使用, 因此,国标中也没有列出。
实验动物微生物国家标准
国际/国际组织 ICLAS 中国 芬兰 日本 美国 澳大利亚 荷兰 动物 小鼠/大鼠 小鼠/大鼠 小鼠/大鼠 小鼠/大鼠 小鼠/大鼠 小鼠/大鼠 小鼠/大鼠 病毒项目 14/9 5+6/7 16/8 8/9 10/8 13/8 11/10
实验动物微生物国家标准
国际/国际组织 动物 细菌、真菌、支原体
一、实验动物等级的设定
在动物等级设定上,存在的不同意见主要集 中在实验小鼠、大鼠。关于等级的设定,存在的 两种不同意见主要是设三个等级还是保留原有的 四个等级,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的讨论,认 为实验小鼠、大鼠设三个等级(取消普通级)对 促进实验动物质量的提高、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 推动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以及整个生命科学发 展是积极的、有利的。
实验动物微生物国家标准
依据:
国家科委第2号令《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国家科委与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发《实验动物质量管理 办法》 同时参考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检测等 级(啮齿类和兔类)》(GB14922-94) 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检测方法(啮齿 类和兔类)》(GB14926-94) 行业、地方颁布的实验动物质量标准 国际上具有权威性的资料。
实验动物微生物国家标准
指导思想:
国家标准,不仅仅是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对实验动物质量 进行评价的科学依据,而且可以说,国标的制定,将在一 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实验动物科学整体水平的发展进程, 从这些年实验动物工作发展来看,国标的颁布和执行,对 提高实验动物质量,保证动物实验科学水平起到了很大的 促进作用。因此,在制订标准时,要考虑到我国实验动物 现有水平,不能盲目攀高;同时,要尽可能做到与国际上 多数国家的标准接轨,不能停滞保守,保护落后。要制定 出适应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需要的、而且将对这些发展 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