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作业指导书.

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主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部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3 术语和定义
接地电阻:
接地极或自然接地极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按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工频交流电流求得的电阻,称为工频接地电阻;按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冲击电流求得的接地电阻,称为冲击接地电阻。

4 概述
4.1 接地网技术参数
4.2 涉及的资料及图纸
名称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接地》DL475--92
5 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项目周期要求说明
1有效接地系统的电力设备的接
地电阻1不超过6

2可以根据
该接地网挖
开检查的结
果斟酌延长
或缩短周期
R≤2000/I
或R≤0.5Ω,(当
I>4000A时
式中I—经接地网
流入地中的短路电
流,A;
R—考虑到季节变
化的最大接地电
阻,Ω
1测量接地
电阻时,如
在必须的最
小布极范围
内土壤电阻
率基本均
匀,可采用
各种补偿
法,否则,
应采用远离

2在高土壤
电阻率地
区,接地电
阻如按规定
值要求,在
技术经济上
极不合理
时,允许有
较大的数
值。

但必须
采取措施以
保证发生接
地短路时,
在该接地网

a接触电压
和跨步电压
许的数值b不发生高电位引外和低电位引内c3~10kV 阀式避雷器不动作
3在预防性试验前或每3年以及必要时验算一次I值,并校验设备接地引下线的热稳定
2检查有效接地系统的电力设备
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的连接情
况不超过3年不得有开断、松
脱或严重腐蚀等现

如采用测量
接地引下线
与接地网
(或与相邻
设备之间的
电阻值来检
查其连接情
况,可将所
测的数据与
历次数据比
较和相互比
较,通过分
析决定是否

3抽样开挖检查发电厂、变电所
地中接地网的腐蚀情况1本项目只
限于已经运
行10年以
上(包括改
造后重新运
行达到这个
年限的接地
网; 2以
后的检查年
限可根据前
次开挖检查
的结果自行
决定
不得有开断、松
脱或严重腐蚀等现

可根据电气
设备的重要
性和施工的
安全性,选
择5~8个
点沿接地引
下线进行开
挖检查,如
有疑问还应
扩大开挖的
范围
6 试验所需仪器、材料、工器具
6.1 试验中工作使用的备品和易耗品
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 电流测试线4mm2m 5000
2 电压测试线 1.5
mm2m
3000
3 接地桩0.8 ¢30 mm m 8
4 接地线10 mm2m 40
5 专用测试线套 1
3 自动空气开关三相400V 100A 只 1
4 自动空气开关三相400V 50A 只 1
5 电缆线3×2.5mm2m 200
6.2 试验工作中使用的仪器仪表及工具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 控制箱单相380V/430V、
20kVA

2 频率表45Hz~55Hz 块 1
3 电流互感器50/5 0.5级只 1
4 交流电流表0~5A 0.5级块 1
5 交流电压表0~300V 0.5
级块
1
6 隔离变压器三相400V/400V、
30 kVA 台
1
7 低功率因数
功率表0~300V 0~
5 A

1
8 GPS 1
9 接地电阻测
试仪
1
10 数字电压表4位0~750V 3
11 手锤 2
12 拨线钳8
13 斜口钳8
14 对讲机部 4
7 试验程序
7.1 试验方法
7.1.1 采用三极法即电流、电压极直线布置,沿电流极方向移动电压极,以寻找零电位区来确定接地网电阻值;
7.1.2 电流、电压引线沿相同方向进行人工放线;
7.1.3 试验测距S(即电流极引线长度)拟定为1000m,电流极打桩连接后,应测试接地电阻不大于5Ω;
7.1.4 以外施电源注入电流,地网注入电流不小于30A,依据相关规程的规定,测量电阻值的确定以注入电流30A时为准;
7.1.5 有效测点(即电压极位置数不小于3,以实测到零电位点为准);
7.1.6 电流注入点选在变电站主变、避雷器接地引线处;
7.1.7 试验仪表采用准确度不低于1.0级的电流、电压表,电压表为高输入阻抗,不小于100kΩ,分辨率不大于1%的数字式电压表,以上表计均应在校验合格期风;
7.1.8 抗干扰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若变电站有干扰源,则采用以下措施消除;⑴消除零序电流干扰措施:
a 增大注入接地网的测试电流;
b 采用倒相法式三相电源法消除;
接一工频干容抗比电压表的输入阻抗大100倍以上的电容器;电流极以6~8根45×
3mm,长为1.5~2m的角钢组成星形布置的圆环打入地下,电压极以φ15mm,长为1.5m的钢管制成。

7.2 测量步骤
7.2.1 选定电压极测点位置,记为A点,按试验接线图接线,经检查无误后,在未向地网注入电流i g时,用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电压极与接地网之间的电压u23;
7.2.2 用调压器缓慢升压,增大注入电流,分别在电流为10A、20A、30A……时用数字电压表测量电压极与接地网之间的电压u23;
7.2.3 降压\断开电源\调换调压器输入极性后再合上电源,分别在注入电流i g=0A、10A、20A、30A……用数字电压表测量电压极与接地网之间的电压u23;
7.2.4 在完成以上测量后,就可将电压极测点依次换至其它位置B、C、D、E、……点,重复1~3步骤进行测量;
7.2.5 将以上数据填入表中电流极测距S=——————m
7.3 接地电阻值测量计算及判定
7.3.1 接地电阻值测量计算:
u23=√1/2[(u23+)2+(u23-)2]—u2302
Rg= u23/ i g
7.3.2 接地电阻值的判定:根据DL475—92«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规定,电压表测量电压极3与接地网2之间的电压;若三个测点的批示值之间相对误差不超过5%,则中间位置作为电压极的位置,即该点为零电位区,在该点所测得的接地电阻,就是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

7.4 安全组织措施和注意事项
7.4.1 试验前应按例办理工作票,经许可后方可进入现场布置设备仪器进行测试工作;
7.4.2 一切工作听从工作负责人安排,试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安规的有关规定,注意试验安全;
7.4.3 试验注入电流时,位于电流、电压极值守的人员应距接地电极50m以上,50m内不得有人畜进入,以免发生事故;
7.4.4 保证通讯畅通,用两对以上对讲机相互保持联络;
7.4.5 通电测试前必须得到电流、电压极值守的试验人员许可,断民后方可通知电流、电压极值守的人员进行更换测点接线;
7.4.6 测量接地电极应避开河流、水渠、地下管道等金属物体。

8 试验报告编写
试验结束后应按附录2的格式写出试验报告。

附录1
接地电阻测量记录表格
测点电压极距离
(m)注入电流
(A)
测量电压值(V)
u23+ u23-
A 0
10
20
30
B 0
10
20
30
C 0
10
20
30
D 0
10
20
30
E 0
10
20
30
F 0
10
20
30
附录2
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报告
接地网名称:
环境:t环= ℃湿度:% 试验日期:年月

一、测试值
序号布线方向电流极距离电压极距离测试地点电阻值1
2
3
4
5
6
使用仪

标准规程要求电阻值不大
于Ω,设
计图纸要求电阻值不
大于Ω。

二、结论
试验人员:
工作负责人:报告整理:报告日期:年
月日
校核:校核日期:审核:审核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