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渠道纵断面设计
溉渠道纵断面设计包括沿渠线的地面线、设计水位线。
最高水位线、最低水位线、渠底线和渠顶线、分水口及渠系建构筑物位置等的设计。
C3.1 干、支渠要求的水位控制高程
a)各分水口的水位控制高程,可根据灌溉土地的地面高程加上渠道沿程水头损失和渠水通过各种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自下而上逐级推算
B d=A0+H+∑L·i+∑φ………………(C8)
式中:B d——分水口水位控制高程,m;
A0——渠道灌溉范围内的地面参考点高程,m,地面参考点一般是指最难灌到的地面点;
H——所选参考点与该处末级固定渠道水面的高差,一般取0.l-0.2 m;
L——为各级渠道长度,m;
i——为各级渠道比降;
φ一一一为各级渠道建构筑物的水头损失,m。
b)干渠设计水面线的确定
各支渠分水口要求的水位高程确定以后,便可参考水源引水高程和干渠比降,试定干渠设计水位线,如果水源引水高程不能满足所有支渠分水口水位控制高程,应调整干渠设计水位线。
常用的调整方法有两种:一为保持于渠比降,放弃分水口水位较高的支渠控制的部分高地的自流灌溉;二为将于渠比降变缓,使干渠设计水位线既能满足各支渠引水要求又不超过水源引水高程。
C3.2 渠道纵断面的水位衔接
a)渠道遇到特殊地形时应布置跌水、陡坡等衔接建筑物和渡槽、倒虹吸管。
隧洞等交叉建筑物。
b)上下级渠道水位衔接。
在上一级设置节制闸,抬高上一级渠道的水位;在保证自流灌溉的条件下,降低下一级渠道的渠底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