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求职过程不顺利,考虑到和自己只是个大专学历有关。 开始参加本科自学考试。学习遇到困难时,不免想起 现在的被动局面都是因为当初父母不能克服困难,做出一些牺 牲,让自己复读。同时也认为与自己当时没有坚持要复读有 关,特别想到和自己情况差不多的姨家表妹复读后考取了一所 理想的大学本科,更加伤心后悔。一天夜间又听到自己房间里 现声音,怀疑老鼠作怪,紧张得一夜没睡好。次日,检查并无 自己房间有老鼠的证据,但还是不放心,认为院里和马路上都 会有老鼠的踪迹。碰到垃圾箱要远远地绕开走。从外面回家要 反复洗手,虽然知道没有必要,但就是不能控制,否则就很难 受。
仅人际交往受轻微妨碍,评分1;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 率下降,须减轻工作或部分工作,评分2;完全不能工作学 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评分3。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评定结果分析
总分为3,还不够诊断神经症 总分为4-5为可疑,需进一步观察确诊 总分不小于6 (非大于6),神经症的诊断可以成立 注意: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 虑近三个月的情况,评定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没想到对方不同意,困惑之余,想到也可能对方考 虑到经济问题,想傍个大款,但这似乎又与对方每 天都来电话的热情态度相矛盾。况且自己非常喜欢她, 每天晚上通完电话后都久久不能入睡,次日上班没有精 神。这种矛盾心情持续半年多了。我这个单位纪律很 严,或也没有机会去看她,她刚到这家公司工作统管财 务,一天也不能离开。俩人沟通只见声,不见人,很多 问题说不清楚,就怕哪一天她提出分手。原来我还有 “雄心壮志”想自学考试,想出人头地。这几个月来感到 什么事都没有劲头,连喜爱的足球比赛也不想看了,整 天呆在宿舍里发呆,想发脾气也没有可发,胸前像压了 一块大石头沉沉的,很难受,两条腿发软,觉得自己的 心呆在半空,一动就出虚汗,我年纪轻轻的,这是得的 什么病?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共性六:一般自知力完整,有求治要求
重性精神病在疾病发作期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自 知力损害。
而神经症在疾病发作期均保持较好的自知力, 现实检验能力通常不受损害,不仅能识别他们的精 神状态是否正常,也能判断自身体验中哪些属于病 态,常对病态体验有痛苦感,有摆脱疾病的求治欲 望。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CCMD-Ⅲ神经症总的诊断标准如下: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 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体化障碍; 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
促使其主动求医。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
一天上午在把重要文件放进保险柜锁好后发现 抽屉里还拉下一份文件,病人十分恐慌。当她把这 份文件锁进保险柜后,感到不放心,怕没有锁好, 便打开重新再锁。就这样,她陷入了开了又锁,锁 了又开的强迫动作之中,从此,病人一上班就纠缠于 保险柜是否锁好了的强迫观念和反复锁柜的强迫动作 之中。 第一阶段是常形,第二阶段是变形。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五、神经症与人格障碍的鉴别
1、弄清每一位神经症患者的人格是重要的,这对 治疗和推断预后都有必要。神经症与人格障碍不是非 此即彼的问题,可多轴诊断。 2、很多神经症病人有人格障碍(40%),神经症病 人比其他器质性疾病病人更容易出现人格障碍。 3、在不同的时期,同一病人完全可能处于不同的状 态(神经症状态和精神病状态)。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 断
2020/12/5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l 心理正常: ◆ 心理健康: ◆ 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
l 心理异常:确诊的神经症 人格障碍 各类精神病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一、神经症与精神病的总体区分
1、轻重程度区分(相对标准) 神经症又称轻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又称重 性精神疾病。 衡量轻重从三个方面: A、症状自知力; B、对客观现实歪曲程度; C、社会功能受损害的程度。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l 精神病性只限于下述症状的描述: 1、幻觉; 2、妄想; 3、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 4、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
的社会性退缩; 5、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
(思维发动的迟滞和思流的缓慢;伴有注意力和记忆 力的下降;在行为上表现为运动迟缓) ; 6、紧张症性行为(如木僵、腊样屈曲)。
症”。 神经症的症状产生必须是 “功能性的”。此处
功 能性是指目前科学技术水平还未能肯定的病理性改变。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共性四、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相对重性精神病,多数患者社会功能是完好的。 和正常人或与病人病前相比,其社会功能只能是 相对完好,其工作、学习效率和适应能力均有不 同程度的减退。 社会功能相对完好是从神经症这一群体水平来考 虑,并不排除某些神经症患者可能有严重的社会 功能障碍。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四、神经症与器质性疾病的鉴别
对每一位可疑神经症病人都必须进行常规的身 体和神经系统检查。
身体和神经系统检查阴性不能构成神经症诊断 的充分根据;
反之,如果神经症症状典型和持久,即使病人 确有内科疾病,神经症的诊断依然可以成立。在某 些情况下,必须下两个诊断,即内科疾病和神经症。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作为一组人为合并起来的病症单元,神经症的各 亚型有着各自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治疗反应及病程与预后。但神经症仍有不少共 同之处而使其有别于其他类别的精神障碍。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共性一: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神经症患者在病前较他人遭受 更多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主要以人际关系、婚姻 与性关系、经济、家庭、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多见。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4、典型的神经症持续多年后出规的精神病状态照 例是不典型的。反之,如果病人表现为典型的精神 分裂症,既往的临床相照例不是典型的神经症,病 人过去的障碍与其说是持久而烦恼的心理冲突,不 如说主要是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尤其是人际 关系上的异常行为。 5、神经症病人后来出现非器质性精神病状态,几 乎都有人格障碍。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二、神经症的总体特点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 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的精神障碍。 本障碍患者病前多有一定的易患素质基础和个性 特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的影响;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与 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 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有求治要求; 病程大多持续迁延。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2、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 (通科或非专业医生的简单评定方法)
(1)病程: 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
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2)精神痛苦的程度:
轻度可以主动摆脱,评分1;中度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 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者几乎完全 无法摆脱,即便别人安慰开导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息也无济 于事,评分3。 (3)社会功能: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晚上看书时,更时时刻刻地注意有无老鼠活动的 声音,失眠、头晕、心慌、学习效率很差,心烦, 总想发脾气,对父母的态度不好。
l 思考:从那些方面可以诊断神经症? 害怕老鼠是常形还是变形?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例2 某男,25岁,未婚,某单位(要求保密)的 轿车司机。
高中毕业后于7年前到本单位工作,3个月前领导发 现驾车时打瞌睡,自己说无法克制。暂停工作,去某医 院神经科检查,认为没有病,同事们反映他消沉、闷闷 不乐已经有好长时间了。
自述:有一女友,是中学同学,现在家乡附近的一 个大城市里的一家公司做会计。女友的长相,工作性格 都很好,自己非常满意。但其家庭负担较重,母亲务病去 世,欠下一些债务。考虑到调到对方所在的城市工作可 以对她多一些照顾,为此,在她父亲去世后,向她提出 “订亲”的要求,以便有理由向领导提出调动。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共性五: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神经症患者罕见精神病性症状。尽管极少数病人 可能出现牵连观念、幻听等症状,多持续时间短暂, 绝非主要临床相。
个别强迫症患者的强迫行为可能显得非常古怪, 但患者能就此做出心理学上的合理解释,通常是为了 缓解焦虑,
临床上可见到某些疑病症患者的疑病观念可能达 到妄想的程度。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六、区分不同类型的神经症
1、神经衰弱
A 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B 情绪症状(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 C 心理生理障碍 (睡眠障碍、头部不适、
内脏功能障碍)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A 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1)精神易兴奋与躁狂的区别 精神易兴奋主要表现为联想和回忆增多且杂乱,
规定。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 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与偏 执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等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三、神经症与不健康心理的鉴别
1、心理冲突的性质:心理冲突有常形和变形之分。 什么是心理冲突的常形?一是与现实处境直接
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二是有明 显的道德性质。
、记忆差或内脏功能障碍——疑病表现),也容易发
生变形。
归纳:情有可缘属于常形;
难以理解属于变形,情有可缘但表现得难以理
解也属变形。
第一讲神经症的鉴别诊断
病人,女性,30多岁,某机关党委办公室秘书。 中央发出反腐败号召,病人陷入了心理冲突:她知 道上司党委书记有不正之风,想检举又怕检举反遭 报复,十分痛苦。约半月之久,眠食不安,工作无心。
一方面可能遭受应激事件多的个体易患神经 症;而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神经症患者的个性特点 易于对生活感到“不满”,对生活事件更易感,或 者是其个性特征易于损害人际交往过程,从而导 致生活中产生更多的冲突与应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