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任务1.1.1题目:某厂电镀车间空气污染控制工程1.1.2设计基础资料㈠建筑物修建地点:哈尔滨㈡工艺资料1).车间性质:该车间为机械厂电镀车间,对工件进行防护性电镀;2).生产量:35kg/h;3).工作制:每天两班制;4).工作人员:每班工人25人,技术人员4人;5).工艺流程简述:(1)铝及铝合金的氧化处理:该工艺过程的目的是防止金属锈蚀,提高其耐磨性。
办法是利用阳极处理,使金属获得一层氧化膜。
其工艺流程是:磨光、抛光、化学除油(碱性除油)、热水清洗、硝酸溶液腐蚀、冷水清洗、阳极处理(无水铬酸溶液)、冷水清洗、干燥;(2)镀锌、镀铜:工件先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化学除油,再进行强腐蚀除锈(硫酸或盐酸),随后进行电解除油(碱溶液)及弱腐蚀。
每一道工序前均用冷、热水清洗。
镀锌溶液:镀锌用氰化钠(NaCN)、氧化锌(ZnO)和氢氧化钠(NaOH)溶液;镀铜则用氰化铜(CuCN)、氰化钠(NaCN)、氰化铜(CuCN)溶液。
(3)磷化处理:钢铁件经喷砂处理、化学除油、清洗后,用含磷酸锰铁的盐与氧化铜溶液进行磷化处理,利用离心机干燥后,置于110~120℃之锭子油中2~3分钟。
磷化处理的目的在于使钢铁表面生成一层不溶性的磷酸盐薄膜,以此来提高金属之防腐能力。
磷化膜为灰色或褐色。
1.2基础资料1.2.1车间主要设备表1.2.2大门开启及材料运输情况:大门不常开启(每班次1~2次,每次2分钟),材料或工件用小车运入。
1.2.3动力资料㈠蒸汽:由厂区热网供应 P = 7 表压工艺设备用气 P = 2 表压控制设备用气 P = 3 表压回水方式开式(无压自流)㈡电源:交流220/380V,电镀用6/12V直流。
㈢水源;城市自来水1.3设计内容根据教学要求,结合设计题目及原始资料,学生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应当完成下列工作:1.3.1设计计算说明部分(加下划线的不进行计算):1).建筑物热损失、冷风渗透及太阳辐射热量;2).车间热、湿、有害气体散发量的确定;3).确定通风方式、集气罩选择及排风量计算;4).空气平衡与热平衡;5).排风系统划分与方案选择;6).管道布置;7).设备选定;1.3.2图纸部分:1). 电镀车间空气污染控制系统轴测图 2号一张2). 电镀车间空气污染控制系统(布置)平、剖面图 2号一张1.4时间要求答疑:每日上午8:00——10:00每日下午:2:30——4:30指导教师:李娟罗宁1.5设计参考资料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供暖通风设计手册陆耀庆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4.机器制造厂采暖通风设计手册5.铸造车间通风除尘技术6.采暖通风设备材料手册7.采暖通风工程制图8.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气卷)9.环境保护设备选用手册(大气污染控制设备)10.简明通风设计手册孙一坚等11.工业通风除尘技术12.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及工程应用13.工业厂房通风设计2. 热,湿及有害物发生量计算2.1散热量的计算室温池子不考虑其散热量2.1.1冬季: 室内温度t n =16 ℃(室内要采暖)--------------- P88《供暖通风设计手册》例:温洗槽: 进行表面保温隔热,假设设备散热表面温度t b =40℃,液体温度t y =75℃ (1000×800×800mm) 槽壁面:1.2544273273'{[()()]}100100b b t t Q F tCf KW++=α∆+-式中F --设备外表面积,2m ;α――对流系数,对于垂直面α=2.55×-310,2/()KW m k •,对于水平面2,/()KW m k -3α=3.24*10•;t ∆――设备外表面和室内空气温度差,C o ;Cf ――设备外表面的辐射系数,24/()KW m k •;b t ――设备外表面温度,C o ;'b t ――周围物体表面温度,C o 。
在冬季条件下 F =2.88m 2 α=2.55×-310,2/()KW m k • t ∆=21C o Cf =4.0724/()KW m k • b t =40 C o 'b t =20C o计算 Q =261.5W液面: Q ′= 1.16 ⨯10-3(4.9+3.5ν)( t 1 –t 2) F ---P43《简明通风设计手册》式中:F —槽液表面积,m 2t 1—容器内液体温度℃ν—水面上空气流速m/s (0.2-0.3m/s,这里取0.35m/s) Q ′—散热量,kwt 2=16 ℃, t 1=75℃, ν=0.2m/s,Q ′=306.6W总散热量: Q 总 = Q + Q ′= 261.5+306.6 =568.1W2.1.2夏季:室内温度为26℃,设备散热表面温度t b =36℃ 槽壁面: Q =204.85W 液面: Q ′= 254.64W总散热量 Q 总 = Q + Q ′=204.85+254.64=459.48W 2.1.3 电动设备的散热量1000N Q 123=ηηηη式中Q --电动设备发热量,W;1η--电机容量利用系数。
电动设备最大实耗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7~0.9;2η--负荷系数。
电动设备每小时的平均实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实耗功率之比。
应根据工艺资料定,一般为0.5~0.8;3η--同时使用系数。
室内电动机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与总安装功率之比。
根据工艺资料定,一般为0.5~1.0; N --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额定功率),Kw; η--电动机效率。
与电机型号、负荷情况有关,可查电机产品样本。
砂箱 Q = 1000×0.7×0.7×0.8×2.2/0.86=1002.8W抛光机 Q = 1000×0.8×0.7×0.7×40/0.9=34844.44W 2.1.4 照明设备散热量1231000Q n n n N =式中Q -散热量,W ;1n -同时使用系数,视不同场所使用得具体情况而定;2n -镇流器散热系数:镇流器装在室内为1.2;装在顶棚内时取1.0;3n -安装系数;N -灯具安装功率。
2.1.5 人体散热量Q nq =ϕ式中Q--人体散热量,kJ/hϕ--考虑不同性质的工作场所、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儿童的比例不同的群集系数。
n--人数,个;q--每个成年男子的散热量,kJ/h。
显热Q =1×29×540=15660 kJ/h潜热Q =1×29×310=8990kJ/h全热Q =1×29×850=24650kJ/h2.2散湿量的计算G =β(P q.b–P q)AB/B′-------------------- P45《简明通风设计手册》式中:G —敞露水面散湿量,kg/h;A --敞露蒸发表面积,m2;P q.b—相应于水表湿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P5《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 q—室内空气中水蒸汽的分压力,Pa;B —标准大气压力,101.325Pa;β—蒸发系数,kg/(m2˙h˙Pa);B’—当地实际大气压 Pa.--------------------------- P12《简明通风设计手册》蒸发系数β按下式计算:β=(α+0.000130V)式中,v—蒸发表面的空气流速,m/s;(0.35m/s)α—周围空气温度为15–30℃时,在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kg/(m2˙h˙Pa).2.2.1冬季:室内温度16℃,B′=100.830kPa,冬季相对湿度为75%,冬季饱和空气水蒸气分压为 P v = 1804.7pa,室内空气中水蒸汽的分压力: P q =Q×P v = 75%×1804.7 = 1353.525 Pa;例:温洗槽:(800×600×600)假设:V=0.2m/s,查得α=0.00028, P q.b=19837.4Paβ=α+0.000130V=0.00028+0.00013⨯0.2=0.000359G=0.000313⨯(19837.4-1353.525)⨯600⨯800⨯10-6⨯ 101.325/98.097=2.740kg/h2.2.2夏季:室内温度26℃,B′=98.68kPa, 夏季,当地的相对湿度为61%,饱和空气水蒸气分压P v =3.332 KPa ;所以,室内空气中水蒸汽的分压力:P q = Q P v = 61%×3332 = 2032.22Pa例:温洗槽(800×600×600)t y=60℃G=0.000313⨯(19837.4-2032.22)⨯600⨯800⨯10-6⨯101.325/98.68 =2.685kg/h2.2.3人体散湿量(见附录表11)=ϕQ ngQ--人体散湿量,g/h;n--室内人数,个;g--每个成年男子的散湿量,g/h;ϕ--考虑不同的性质的工作场所,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儿童的比例,其散湿量不同的群集系数.Q =1×29×128=3712 g/h2.2.4 计算数据出处(资料):①.《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45②.《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767公式计算及其相关数据③.《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2 室外空气参数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66空气中水蒸汽的分压力计算公式2.3有害气体散发量的计算:浸油槽由于散发量比较低,可以忽略不考虑G=7.5M(0.352 + 0.786V)PF-------------------- P48《简明通风设计手册》式中,G—有害蒸气的散发量,g/h;V—蒸发液面上的空气流速,m/s;0.3~0.4m/sM—有害蒸气的分子量g/mol;P—相当于液体温度下饱和空气中的蒸气分压力,kPa ----P5《简明通风设计手册》2.3.1:例:以化学除锈槽为例进行有害气体计算(对于高温,P值是池子溶液温度以下20度的温度值查得,因为液面温度大概比溶液温度底20度左右)化学除锈槽槽型号为:1000×600×600 mm其释放出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硫酸雾,则有害气体的分子量为M = 98 g/mol;取蒸发液面上的空气流速V= 0.26 m/s , P = 3.331 kPa ,F = 0.6 2m则有, G = 7.5 M(0.352 + 0.786V)P F= 7.5×98×(0.352+ 0.786×0.26)×3.331×0.6= 817.4g/h2.3.2数据出处(资料):①.《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48②.《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769公式计算及其相关数据③.《机械制造工厂采暖通风设计手册》P242 计算所用控制速度依据2.4计算汇总表车间热、湿、有害气体散发量计算汇总表 (冬季) 表1.1车间热、湿、有害气体散发量计算汇总表(夏季) 表1.22.5资料来源:①.《安全设计手册》P756 槽壁面保温隔热依据②.《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2 室外空气参数③.《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756 散热量公式计算及其相关数据④.《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45及《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767散湿量公式计算及其相关数据⑤.《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48及《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769有害气体散发量公式计算及其相关数据3.局部排风的设计凡是在散发有害物(有害蒸气、气体、粉尘)的场合, 为了防治有害物污染室内空气, 必须结合工艺过程设计局部排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