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为小编查找各方资料,整理汇编而成,如有不实和错误之处,欢迎纠正,还望海涵。
一、简述世界自动售货机发展史
1、有一种说法是:第一台自动售货机始于1884年12月16日。
在这一天,来自美国明尼
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城市名)的威廉·亨利·弗伦为他的“自动液体抽取装置”申请了专利,使他成为西方国家第一台获得专利的自动售货机。
2、另一种说法是:真正具备当代自动售货机特征的早期自动售货机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六
十年代的西欧,当时在美国的地铁中,人们可以用1美分在自动售货机上买到一块口香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开始复兴的1957年,以日本作为代表,开发出了饮料自动售货机。
4、日本当时的“喷水型果汁自动售货机”拉开售货机在日本爆发的序幕。
(当时只要在饮
料自动售货机中投入10日元,就会在纸杯内注入一定量的果汁。
由于机器的上部安装有引人注目的喷水装置,所以该自动售货机被称为“喷水型果汁自动售货机”);
5、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可乐公司进驻日本,可乐自动售货机/罐装饮料自动售
货机开始登场;
6、1967年,日本100日元单位以下的货币全部改为硬币,加速自动售货机产业发展;
7、截至目前,全球自动售货机保有量中,美国(约670万台)和日本(约430万台)分
别位居前两位;出售的商品,从饮料、咖啡、香烟、各种酒类已经发展到部分日常生活用品,就连报纸、大米、邮票、明信片、电池、录像带等也可以自动出售。
--------(下面为国内自动售货机发展历程)---------
二、开端--新奇登场,昙花一现
从搜集的资料来看,国内在1993年,从日本、美国、韩国等地进口的二手自动售货机在
上海、广州等地出现,但是只能识别人民币硬币。
自动售货机进入国内市场初期,因为消费购买形式新奇另类,比较受消费者欢迎,但是
由于支付方式的局限,加上国内并没有随身携带大量硬币的习惯,使得初登宝地的这批设备,在消费完自身新奇的特点之后,很快沉寂,并没有能够掀起浪花。
但也让部分有识之士看到
了售货机在国内的市场和机会。
三、孕育--顺应时代,潜心修炼
孕育期--1993年至2002年
从九十年代初,进口自动售货机在沿海城市初尝果实、碰壁失意退场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自动售货产品和技术在国内都异常低沉,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才逐渐苏醒。
其中两种形式初现端倪:一是关联产业--智能存储柜研发生产公司的出现。
其中以杭
州东城电子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和深圳市智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为代表;
二是自动售货机相关技术和科研团队开始出现。
比较典型的事例有:
A、现湖南金码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的前身科研团队,在1998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纸币接收器;
B、问鼎网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的前身科研团队,在1999年开始自助设备相关研发。
四、萌芽--厚积薄发,初具规模
萌芽期--2003年至2012年
在这个时间阶段,自动售货机领域最主要的两大特征是:自动售货机制造生产企业/自动售货机运营公司开始逐渐出现并形成规模。
下面将以两张表格,分别展示在这个阶段出现的部分制造企业和运营企业。
自动售货机制造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自动售货机运营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是:
1、一批成立较早,主做出口业务的自动售货机生产制造企业开始关注甚至开放国内市场,例如深圳意力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2、一批有实力的自动售货机运营企业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例如当今依然是国内自动售
货机运营企业头把交椅的友宝,截止2012年底,全国累积运营设备数量已达5000余台;
3、一些传统集团企业,开始切入自动售货机的业务,例如青岛的澳柯玛集团,如今已是
国内自动售货机制造商的第一实力圈成员;
五、成长--巨头登场,格局初现
成长期--2013年至2016年
这个阶段,时间跨度比较短,但是国内自动售货机的成长速度以及铺设规模都较之前十
几年有了质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巨头企业进场、新秀企业诞生、行业格局初现。
巨头企业进场之生产制造企业:比较典型的有:
1、创立于2004年,一直立足于海外自动售货机市场的上海华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始正式启动国内市场;
2、山东的新北洋集团于2013年开始布局新零售领域,目前已是物流自提柜的三大供应商之一。
截止2017年出货量已达53000多台;
3、昆山毅普腾成立,目前已成为国内各类自动售货机控制板的主要供应商;
巨头企业进场之运营企业:比较典型的有:
1、农夫山泉于2015年开始进军自动售货机市场,并称在截止2016年底其铺设运营目标
已突破万台;
2、娃哈哈于2016年开始出击自动售货机市场,宗氏兄弟联手投资成立的自贩机业务公司——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亿,布局十万台自动售货机;
3、康师傅在2015年也试水自动售货机业务,在上海投放了300台自动售货机进行运营;
4、三全鲜食在2016年开始在上海地区部分便利店和写字楼投放盒饭自动售货机等。
新秀企业诞生之典型企业:比较典型的有:
1、在15年成立的上海鲜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16年推出了“魔盒CITIBOX”,采用RFID技术,有别于传统售货机购买方式,实现消费者先拿货再自动付款的形式;
2、同样在15年成立的“饭美美”,在北京自建中央厨房,开始与厂家研发盒饭自动售饭机,并于16年在国贸上线测试和运营。
之后与后起之秀“美味生活”在北京地区展开竞争,成为盒
饭自动售货机圈内两大运营品牌;
3、在12年成立的深兰科技,于15年推出人脸识别的无人值守智能门店,并于17年联合蚂蚁金服推出了takego“拿了就走”的免密现场结算支付系统。
该公司目前在国内的深度学习、机器视觉识别、生物识别等领域风头正劲;
4、在13年成立的上海巨昂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的“天使之橙”品牌,开启无人制售现榨橙汁
自动售货机的时代,之后成为该领域的头马;
格局初现之寡头成型
单从铺设运营数量上说,寡头为友宝应该无疑义,该公司自称在13年底累积铺设设备已
经超过15000台,于14年8月份总部由北京迁往深圳,并在同年9月份实现单月销售额破亿
的记录;到15年初,开放了加盟平台,继续扩张,于同年7月份得到了行业内创纪录的5.3
亿元投资;并于16年初上市,挂牌“新三板”,同年底,推出“友唱”自助娱乐设备,产品多元化;有数据显示,截止16年底,友宝累积投放设备6万余台,成为行业当之无愧的寡头;
六、加速--资本助推,百花齐放
加速期--2017年至20XX年
有人将2017年称为“新零售元年”,在这一年,我们频繁被如下几个词触碰到:“新零售”、“无人”、“货架”、“售货机”;
在这一年,新零售成为继“外卖”、“打车”、“共享”之后的又一个巨大赛道,各路资本纷纷
进场押注,与此同时的是怀揣梦想的各路英雄豪杰竞相比拼,这其中有从当红互联网巨头公
司出来的明星高管,有从传统零售企业出来的行业老兵,有打过互联网硬仗的热血青年,有
经历过行业起伏的成熟大叔,大家各显神通,利用各自的资源、人脉、团队、经历、故事,
抢夺线下场景,也抢占资本资源;
在这一年,行业内听得最多的新闻就是哪个公司又拿到了多少投资的新闻;短短一年时间,在这个领域进驻的资本高达30亿+;
在这一年,相关的制造企业都迎来了短暂的狂欢,自动售货机生产厂商、冰箱生产厂商、货
架生产厂商、传统零售批发厂商等都恨自己的产能不足,为蜂拥而至的订单不能按时交货而
发愁;而最终也因为各大公司的纷纷倒闭关停,而留下一地鸡毛和一声叹息;
在这一年,全国各地从一线、二线到三线城市的写字楼白领们,都经历了开放式货架、
冰柜从对节操、素质的考验到“全民福利”的心照不宣;直到今天,留给人们的印象可能更多
的是各大货架公司从争相进驻到相继黯然落幕的唏嘘,以及《估值XX亿的XX公司被“吃”垮》的刺眼新闻标题。
也是在这一年,资本对自动售货机的直接助推和提速影响至今甚至是之后的N年;几个
比较明显的方面简单总结如下:
1、新概念技术开始大肆狂欢:RFID、视觉识别、重力识别、生物识别……,至今还活跃
的企业和品牌有缤果盒子、深兰、魔盒、轻购云等;
2、实力强劲的大企业开始或试水或强势的进驻该领域,比较典型的有:旺旺集团、京东、天猫等;
3、售货机售卖的品类扩充:从传统的饮料,扩展到零食、盒饭、生鲜、大米、冰淇淋、
现榨现冲饮品、披萨、爆米花等等;
4、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认知教育得到一个质的提升,对于在自助设备上选购商品的形式
不再陌生和排斥,甚至对于离消费者“更近”的场景消费旺盛需求得到验证。
进入到18年,资本冷却,除了一地鸡毛以及哀鸿遍野,也有大浪淘沙之后依然坚强的向
前跨步的企业,创业就是如此,各个时代各个风口,总是有飞起来的,也有摔下去的,摔下
去的抹完伤口还得继续走,还在飞着的除了回首对曾经一起前行的伙伴表示敬意外,还得继
续带着勇气飞下去!
值得欣慰的是,无论是在大环境的平静,还是在资本市场的理性下,各大企业,无论是
制造企业,还是运营企业,均沉下来认真修炼,打磨自身的产品,验证自己的模式。
同时,
行业也并没有沉寂,18年爆红的福袋机、口红机等,均在为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和成熟贡献着
实质性的案例。
更多的故事还在继续着,我们有理由相信,13亿的国内市场,自动售货机或者智能设备
的时代已经来临,却也仅仅只是刚刚拉开了舞台的大幕而已,在经历了开场舞的欢腾之后,
更多的精彩节目即将上演,也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