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的分类鉴赏

诗歌的分类鉴赏


咏物诗特点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 、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神韵,求其“神似” 神韵,求其“神似”。 3、从表现手法看,一般用托物言志,常用 、从表现手法看,一般用托物言志,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 、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 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外,还常用侧面烘托往无前,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 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王昌龄。 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王昌龄。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 ——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 ——王昌龄
——陶渊明《归田园居》 陶渊明《归田园居》 陶渊明
山水田园诗范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孟浩然《过故人庄》 孟浩然
国势渐衰,多了一份悲壮、哀惋。 中晚唐,国势渐衰,多了一份悲壮、哀惋。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 ——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陈陶
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
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咏物诗范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 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陆游《卜算子·咏梅 咏梅》 陆游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 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 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 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即 使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使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思乡怀人诗范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杜甫《月夜忆舍弟》
思乡怀人诗范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 月夜》 ——杜甫 《月夜》
1、思乡缘由: 、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2、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 何事吟余忽惆怅, 吾乡。” 吾乡。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 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 伤春悲秋:日暮思归。妙喻传情:乡愁: 日暮思归。妙喻传情:乡愁: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 夜来有梦登归路, 夜来有梦登归路 明。”
咏史诗范例
折戟沉沙铁未销,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杜牧《赤壁》 杜牧
二、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 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 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 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 鉴赏咏物诗, 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 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如于谦的《石灰吟》:" 如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 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的价值 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 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 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 清白的人格。 清白的人格。
七、羁旅行役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八、哲理诗
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 有源头活水来。 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 无遗力,少壮功夫来始成。 无遗力,少壮功夫来始成。纸上得来终 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 缘身在此山中。”
咏史诗范例
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思乡怀人诗范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思乡怀人诗范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
三、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 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 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主要特点就是 一切景语皆情语 ,亦 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 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 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 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陶渊明是田 园诗的开山, 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 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 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 王维、 有王维、孟浩然等。
诗歌的分类鉴赏
诗歌的分类鉴赏 按表达方式 1、抒情诗 、 2、叙事诗 、 3、哲理诗 、
诗歌的分类鉴赏
按诗词内容 咏史(怀古) 一、咏史(怀古)诗 二、咏物诗 三、山水田园诗 四、边塞诗 五、思乡怀人诗 六、送别诗 七、羁旅行役诗 八、哲理诗
一、咏史(怀古)诗
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 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 般融进了诗人主观情感,以史咏怀, 般融进了诗人主观情感,以史咏怀,以史诵 以史讽今。 人,以史讽今。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 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 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 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 者荒淫无耻, 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 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刘禹锡、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咏物诗范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正面描写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侧面烘托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蝉》 李商隐《 李商隐
咏物诗鉴赏步骤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内在品性。 内在品性。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结束语
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 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 加强对古典诗歌的学习, 加强对古典诗歌的学习,不仅可 以增强我们的阅读鉴赏能力, 以增强我们的阅读鉴赏能力,也 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六、送别诗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塞上长城空自许, 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 已先斑”。 已先斑”
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 风貌, 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 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 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