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的意义及评价汉语言141 严蕊
名人评语
•一、汪曾祺:“《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
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
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二、边城》是一首哀婉的抒情诗。
刘西渭说《边城》是“一部idyllic(田园诗)杰作”。
苏雪林认为“大自然雄伟美丽的风景和原始民族自由敖纵的生活,原带着无穷神秘的美,无穷抒情诗的风味”。
沈从文自己也承认,从废名(冯文炳)那里受到启发,“用抒情诗的笔调写创作”,融化了唐诗的意境,形成了一种朦胧美。
•三、边城》的诗意首先来自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
作家通过翠翠和傩送、天保之间的爱情故事。
将茶峒的自然景物和生活风习错综有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而不加浓涂艳沫。
三个意义
•一、边城中的“人性美”是中国乡土文学中的一朵突出的奇葩
•二、自然健康的“人性美”灼照人性中扭曲变态的“人性恶
•三、《边城》对今天构建新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边城中的“人性美”是中国乡土文学中
的一朵突出的奇葩
人性的“痛”与“丑”
•闰土,阿Q,祥林嫂,老通宝(被受阶级压迫,强者
欺凌,社会冷眼,以至于
挣扎至死亡)
•鲁四老爷(冷酷,自私,封建卫道士),赵老太爷(贪
婪,阴毒的丑恶的灵魂),假洋鬼子(资产阶级民主思
想和地主阶级封建思想的
混血儿)人性的“美”与“真”
•老船工,翠翠(衣食无忧,自己自足,邻里相依的纯朴
生活)
“边城”世界里,有意识地消除了种种对立
因素,既无阶级的对立,又无经济利益的冲突,更无人际关系的矛盾,有的是慈爱孝顺,恬静祥和,相濡以沫,同舟共济,因此“边城”因人性的魔力,升华到了一个非对立因素的自然和谐、返璞归真的理想境界。
天真、纯情、美丽、善良的翠翠是人性至善至美的化身。
而老船工,顺顺,杨总兵、商贩、过渡客人等身上体现出的淳朴、好客、乐善好施的“人性美”
二、自然健康的“人性美”灼照人性中扭曲
变态的“人性恶”
朴素,充满原始气息的湘西,作者构筑的理想世界,是与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城市文明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对被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压抑扭曲的灵魂的矫正。
他要使人的灵魂得以复苏,使心的纯美得以张扬,让人的尊严得以恢复,因而他竭力赞颂“人性美”。
显然是期待用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之光去照亮、激活这些生命力,要塑造民族的新灵魂。
用自然健康的“人性美”灼照扭曲变态的“人性恶”,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恶”形成鲜明的对照。
三、《边城》对今天构建新型和谐的人际关
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边城》是湘西土地中成长出的一粒瑰宝,值得人们永久地回味。
看着边城的至真至善,成了当今多少善良的人们羡慕而又遥不可及的奢望。
《边城》极力地表现了湘西边城的环境的美、亲情的美、人情的美、爱情的美,描写的是美好的人性,展现得是人性的光辉。
这曲人性美的赞歌应该成为我们现代人重新审视、认识人性的善与恶的参照作品。
读《边城》,以美好的人性净化人的心灵,促使人性回归自然、善良、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