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 溺
图1 干性淹溺的发病机制
2. 湿性淹溺
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致通气/血流比例失 调及肺内分流增加,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 潴留;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液循 环。分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
淡水 血液循环 血液稀释 低钠、低氯及低蛋白血症
红细胞血管内溶血
高钾血症
室颤
死亡
过量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
淹
溺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自贡市急救中心 江 从 兵
一、定义及概述
• 淹溺指当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时,液体
进入呼吸道及肺泡,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并发 生窒息和缺氧,并导致临床死亡状态。 • 近乎淹溺指从水中救出后,暂时性窒息,但尚 有大动脉搏动者。 • 继发淹溺指近乎淹溺后数分钟到数日死亡。
二、分类
• 四、临床表现、诊断
(一)窒息 (二)心脏停博
• 五、淹溺的急救
• 时间就是生命!淹溺的急救重在“早”字。 • 两个步骤:
(一)现场急救与初期复苏; (二)医院内进一步抢救(包括急诊科和ICU)。
淹溺的现场急救
• 快速有效的现场急救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所
在。有资料表明,抢救者若接受过复苏培 训,则病人存活率可达70% ,反之仅为 40%。改善恢复有效通气和组织护送到医 院是现场急救的主要任务
急性肾功能衰竭
图3 淡水淹溺发生机制
肺泡内高渗性液体 血管内液体进入肺泡 急性肺水肿 心衰 低蛋白血症、高钠血症 心律失常
高钙血症、高镁血症
图3 海水淹溺发生机制
综上所述,淹溺致死的主要原因为:(1)水、 泥沙阻塞呼吸道;喉及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 造成呼吸道完全阻塞;(2)电解质平衡严重 紊乱,高钾血症,导致心肌缺氧、室颤。(3) 急性肺水肿。
谢
谢
• ㈠ 干性淹溺、湿性淹溺 • ㈡ 海水淹溺、淡水淹溺
三、发病机制
• 1. 干性淹溺
• 人入水后因强烈刺激(如惊慌、恐惧、骤
然寒冷等)引起喉头发生反射性痉挛致声 门关闭,造成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 死亡。
人入水后,强烈刺激(惊慌、恐惧、寒冷等)
人
喉头痉挛
呼吸道完全阻塞
窒息
死亡
心肌缺血
反射性心脏停博
• 1、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 • 2、控水处理 • 3、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 • 4、复温 • 5、转送医院
• 急救中需注意:
• (1)淹溺者现场急救是关键,不要等待医务人员
到来或将病人向医院转运而丧失抢救大好时机。 • (2)倒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复苏时间。 • (3)不要因为短时问的复苏无效而轻易放弃。 • (4)积极对症处理复苏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不要 随意间断终止, • (5)注意检查有无颈椎与脊髓损伤。 • (6)对所有淹溺者均应检查动脉血气。 • (7)注意“第二次淹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