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叙事视角公开课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文学类文本复习(拓展2)赏析小说的叙事技巧(课时2)教学目标:1.通过理论学习及举例,理解小说的叙述视角及叙述人称。
2.归纳答题模板,掌握小说在叙事技巧方面的考题并掌握基本答题方法。
总述: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表现手法更是灵活多变,有散文化的背景描绘,有特写般的人物刻画,有戏剧般的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有诗一般的意境。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体,更突出的是对叙事技巧,描写技巧和语言艺术等几个方面的赏析。
本讲重点针对小说叙事技巧方面的赏析。
叙事(记叙)作为小说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其技巧主要包括叙述方式、情节安排技巧以及叙述安排上的技巧、叙述人称(视角)等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叙述人称(视角)一、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1、概念解释: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简单地说叙述视角就是作者是以什么角度来讲故事的。
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决定的,通常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
2.阅读同一个故事,体会人称和视角:(1)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
小和尚刚出生就被遗弃在庙门口,老和尚虽然日子清贫,身有顽疾,仍然收留了他,给他取名弥生。
两人粗茶淡饭,相依为命。
老和尚每次都会从功德箱中拿出一枚铜钱收起来,老和尚心想:“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了,要为弥生存一点钱,将来让他下山历练历练,顺便寻访他的的父母”。
弥生也会趁师傅不注意,偷摸一枚铜钱存起来。
他有他的打算,师傅终日咳嗽,但又舍不得买药,自己一定要存一点钱,给师傅抓几副好药。
十岁那年,庙里来了一个落魄书生,老和尚把弥生的身世告诉你书生,便让弥生跟着书生一起下山,临行夜里,弥生拿着积攒的铜钱,摸黑走出了庙门。
书生和弥生走后,老和尚在禅房发现了几包治咳嗽的药,老泪纵横。
(2)小和尚版:我是师傅在门口捡来的,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这是我对自己身世的全部所知。
师傅身体不好,总是咳嗽,却不舍得买药,我想,我要为师傅做点什么才好啊,于是我每次从功德箱里拿出一枚铜钱,存够了就给师傅买药,但我不敢让师傅知道。
终于存够了钱,给师傅买了药师傅应该会开心的,想去和在庙里寄宿的书生分享我的快乐,却发现师傅正在和书生商量,想让书生带我下山,启程前我连夜下山给师傅买了药,放在禅房里,并随书生下了山。
我不想下山历练,我也不想去找我的父母,是不是师傅不喜欢我了,要让我走,那我听话一点,是不是师傅就会让我回来呢?我不想要父母,我只想陪伴他。
(3)师傅版:看到门口襁褓中的婴儿,我是有过一瞬间的迟疑的,再看到襁褓上放着的字条,我放弃迟疑,将孩子抱回禅房,纸条上写着:家乡遇难,无力抚养,希望孩子能有个安稳的归宿。
我迟疑的原因,是考虑到自身身体不好,害怕不能照顾好孩子,转念一想,我佛慈悲。
虽将孩子留了下来,但去留还是由他自己决定吧,再者,能寻到父母总是好些。
所以我每天从功德箱拿出一枚铜钱,准备给弥生做盘缠。
每遇到山下来的人,我也会和他们谈论一番,找找线索,终于一个寄宿书生愿意带弥生下山,弥生也答应了,心里的石头仿佛落了地,回到禅房,看见桌上放着的药包和弥生留下的字条,一瞬间竟泪流满面。
孩子,师傅何尝不希望你一直陪伴着师傅呢?(4)(1)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
(2)“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
3、获奖微型小说,体会第二人称和视角:拷问(作者:冷清秋)这照片是被你随手抓拍到的。
先前你都没有意识到会是这样。
那只是多年来身为记者的一种本能。
收集能触动人心的美好,就“咔嗒”一下快门声,如呼吸一般自如无觉。
所以,当晚惨剧发生时,编导立刻敏锐地觉察到这张照片背后,不可多得的新闻价值。
凌晨时分的电话,急匆匆地响在你的枕边。
那时,你才刚躺下不久,此前连续通宵赶稿,眼珠子熬得通红。
这张照片后来还得了行业内的年度奖项,但是你心里却一直不好受。
虽然你明白迟早会有这一天。
但,当真正面对一个鲜活的生命从眼前消失时,一种无形的压抑感还是铺天盖地涌来将你淹没。
你总觉得是那个孩子的笑容和死成就了现在的你。
以及这些荣誉和奖项。
坐在办公室喝茶的你,记忆总被一只无形的手拽到那个上午的那个时刻,那个回首而望的孩子,冲着镜头绽放的一脸纯真无邪的笑。
这些无法改变的背景,就压在你办公桌的玻璃下,时时刻刻和你对峙,拷问。
你总在想身为一个人,和做为一个记者的良知。
你怎么都无法原谅自己,当时为什么只是下意识地按了快门,而没做任何的其它。
叙述视角和人称的变换。
一部小说中,不将一种视角人称一贯到底,而是不断变换,以求得变化的效果。
1.黛玉的视角看贾府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2.黛玉的视角看宝玉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bèi)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tāo),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3.别人视角看黛玉众人的视角: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
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王熙凤的视角: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
(既表现出王熙凤阿谀奉承的性格,又从侧面展现出黛玉之美)宝玉的视角: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众人眼中的不足之症,在宝玉心中是天仙、女神)第二部分链接高考4、设问方式:单考题:例如:(1)×××部分在人称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有何效果?(2)“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综合题:(和课时1内容结合考)设题方式:题干中有“线索”“叙述”“情节展开”“构思”“布局”等字样例如:1、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
2、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3、本文在构思上别具特色,请赏析。
4、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答题方法:一抓叙述人称(视角)——首先看作者是用第几人称来叙述的,再根据人称的表达效果,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二抓叙述方式——阅读作品,分析其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等),然后分析具体的表达效果。
三抓情节安排技巧——了解情节安排技巧类型(铺垫、悬念、伏笔、线索等),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四抓叙述安排上的特色——分析叙述故事是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如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写景相结合、回忆与现实交织等。
配套练习:(1)2014年全国卷古渡头(作者:叶紫)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
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
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过湖吗,小伙子”“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哆。
”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
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
哪里来的呀”‘‘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我是请长假的。
我妈病了。
”“唔!……”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
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
于是,我说:“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
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
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
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姻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
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
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
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
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
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
我给他收了个媳妇……”“他们呢”“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佚子。
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
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
’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