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古诗词鉴赏精练(有答案)

2018年中考古诗词鉴赏精练(有答案)

2018年语文中考专题精练《古诗词鉴赏》【真题链接】1.(zo17广东广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2017湖北咸宁)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岳甫望杜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历来为人称道。

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2)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

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绵延不尽。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

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 ( 2017四川广元)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4.(2017贵州黔东南州)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一个“”字写出了词人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通过“”“”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

(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5. ( 2017江苏徐州)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6. ( 2017贵州遵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7. ( 2017云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8. ( 2017四川南充)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骤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9. ( 2017江西)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唐]项斯青枥①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面富有动态之美。

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10. ( 2017山东滨州)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烷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料,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2017四川广安)古诗鉴赏。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2. ( 2017辽宁沈阳)对下列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别夔州官吏①刘禹锡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

青帐②联延喧驿步③,白头俯伛④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惟有《九歌》⑤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⑥。

【注】①此诗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

②青帐:指饯别宴席所设的青色帐篷。

③步:码头。

④白头俯伛:指当地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

⑤《九歌》:这里指诗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词》。

⑥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故称当地供奉的是蛮神。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现了他对被贬谪好友的关切和同情,写得深切动人。

B.《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三、四两句通过写人们送行的场面,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惜别之情。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和《别夔州官吏》中“峡水秋来不恐人”都是写景兼写时令。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中考演练】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指的是和。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的朗读节奏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C.全诗中间四句写景状物,描述了诗人隐居山村、采菊观鸟的田园生活。

D.本诗作者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记》。

(3)把“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字改为“望”字好不好?为什么?2.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中颈联的原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的哲学内涵?(2)诗歌额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诗歌主要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山西村的?(2)赏析“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暗”“明”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3)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狼。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分别简要概括该词上下阕的内容。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下列对该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此词是苏轼的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达了他想要驰骋沙场、杀敌建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B.“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大批人马呼啸席卷而过的热烈场面,表现了打猎场面之壮观。

C.下阕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表明了词人本次打猎的目标是像当年的孙权一样射杀猛虎。

D.结尾三句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和杀敌报国的远大志向。

5.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2)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所展现的画面。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①,总是关山②旧别情。

撩乱③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①新声:新的乐曲。

②关山:系乐曲《关山月》。

③撩乱:指心绪烦乱。

(1)诗人通过乐曲声和月色两个意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2)诗的第一句说“换新声”,后面又说“边愁”,前后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7.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溪上遇雨(其二)崔道融①坐看黑云街猛雨②,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③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