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第3章存货课件
第3章
存
货
大连出版社
第三章 存 货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 第二节 存货的初始计量 第三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理解存货的概念及分类,熟悉存 货的确认条件和存货的清查方法,掌握存货初始 计量和期末计量,运用存货的确认、计量方法, 对存货的收入和发出采用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及 其他方法进行总分类和明细核算,提供企业存货 管理的信息。
第二节 存货的初始计量
• 一、存货成本的组成 • 二、发出存货的计量 • 三、外购存货 • 四、投资者投入原材料 • 五、委托加工物资 • 六、周转材料 • 七、存货的简化核算
目录
一、存货成本的组成
•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 不同类别的存货,其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在实际中,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 成本和其他成本。
(2)单到货未到
• 对于单到货未到业务,应通过“在途物资” 科目核算,编制会计分录为:
• 借 :在途物资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1.购入存货的核算
(3)货到单未到 • 对于货到单未到业务,平时不进行会计处
理。月末应按暂估价值记账,下月初再用 红字冲回,收到发票账单后再按照实际金 额记账。
一、存货成本的组成
• (一)存货的采购成本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
关税和其他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 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一、存货成本的组成
• (二)存货的加工成本 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
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二、发出存货的计量
•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 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一)账户设置
• 2.“原材料”科目 • 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库存的各种材料的实
际成本。 • 企业购入材料并验收入库的材料,记借方;
企业生产经营领用材料时记贷方。期末借 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 该科目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 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账户设置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
一、存货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目录
一、存货的概念及其分类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 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 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 的材料和物料等。
一、存货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存货按其经济内容分类 • 1.原材料 • 2.在产品 • 3.半成品 • 4.库存商品 • 5.周转材料
1.购入存货的核算
• (4)货款已经预付,存货尚未验收入库
• 采用预付货款的方式采购存货,应在预付存 货价款时,按照实际预付金额,借记“预付 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已经预付货款的存货验收入库时,
• 借 :原材料(库存商品)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三、外购存货
• 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是指企业对存货收 入、发出,无论是明细分类核算还是总分 类核算,全部按实际成本计价。
•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 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
三、外购存货
• (一)账户设置 • (二)外购存货的会计处理
(一)账户设置
• 在实际成本法下,外购存货一般设置: • 1、“在途物资”科目 • 2、“原材料”科目 • 3、“库存商品”科目
•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购进的商品先出售,并根据 这种假定对发出存货成本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 具体做法是: • 1、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
和金额; • 2、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
货达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按每一种商品 的数量和金额,计算每种商品的平均 单价,再乘以每种商品的销售数量或 库存数量,计算出商品销售成本和库 存商品金额的一种方法。
1.购入存货的核算
由于支付方式不同,外购存货入库的时 间与付款的时间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在会计处理上也有所不同。
1.购入存货的核算
(1)钱货两清
• 对于钱货两清业务,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 借 :原材料(库存商品)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1.购入存货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 1.“在途物资”科目 • 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
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 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 企业购入材料、商品,按应计入材料商品采购成 本的金额,记借方;所购材料、商品到达验收入 库,记贷方。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 商品等物资的采购成本。 • 该科目可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一、存货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存货按其存放地点分类 • 1.库存存货; • 2.在途存货; • 3.加工中存货; • 4.委托代销存货。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 某个项目要确认为存货,首先要符合存货 的定义,在此前提下,应当符合存货确认 的两个条件:
• (一)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企业;
• (二)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 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成 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 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 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劳务的成本,通常应当采 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二、发出存货的计量
• (一)先进先出法 • (二)加权平均法 • (三)个别计价法
(一)先进先出法
(三)移动加权平均法
•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 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 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各 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四)个别计价法
• 个别计价法是指每次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按其购入时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方法。
• 3.“库存商品”科目 • 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
际成本。 • 企业购入商品并验收入库时记借方,企业
发出商品而结转成本的记贷方。期末借方 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 • 该科目可按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 等进行明细核算。
(二)外购存货的会计处理
1.购入存货的核算 2.发出存货的会计处理